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傅显明在第二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美好东阳,合力共创



传承千年文脉,东阳 人成就了崇文重教的“教育之乡”美名,涌现了“十百千万”的人才盛况。

延续千年营造,东阳人赢得了匠心独具的“建筑之乡”称号,建筑领域拿下了四个全国第一。

磨砺千年技艺,东阳人摘取了精工善艺的“木雕之乡”桂冠,巧夺天工的木雕创作声名远扬。

廿三载不懈追求,东阳人创造了“点石成金”的奇迹,横店影视名城蜚声中外。

东阳人创造了一桩桩发展奇迹
在这里,诞生了一系列全国之最。

在古代,有编撰最系统地理总志《舆地纪胜》的南宋王象之,写就篇幅最大水利学著作《吴中水利全书》的明代张国维,解民于倒悬、扫清倭寇,被誉为“东南之大将,当代之干城”的“抗倭名将”吴良知等等。
在近现代,文有“铁肩辣手”邵飘萍、“报业大王”王惕吾,武有“北伐名将”金佛庄、“抗战英雄”蔡忠笏,学有“科学之光”严济慈、“植物学家”蔡希陶。
改革开放后,在军政界,有十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和21名将军;在学界,涌现出了潘建伟、吴刚、陆朝阳等为代表的一众青年才俊;在工商界更是精英辈出,省内有徐永安、楼永良、邵钦祥,省外有王东升、张中能、郭广昌。

我们将构建陆空公铁齐备、内联外畅互通的交通格局。

我们将形成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打造人人向往的东阳教育品牌。

我们将打造结构合理、发展强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将汇聚起齐心合力共建共享、助力东阳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们将打通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通道,推动东阳高质量发展。

东阳人五大特质
勤
勤则不匮,勤能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
勇
勇者不惧,方能成事。东阳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闯荡世界各地,34个在外东阳人联谊会(商会)和4个同乡会就是东阳人勇闯天下的力证。
韧
坚韧不拔,百折不回。东阳人不惧失败,压不垮、打不败,有着非同一般的成长能力,有点土壤就能落地生根、有点阳光就能茁壮成长。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让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
能
能文善武,能工巧匠。东阳人骨子里始终有着一股追求极致、不甘居人后的精神,干就要干到最好、干就能干到最好。全国共有400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东阳就有11位。
义
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东阳人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回报桑梓。“报业大王”王惕吾,致富不忘桑梓情,虽然身在台湾,但一直没有忘记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赠巨资为家乡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捐资了上亿元帮助东阳建学校、建医院。

共创美好未来,东阳人除了要传承和弘扬五大特质外,既需要“和”,也需要“合”。“和”就是和气、和谐、和美,家和万事兴,“和”是粘合剂,团结就有力量;“合”就是合心、合力、 合作,合则天下利,“合”是催化剂,激发大能量。
以东阳的建筑业为例,描绘东阳人合作共建能够展示的前景。
1
“建筑+科技人才”=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应用
未来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靠的是科技引领、人才驱动,靠的是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而我们东阳恰恰有着大量建筑人才,用好人才资源,东阳的建 筑企业就可以率先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2
“建筑+上游材料”=建材企业的集聚和壮大
如果我们东阳建筑企业都统一用某一品牌的建材,利用这样的优势,去招引上游建材企业落户东阳,新的产业集群或许很快就能形成。
3
“建筑+下游装修”=中式装修东阳方案
我们的建筑企业以做房建为主,如果能够和东阳木雕红木产业融合发展,推广东阳风格的中式装修,对红木产业发展会产生带动力。
4
“建筑+国企”=提升资质、提升业务拓展能力
东阳建筑企业绝大多数是民企,资质比较单一,没有资格或者说难以承接 国家投资的大项目。如果东阳的建筑企业能够和国企开展合作,就可以产生提升资质、提升业务拓展的能力。
5
“建筑+走出去”=占据国际市场
现在国内建筑业市场已经趋向饱和,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是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光一个建筑业我们就可以有这么多的合作思路,在其他产业、其他领域,东阳人都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在内外东阳人之间,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在产业和产业之间,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在科技、资本、项目之间,合作的天地都很宽广,前景都很光明。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历史东阳灿烂辉煌,我们理应激情满怀、无比骄傲;未来东阳充满希望,我们更要信心百倍、意气风发。希望我们所有东阳人都能够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奋进、 在奋进中跨越,一起共创“和合东阳”的美好未来。

原标题:《傅显明在第二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美好东阳,合力共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