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航空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歼-8原型研制总指挥刘鸿志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20-01-02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航空研究院方面获悉,中国航空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中共党员刘鸿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29日13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刘鸿志同志1920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凤翔县。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任东北空军航空工程部副部长、代理部长兼部党委书记。1958年,受命组建空军第一研究所(空一所)。1961年,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现中国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现航空工业沈阳所)所长。1974年,调任630所(现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所长。1978年,任三机部六院(现中国航空研究院)第一副院长。1980年,任三机部六院(现中国航空研究院)党委书记。1982年,任航空工业部老干部局局长。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航空工业部“献身航空工业30年特别荣誉奖”等荣誉。

1961年,刘鸿志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现中国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刘鸿志为所长。刘鸿志带领全所认真学习贯彻“科研十四条”,他力主走我国自己的飞机设计道路,集中专家和群众的智慧,做出关键技术问题的正确决策。作为歼-8原型机研制实际上的总指挥,他提出在新机研制过程中实行科研、生产、使用“三结合”和技术人员、工人、领导干部“三结合”的新思路,为歼-8飞机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6月航空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党委书记刘鸿志(右二)等在飞机前。本文图片均来自 “中国航空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1978年,刘鸿志同志任三机部六院(现中国航空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期间,协助徐昌裕院长组织召开航空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首个《1978-1985年航空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梳理了极具前瞻性、系统性和指向性的航空10大专业关键技术,提出8个关键项目(高推重比发动机、电传飞控技术、先进火控系统、机载设备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断裂力学疲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一体化、钛合金与复合材料的应用、优质精密高效热成型工艺)和10个专业的199个重大课题研究,为我国在“七五”计划期间首次实行预研计划单列奠定了基础。

1980年10月,刘鸿志同志任三机部六院(现中国航空研究院)党委书记期间,他向三机部党组上报了《关于航空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他提出科研体制改革要从航空事业的全局出发,要有利于实现航空工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科研先行”方针的贯彻,进一步实现科研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科研工作的归口管理,使科研工作更好地为航空工业建设、发展服务。这个航空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是经过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进行详细论证后形成的,是六院给自己加压加重的重大举措,也是为了航空工业和航空科研同步发展而必须采取的组织措施。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杰出的航空科技工作者,刘鸿志同志有着对航空事业的无限执着、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刘鸿志同志的一生是为航空事业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一生,是为国防建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一生,是为祖国强大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一生。刘鸿志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党员、好领导、好专家。我们沉痛悼念刘鸿志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研究院一脉相承的“对党忠诚,为国分忧,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红色基因,坚持创新驱动,勇于跨越鸿沟,为航空事业的未来寻找新质发展动力,为建设国家战略创新力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