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饕餮中国︱半世纪前还稀松平常的野生大黄鱼因何身价百倍?

郭晔旻
2020-03-05 14:4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清朝诗人王莳惠在《黄花鱼》中曾经写道:“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作者当然不会料到,时过境迁,这般渔船正满载着大黄鱼扬帆归港,一片金光闪闪的丰收景象,竟然已成陈迹,不复见于当下……

“楝子开花石首来”

在传统上中国近海有“四大海产”之说,较之其余三种(小黄鱼、带鱼、乌贼),“大黄鱼”似乎又更胜一筹,曾是我国东海主要的经济鱼类。清朝康熙、雍正年间(1701-1728年)编撰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温州府考》里就说,此鱼,“为鱼之最”。因为它的身体为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所以很多地方也称呼其为“黄花鱼”、“黄瓜鱼”;吴语地区“黄王”不分,有些地方索性用谐音称之为“大王鱼”。至于与“大黄鱼”同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另一物种“小黄鱼”,则因其鱼汛在春天,故而古籍上往往称为“春鱼”。

大黄鱼

在古代,大黄鱼还被称为“石首鱼”。之所以有这个说法,是因为它的头盖骨有二枚豆瓣般大小的耳石(起平衡和听觉作用),白且坚硬,像石头似的,故而得名“石首鱼”。唐代陆广微撰写的地方志《吴地记》更是直接将这个名字与春秋晚期的吴王阖闾联系在了一起。据说,距今2500年前,吴王阖闾与“东夷”在海中交战,吴王被困在一个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就在此粮尽风狂的危难时刻,“水上见金鱼逼海而来”,虽然“鱼出海中作金色,不知其名”,但“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故而大获全胜。阖闾回国之后,想念这种救命的美味,见其脑中有骨如白“石”,所以起名为“石首鱼”。

大黄鱼头骨里的两块“石首”

按此看来,中华先民捕捞大黄鱼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古本竹书纪年》说,夏代的第九代王“芒”曾经“狩于海,获大鱼”。说明古人已经有能力进行海洋捕鱼,至此到了两晋年间,大黄鱼已经确定无疑地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大美味。陆机(“华亭鹤唳”的版权所有人)的弟弟陆云就称赞“蒸石首”是“真东海之俊味,肴膳之至妙也”。稍晚一些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有自己的美食心得。他在《与人帖》中也写到:“石首鯗,食之消瓜成水”。所谓“鯗”就是“鱼干”的意思。按照《吴地记》的说法,这个字也是吴王阖闾发明的。他回到吴国以后还想吃“石首鱼”,却只剩下一些鱼干。不得已尝之,谁知味也极美,“因书‘美’下着‘鱼’”,这就是“鯗”字的由来。

之所以必须做成鱼干,是因为大黄鱼作为海鱼,离水即死,如果天气稍热,压在舱底很容易腐败,腥味十分浓烈。为此,渔民就地简单加工,从背脊处剖开后加粗盐暴腌,挂在桅杆上经海风吹两三日,就成了黄鱼鲞。不剖而制成的白鲞更加高级,称为“郎君鲞”,是为黄鱼鲞中的“白富美”。

黄鱼鲞

即使是那些“肉败气臭”的死鱼,古人也舍不得丢弃。因此甚至出现了“忍臭吃石首”的民谚,与“拼死食河豚”真是相映成趣。这样的局面一直到南宋时期才有所改变。大黄鱼一进舱,渔民马上撒一层冰块压住,“以冰养鱼,遂不败”。时人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记载,当时的冰镇黄鱼可以溯长江而上,一直到南京以西的芜湖一带,仍不变质。这实在是吃货之福。

冰镇黄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渔民进一步掌握了大黄鱼的生活习性和洄游路线,利用其在生殖期发声的特性,捕捞时先用竹筒探测鱼群,然后下网截流张捕。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诗中已经写道:“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鲀上,楝子开花石首来。”楝子于每年春季开花,这也正是大黄鱼鱼汛形成的时候。阴历四、五月间,大黄鱼集群从外洋进入舟山海域,求偶期间发出咯咯之声,绵延数里,形成壮观的“叫鱼”现象。明代的王士性在《广志绎》里说,每年此时,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舟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十里,云帆遮天,桅樯林立,堆鱼叠虾,热闹非凡。

平民的美食

大黄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与口感爽脆、略带酸味的咸菜(雪菜)配成“咸菜黄鱼”,便是传统渔家一道极品美味,并具有补虚养身、调理贫血和失眠之功效。明代医学界李时珍在著名《本草纲目》里则说,黄鱼味甘、性温、无毒,主明目、安心神、填精、开淋、益气、健胃。

咸菜黄鱼

江南民众对大黄鱼的美味可以说是趋之若鹜。宋时的江南有“典帐买黄鱼”的说法。清人沈学渊解释道:“吴俗最尚此鱼,每尝新时不惜重价,故有‘典帐买黄鱼’之谚。”不过,这样的说法似乎是有些夸张了。大黄鱼虽然口味鲜美,但在很长时间里,它都是中国最常见、价格最便宜的海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多则贱。

作为东海大黄鱼的主产地,浙江舟山渔场在历史上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这一带大陆架宽阔,西面有长江、钱塘江、甬江三大入海口,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更因东海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于此交汇,水流搅动,养分上浮,吸引了众多大黄鱼群栖息、洄游。丰富的渔业资源,千余年取之而不竭。明代的朱国祯在《涌幢小品·鱼》里甚至说,大黄鱼“初至者为头一水,势汹且猛,不可捕。须让过一水,方下网”,大黄鱼数量多得连渔民也只能先退避三舍,令人叹为观止!当年的捕捞盛况,实在令人联想到“世界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上所发生的历史奇景。十五世纪,当意大利裔的英国航海家约翰·卡伯首次航行到纽芬兰东部海域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里的鳕鱼群稠密得令人吃惊:“这里的鳕鱼数量多得不需要用渔网,只要在篮子里放块石头沉到水中再提上来,篮子里就装满了鱼。”

舟山渔场

直到上个世纪中期,大黄鱼的数量仍然极多。启东吕四渔民素有“一网三仓,三网下江南”的渔谚,表明当时只要下几网,就能轻易地满载着鱼货到江南各大城市出售。迟至1970年4月,上海《解放日报》还以《上半月海上捕鱼生产获得大丰收》为题,报道了“一对渔轮一网就捕到十多万斤大黄鱼”……一到汛期,大黄鱼就多得铺天盖地,整个上海滩成了黄鱼的世界。旧时的十六铺、吴淞水产码头上,经常用一种三轮脚踏载货车装运黄鱼,久而久之,就连这种三轮车也因货物而得名为“黄鱼车”了。

黄鱼车

更有甚者,由于东海盛产黄鱼但缺少冰库保存,上世纪50年代在江浙一带,政府为了协助沿海渔民度过困难,就号召大家购买。不少地方允许分期付款,以解决掉成堆的黄鱼,并把这种方式称为“买爱国黄鱼”。居民根据负担能力,少的买三、五斤,多则买数十斤。黄鱼买来,立即开肠破肚,撒上盐,放在瓦缸里用石头压住。几天后取出鱼,成串挂在竹竿上晾晒。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家家门前挂着黄鱼,一路飘着鱼香。还有些城市里,黄鱼用面粉裹了油炸,五分钱一条,沿街都有卖的。吃黄鱼兼爱国,一举两得。此外,当时买罐头一般都得一、两元,而油炸黄鱼罐头是特价的,才三角钱一罐,非常便宜,堪称上天送给平民百姓的美味佳肴。

消失的鱼汛

所谓世事难料。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黄鱼的产量突然从顶峰跌落谷底。以上海的渔业为例,1975年的大黄鱼捕获量超过1万吨,1976年后急剧下降,下降到年均产量1000吨至2000吨的水平。80年代年产只有几百吨,1990年仅为50吨,连极盛时期的1%都不到。

这当然不是因为当代渔民的捕鱼水平比前辈有了大滑坡——1958年后,机帆船作业试捕成功且快速推广,捕捞的载体由古式木帆船变成了机动渔船,大大降低了渔民出海的风险。恰恰相反,是渔民的捕鱼技术太过完美,以至于抓到了大黄鱼的“命门”。

早在明清时期,广东渔民就首先发现,震动声会使大黄鱼头骨中的两颗耳石产生共振,使黄鱼身体失去平衡乃至昏死。利用这一声学原理,遂出现了“敲罟”捕鱼法:同时出动几十条渔船,白天用旗帜,晚上用挂在桅杆顶端的灯笼引导同一船队的渔船。在发现并包围大黄鱼群后,一般是中间两艘大渔船张好网,再用二三十条小船在大船前围成半圆圈,每艘小船3人,一人摇橹,两人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杠,通过水下声波将黄鱼震昏,船队再把昏死的鱼群赶入大船张开的网中。通常,人们将两艘大船数十条小船和上百人的一个组合称为一艚。

敲罟之法

1816 年,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随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时,专门论述大屿山(今属香港)的渔业。“在锚地停泊时,我们有机会观察渔民独特的渔法。他们用锣鼓、喊叫或疯狂地用桨或木棍敲击水面。通过这种方式,将鱼震晕并驱集它们进入网内。”吸引德庇时的这类独特渔法便是“敲罟”,而其渔获物正是大黄鱼。不过,“敲罟”固然威力强大,但这类捕捞方式规模极大,日常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渔业丰歉又受鱼群多寡、潮流顺逆的影响,“年须渔获四五万元以上,方能获利,故非有雄厚资本,实不容易经营也”。

由于高收益与高风险共存,“敲罟”之法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不过囿于广东一隅。据说,一直到1954年3月,两位来自汕头的技术员才将“敲罟”技术传授到东山、诏安县,此法从此在福建大兴。1956年6月,福建惠安县的两艘渔船又来到浙江平阳县石坪乡(今苍南县)开展“敲罟”作业,获得高产,一天一般能捕获大黄鱼几百担,于是当地渔民纷纷效仿。“敲罟”遂在浙江落地生根。光是温州一地,1956年大黄鱼捕获量31.91万担,1957年便是猛增到140. 32万担。

从科学角度来说,大黄鱼受“敲罟”声波惊吓、驱赶后,会突然上浮,受到水压突降的影响,以致内鳔压出口外,鱼眼突出。即使不捕,也会自然死亡。也整个鱼群无论老幼,统统死于非命。无怪乎早有渔民感叹,如此做法“鱼子鱼孙都捕起来,这碗饭吃不长。”清代时湛江地区更是曾经立过“永禁碑”,立誓不搞“敲罟”这种“自杀渔业”。

遗憾的是,在舟山渔场,对大黄鱼的灭绝性捕捞还在继续。年复一年,一旦发现鱼群,指挥部便电讯指挥,“千船赶集”、“万网围捕”。致命的一击发生于1974年初春,浙江省组织了近2000条机帆船前往大黄鱼的主要越冬场外海中央渔场围捕,一下子端了大黄鱼的 “老窝”。这一年舟山渔场的大黄鱼产量由10万吨猛增到16.81万吨,创造了我国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的最高纪录!

当年舟山渔场的繁荣景象

随之而来的是东海大黄鱼资源的一蹶不振。年年春末夏初,楝树花开,黄鱼上市,千年不易。但谁也想不到,有一天楝树空自开花,却黄鱼不来。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舟山等地的渔船再难拖着一网网金黄色的大黄鱼满载而归。80年代以后就已无法形成渔汛。如今餐桌上的野生大黄鱼更一尾难求,竟能身价上万,成了绝非寻常人家吃得起的“富贵菜”。这实在是一个“竭泽而渔”所造就的黑色幽默,更是一个人类因贪婪而自食其果的悲剧。

参考文献:

顾端:《渔史文集》,淑馨出版社,1992年

叶君剑:《温州敲:渔业的兴起与应对 1956-1957》,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第1期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