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天呆在家为何也会胸闷?警惕另一种“病毒”在人群中蔓延

2020-01-31 12: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青大夫 李青科普

警惕另一种衍生的“病毒”在人群中蔓延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这是我一个朋友给我发的微信。

他没有外出,没有接触过患者和可疑人员,每天在家呆着,怎么会传染上新型肺炎呢?

显然他是焦虑了。

其实,他这点焦虑还不算什么,我院急诊科医生给我反馈的例子,才是问题呢。

有一个患者,并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触史,也没有发热,只是感觉脸热就以为自己是发烧。医生给她测体温是正常的,但她非要医生给她做病毒检测,医生反复解释说没有必要,但她说万一呢。一个根本没有问题的脸热,在急诊室纠缠了半天。

还有一个患者,没有发热、咳嗽等任何症状,也没有接触史,就是担心自己被传染了,坐在急诊室犹犹豫豫,磨磨唧唧,非要做病毒检测。医生无奈,让他去发热门诊。可他到了发热门诊,吓得又跑回来,说那里有武汉来的人,不敢做检测了。可还是坐在急诊室不走,后面有许多待诊病人,最后医生护士好说歹说才把他劝走。

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在这个时候担心自己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倒还可以理解。但是,医生反复解释了,并给他们普及了相关知识,却还要缠着医生做病毒检测,这就是焦虑的问题了。

焦虑也是一种症状,焦虑患者也值得同情。但现在是非常时期,门急诊医生排查可疑病人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后面等候就医的患者也比较多,再这样无休止的纠缠,客观上就是影响抗疫工作了。

传染病的传播是有规律的。病毒虽然无孔不入,但不会凭空产生。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请尽早上报并到医院排查。但是,如果没有从武汉回来,没有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也没有接触过和武汉有接触的人,没有发烧、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完全没有必要紧张,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享受难得的春节长假有多好,也是为全民抗疫做贡献。

人们对所处的危险会产生恐惧,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焦虑却不然,焦虑是毫无根据的恐惧、没有道理的恐惧。

恐惧可以促使个体对危险做出相应的反应以自保,但焦虑却是病态的,不仅伤害自己,甚至有时候,过度的焦虑还会伤及别人,就像刚才说的2个“急诊”病人。

也就是说,恐惧是一种正常情感,应受到尊重;而焦虑是一种病态反应,应该及时制止。

我并没有指责这两个人的意思,而是建议,从现在开始,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也介入到这次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治疗和缓解焦虑这种正在蔓延的新型“病毒”。

说起心理工作,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不只是要帮助这些心理疾患的人,更应该从心理上帮助和干预那些受感染的患者,那些被隔离的人,以及奋斗在一线的各位勇士,包括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自己。

他们面临各种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可能也被这种“病毒”感染,演变成心理疾病。

每一次疫情或者每一个灾难,全社会不仅仅要关怀伤者的身体,也要关怀他们的心理!

这叫灾难的心理干预!

原标题:《警惕另一种衍生的“病毒”在人群中蔓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