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们从古至今都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无限向往

2020-01-09 0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广西师大出版社

青山绿水、土地荷田、竹林木屋、土灶大锅、粗麻衣饰、鸟禽牲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瓢饮一箪食……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给自足式的田园生活的图景。

也不知从何时起,乡村逐渐开始站在城市的另一面,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存在。人们想借由前现代的田园牧歌,对抗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信息过载,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狭窄的住宿空间等带来的焦虑。

因此,一大批有关于“慢生活”的话题、综艺、网红涌现。然而人类对于“田园牧歌”式的追求其实一直都存在,从未减弱过。它们出现在汉张衡作《归田赋》,晋陶渊明书《归去来兮辞》和《归田园居》组诗中,古罗马时期诗人维吉尔(Virgil)所创作的《牧歌》里。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乡村别墅文化”也开始兴盛,许多诗人和艺术家开始从以此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一幅幅流传百年的名作。

《田园合奏》出自谁之手

文丨王加

在法国巴黎卢浮宫,陈列着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德农馆第 711 号展厅永远挤得水泄不通。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为了近距离与“丽莎姐”亲密接触,可谓挤破了头。可当所有参观者簇拥在《蒙娜丽莎》前自拍发朋友圈以示到此一游之后,在匆匆离去的途中,几乎没人注意到这面展墙的背后还悬挂着一幅看似不起眼,却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名作。

悬挂在《蒙娜丽莎》展墙背后的《田园合奏》

提香《田园合奏》,1510,法国巴黎卢浮宫

《田园合奏》(Le Concert Champêtre)在完成后 5 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和两位威尼斯画派大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归属关系,而这幅名作与乔尔乔内(Giorgione)《暴风雨》的完成,更是标志着在文艺复兴时期,画作中风景(Landscape)通常以背景陪衬出现的方式自此迈上了开山立派之路。

乔尔乔内《暴风雨》,1510,意大利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近距离欣赏《田园合奏》,一股乡间清新怡人的气息扑面而来。提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惬意悠闲的自然氛围 :位于画面中心的一位红袍红帽、衣冠楚楚的贵族青年正怀抱鲁特琴坐在草坪上弹奏 ;身旁一位农夫装扮,与他比邻而坐的卷发男子则若有所思地侧耳倾听。二人的对面,一位手持牧笛的裸妇背对观者席地而坐,似乎正聚精会神地等待鲁特琴弹奏部分的间歇,好让牧笛加入合奏。在图中左侧,另一位裸妇手握玻璃壶往大理石池中倒水。在前景四人组身后的中景部分,一位牧羊人正赶着羊群途经此处。画中的风景随着相互穿插的丘陵和房屋,在背景中以焦点透视向远方延展,画面尽头的山峦遵循了达·芬奇“远山因透视而为蓝色”的理念,给整幅作品增添了一望无垠的纵深感。从《田园合奏》层次清晰、明暗相间的自然风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风景并不是在完成几位主人公的勾勒之后被“硬塞”进画面的,而是与在场人物和谐地融为一体。

和同时代绘画创作需要凸显宗教或古典神话故事情节的叙事性不同,《田园合奏》最特别之处在于并没有讲述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尽管如此,两男两女在一派安逸祥和的田园风光中演奏音乐的情境,或许是关于诗歌和音乐的寓言,因为画作中的一切都蕴含着不同的暗喻。两位裸女可被视为两位男子想象中美的化身,手捧玻璃瓶的女子与坐在草坪上的另一位持笛女子分别意指掌管悲情诗和田园诗灵感的缪斯女神。根据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的区分,两位男子中弹奏鲁特琴的贵族青年代表崇高的抒情诗人,在他身旁聆听的卷发小伙则代表普通的抒情诗人。算上画中的两位裸女和中景中前行的牧羊人,五人没有任何言语上的交谈,相互间所有的交流全靠音乐来完成。上述人物中的隐喻,加上象征和谐的鲁特琴与寓意田园牧歌的牧笛,画家似乎希望通过音乐的合奏营造一种世俗和理想之间如诗般的对立,进而凸显“理想的愉悦”之美。而画中的田园,则是实现这种意象美的绝佳情境。

提香《田园合奏》的乐手局部

归隐田园,自古便是我国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方式之一。汉张衡作《归田赋》,晋陶渊明书《归去来兮辞》和《归田园居》组诗,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充满憧憬的诗意概念。然而,田园精神并非是我国独有。古罗马时期诗人维吉尔(Virgil)所创作的《牧歌》(The Eclogues)被视为欧洲田园诗歌的源头,他在《牧歌》第二首中如此写道:

啊,你跟我到简陋的乡村去吧,

住在平凡的茅舍里以猎鹿为生,

你可以挥动木槿的绿叶来赶着群羊,

并且跟我在树林里学着山神歌唱......

......但是我们认为山林比任何地方都好,

眈眈的狮子追逐着狼,狼又追逐着羊,

而戏跃的山羊则追寻着繁华的丁香……

……看,耕牛已经回家,牛轭把犁悬起,

将落的夕阳已经加长了它们的影子,

但爱恋还烧着我,有谁能使相思停止?

……

除了维吉尔的诗歌,视他为典范的贺拉斯(Horatius)关于乡村隐居生活的颂辞同样影响深远。后者在其《长短句集》(Epode)的第二首中充分表现出人们能够脱离世俗,从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中获得快乐:

幸福的人啊,博爱的诸神允诺他,

用自己的双手耕作祖传的土地!

犹如黄金时代的凡人那样快乐,

他摆脱了凡俗之事对金钱的忧虑!……

……他是多么幸福啊,人在浓荫里,

古老的树木紧紧庇护着他。

头枕鲜嫩的青草,他无忧无虑,心无牵挂,也无害怕。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诗人和艺术家开始从古代文学中汲取创作灵感。对维吉尔和贺拉斯诗歌的重温,让人们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并促成了乡村别墅文化的兴盛。记述乡村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别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推动了风景画艺术脱颖而出,成为独立体裁。与但丁和彼得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的作家薄伽丘,于文艺复兴初期便在其《薄伽丘论诗》(Boccaccio on Poetry)的《论异教神谱》(Genealogia Deorum Gentilium)中认为,缪斯女神就活跃在能够令人愉悦的乡村环境中:

如果在任何时候……(缪斯)离开了她高高的王座,带着她神圣的智慧亲临土地,那么她从来不会栖息在国王雄伟的宫殿或者奢华便利的居所,她宁可光临陡峭山坡上的岩洞,或者茂密成荫的树林……在那里,山毛榉和其他的树木都伸展着自己的肢体,指向天堂,在那里,它们用自己新鲜的绿叶铺成厚实的阴凉……那里还有清澈的泉水和银白色的小溪……那里有羊群和兽群,还有牧羊人的小屋或小棚,没有受到任何现代住宅的困扰,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平和与安宁。

近百年之后,被誉为“伟大的洛伦佐”的洛伦佐·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门下著名诗人波利奇亚诺(Angelo Poliziano)也创作了歌颂乡村生活的《田野》(Rusticus)。有了上述文学著作的支撑,《田园合奏》的诞生应算是顺应潮流。通过画作对田间优美自然风光和悠然自得氛围的描绘,加之画中人所隐含的各种与上述诗歌情境相吻合的寓意,可以看出画家本人显然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并向往田园生活。

(节选自《画外有音》,王加,有删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