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调查显示:超八成中国药店不看处方,就卖抗生素?

2020-01-17 12: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有药师坐镇的药店更糟糕,中西药会搭伴推荐。

2020年,中国关于限用抗生素,有两个重要行动。其一,自元旦起,中国饲料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其二,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今年将基本实现所有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生素。

但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第二点的推进情况,目前为止进展甚微。

《抗生素耐药性与感染控制》(Antimicrobial Resistance&Infection Control)发表文章称,超过80%的中国零售药店违反相关规定,无需处方就会向民众出售抗生素。

“假装要买药”

该研究由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主导完成,运用到“模拟病人法”(Simulated Patient)。据称,该方法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用于医疗保健研究,如确定药店是否按规定销售处方药等。

2017年7月至9月,来自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的40名医学生,扮作患者、前往药店。他们称自己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头痛,但症状不明显。

所有“模拟患者”都经过前期训练。他们不能让人看出自己不舒服,只能“主动要求1次想买抗生素”。回答药店可能提出的问题,如“有没有其他症状”,要统一回答“只有轻微流鼻涕,没有发烧”。

论文写道:“一个健康年轻成年人,自我描述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但没有可见症状。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其完全不适用抗生素。”

按照设计,这群“模拟患者”需记录所到药店的特征,如所处地点,与最近医院的距离,是独立药店还是连锁药店等。

他们还需记录买药详情,包括是在购药的哪个阶段,买到抗生素。

购买过程包括3个阶段:

1.描述症状:到药店后,声称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

2.要求买抗生素:如果药店提供其他药物,就表示已有此类药物,要求购买抗生素;

3.要求买特定的抗生素:指定要买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零售药店在任一阶段提供抗生素后,“模拟患者”都会假装没带钱包而离开。该次试验即告结束。

最终,“模拟患者”并不会真正买下抗生素。

模拟患者就诊流程图。PI为首席调查员。/Antimicrobial Resistance&Infection Control

离医院越远,越易买到抗生素

这一研究在中国13个省份进行,包括4个东部省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个中部省份(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4个西部省份(四川、贵州、陕西、重庆)。

研究人员称,这13个省份能代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在选择药店时,研究人员做了细致规划,使其满足不同特征:

1.囊括不同行政级别,包括省会城市、小城市、乡村和乡镇、县等。研究人员假设,在农村地区,更易在药店买到抗生素,因为当地限抗难度更大。

2.既有连锁药店,也有独立运营。此处有个假设,连锁药店(在全国设有其他分支机构)更可能遵守规定,仅在有处方的情况下销售抗生素。

3.和医院保持一定距离。研究人员假设,靠近医院的药房,会收到更多抗生素处方,因此更有可能拒绝没有处方的购买要求。

研究人员在13个省份,各找到至少80家满足上述特征的药店。

最终,1106家药店被纳入分析。其中,925家(83.6%)药店无需处方,就可买到抗生素。包括279家(25.2%)药店在患者描述轻微症状后,便给了抗生素;576家(52.1%)是在第二阶段,即在患者要求下,拿出抗生素;还有70家(6.3%)是在第三阶段,即患者指定抗生素后,给出。

这些药店违规售出的抗生素,主要是3类:青霉素(333/925,36.0%),头孢菌素(274/925,29.6%)和大环内酯类(250/925,27.0%)。此外,还有药店拿出喹诺酮、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有6家药店同时拿出2两种抗生素。

而拒绝销售抗生素的药店,有181家(16.4%)。拒绝理由包括无处方不销售(113家药店,10.2%);不建议使用(58家药店,5.2%);以及店里抗生素缺货(6家药店,0.5%)。

需注意的是,在愿意售出抗生素的药店中,有15家表示,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开具电子处方(1.4%),再行售药。

根据药店特征,在第1、2和3阶段,无处方即售出抗生素的分析结果。/Antimicrobial Resistance&Infection Control

研究发现,违规销售抗生素的行为,存在地域差异。

一方面,不同省份间,零售药店买抗生素的难度,有较大差异。中部地区省份最易获得,而东部省份最难。其中,浙江省最低,为57.0%(81/82)。而贵州省最高,达98.8%。

另一方面,买到抗生素的难易程度,也和药店所处位置有关。在距离医院2公里以上的药店中,更易获得抗生素。

药店是位于城市、县、乡镇或乡村,及是为独立还是连锁,对违规购买抗生素的难易度,并无影响。

根据省份和地区,在第1、2和3阶段,无处方即售出抗生素的分析结果。/Antimicrobial Resistance&Infection Control

此外,65.4%的药店(723/1106)会询问患者症状。24.4%的(270/1106)在给抗生素前,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仅1.0%的药店(11/1106)会问“模拟患者”,是否看过医生。

多数药店(785/1106,71.0%)会给一些健康和营养建议。比如,推荐一些营养补充剂。

论文亦提醒,由于中国远西部和远北部未包含在研究区域中,上述研究结果的全国普适性,可能受限。

81%的驻店药剂师“无作为”

早在2007年,中国出台相关规定,要求药店必须聘请执业药师。但在本次调查中,有1/3的药店不符合这一要求。即使有执业药师驻守,仍有81.0%的药店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提供抗生素。

除抗生素外,药师们会再“搭售”一种药。628的人(56.8%)会推荐传统中成药,涉及183个不同品牌。大多数推荐的是蒲地蓝(11.3%)和感冒灵(8.2%)。

研究人员表示,就药店而言,“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抗生素必须凭处方获得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进展甚微”。

从对策来看,应关注药师数量缺口和专业素养缺失,加强相关培训,以便其能向顾客解释为什么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

此外,调查表明,各地都存在严重的执法不力。研究人员搜索媒体报道,发现2008-2011年间,仅有12次关于药店违规销售抗生素被罚的报道,且处罚力度较小。虽然许多药店贴有“抗生素需凭处方购买”的说明,但从结果看,其实际销售行为和这一说明无关。

论文呼吁:“在中国零售药店极易获得抗生素,这必须被视为一件紧急事务进行干预……还需要进行更多工作,来确保只能通过处方从药房购买抗生素。”

资料来源:

1.Chen,J.,Wang,Y.,Chen,X.et al.Widespread illegal sales of antibiotics in Chinese pharmacies–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Antimicrobial Resistance&Infection Control.Volume 9,Article number:12(2020)

作者:燕小六

来源:“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责编:郑华菊

原标题:《超八成中国药店不看处方,就卖抗生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