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媒体“新春走基层”报道十大建议

2020-01-04 10: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媒体“新春走基层”报道十大建议

              南方传媒书院 陈安庆

      元旦过了,腊八过了,还有二十多天,马上就快过年了。各大媒体最近忙着做什么,除了地方省内两会,还有一个重大战役性报道就是新春走基层,这也是各大媒体每年的例行动作。

    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9年前说起,话说2011年春节,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主要新闻单位开展全国性基层新闻报道系列活动,称为“新春走基层”。从那一年开始,人们发现身边普通的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纷纷走近话筒,走入荧屏,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各大媒体选派政治过硬、业务较强、作风扎实的记者组成若干采访小分队,分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侨乡和灾区集中采访报道,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欢度春节。

 

    

   在中央五部委号召开展“走转改”后,记者“新春走基层”成为各大媒体开年首要的策划项目,纷纷开设专栏,刊出编辑记者在春节期间的所见所闻,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唱响主旋律,营造喜庆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

    岁月荏苒,9年间新春走基层报道,成为媒体的一道新春盛宴。

   (一)  媒体“新春走基层”存在的问题

    9年间,“新春走基层”报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0个方面:

    1、创新不足

   2、创意重复

   3、思维老套 

   4、审美疲劳 

   5、套路僵化

   6、态度敷衍

   7、选题陈旧 

  8、事实作假

  9、关怀缺位

  10、情感不足

     这些问题存在,主要根源是:

    1、各媒体没有把新春走基层报道的重大意义领悟到深刻、透彻,没有把新春走基层报道和走转改相结合。

   2、因为应付敷衍,策划创意不新。

   3、态度问题,不真正深入基层发现新变化,抱着“下乡视察”的傲慢心态,将观察、访谈、写作视为程式化应付工作。

      参与报道的记者要做到:

  1、    少一点娇气,多一点朴实。

  2、  少一点傲气,多一点谦诚。

   3、 少一些浮躁,多一点务实。

    总之,态度要端正,采写中要不断增强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摆正心态和位置,心中装着百姓,努力地沉下去,走出去。

   要走出去:

   1、走进百姓家里

   2、走进边关哨所

   3、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

    (二) 如何优化新春走基层报道 

       1、聚焦个人奋斗、扶贫攻坚、城乡巨变、岗位坚守。

       2、 记者的体验式报道,是近几年来“新春走基层”的亮点。

       3、平民话语叙事链,镜头对准百姓,做足人文关怀。

       4、共情、亲民、情感共鸣。

   (1)  温暖篇

   (2) 祝福篇

   (3)喜庆篇

   (4)坚守篇

   (5)希望篇

      只有走下去抓活新闻, 沉下来见真感情才能出精品,在叙述模式上,小而精、以小见大,不搞宏大叙事。

    (1)新春走基层务必“走心”,要务实,不要搞成花架子,应付敷衍,不要走样。

     (2)要认真组织,用心策划,明确主题,要精心搞策划 、沉下去抓活鱼。 

     (3)不要见什么写什么,要有人愿意看,看了后还要有所收获,或传播信息或给人启发,总要有点思想,否则就是无效传播。做策划之前要想好,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出彩、出新。

    优秀的报道有《光明日报》记者大年初一在零下35℃下骑马与新疆阿勒泰边防官兵一同巡逻,《法制日报》记者深入到雾霾最严重的石家庄采访禁鞭后爆竹销售店老板、社区住户的反映…

      (三) 如何做出彩、如何出新?

     重点在真情、实景 、暖情、新鲜上下功夫。

     小中见大、语言活泼,可读性要强。

   1、 幸福中国年   

   2、网变下的乡土   

   3、美丽乡村  

   4、乡情乡韵  

  5、 基层故事  

  6、 记者直击  

  7、春运回家路

    

   第一、新春走基层, 媒体聚焦的一大例行动作是——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多数人正在阖家团圆,有一部分人却依然坚守在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岗位上。呈现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助人为乐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动人故事,重点在农村、企业、厂矿、医院、民警派出所等节日值班单位蹲点记录,基层值守民警、快递员、环卫工人、消防员、医务人员普通劳动者,《除夕佳节部队探营》

    第二、春节见闻的记录,记者返乡后的一些所见所感。这个是各媒体的传统项目,生动的基层故事,接地气的报道,展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一股清新的春风。反应乡土巨变、农民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面貌,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主线。如《老旧住宅大变样》、《新春走基层:变与不变 90后眼中的“年夜饭”》。

    第三、 新春走基层报道和扶贫报道相结合。朴实生动地呈现贫困户们的心声,传递了脱贫正能量,激发贫困群众在脱贫道路上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如《老张脱贫后的第一顿年夜饭  》、 《脱贫路上“年年有鱼”》、《老王脱贫后的第一个新年 》。

   第四、要讲叙事聚焦到具体人和人群,关注返乡农民工群体,关爱留守儿童群体。如《留守儿童的春节礼物》,返乡农民工当地培训就业和留守儿童成长等方面情况。

   第五、记录欢度春节的喜庆景象,记录民俗活动,营造浓厚的年俗文化。如 《一年灯火盼人归》《来某镇过民俗文化大年 》  、《传统年俗丰富多彩》、《回村过年欢乐多》。

   第六、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节日期间的焦点话题,如市场供应、物价水平、春运期间运力调整、困难家庭帮扶送温暖。

   第七、 聚焦人物、叙事故事化,防止假大空。要会讲故事,采写中突出人物对话、细节描写、矛盾冲突,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现新闻事实。

   第八,要客服宣传思维僵化,追求一个新字。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新年新变化。《 电商环境下的中国“新年俗”——集福字、抢红包、网购年货、年夜饭新吃法》

   第九、要朴实、厚道、真实。要俯下身子,牵手百姓,真情记录,不矫情、不做作,真实反映基层朴实、美好的一面。质朴的语言呈现,不矫情、不做作,文风朴实可信。多用群众语言,多写家常话,拿出充满泥土芳香、生活气息、烟火味道的好报道。

  第十、要紧扣民生叙事主线。关注群众生活中的民生热点,捕捉实际生活中的生动事例、真实细节和动人场景,讲述百姓身边感人故事。

  

 (四)立体传播,全媒体传播

     做一套热腾腾的新闻大餐,充分应用抖音、快手、直播、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种媒介和新兴媒体,声情并茂 、有图有声有画面,全媒体传播。

  (五)新春走基层报道注意事项

    1、目光瞄准基层,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2、丰富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3、创新报道方式,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春节在基层,体味农情与乡愁。

    众多记者放弃休假,奔忙在采访一线,用文字和照片记录城乡变化、记录人民群众团圆的喜悦和日益美好的生活。

   他们在回乡探亲之际,深入基层,访民生,听民声,看变化。

    他们用笔和相机,捕捉农民的欢笑,定格百姓的幸福,体验民生冷暖。

   走在田间地头,漫步大街小巷,触摸百姓脉搏,倾听百姓心声。

   用“新春走基层”的方式,用脚力丈量民生社情,用眼力捕捉社会发展律动,用脑力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奋斗力量,用笔力讲好鼓舞人心的中国故事。

    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陈安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