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情有“数”,防控才有术

张贞哲
2020-02-03 16: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数据时代的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让数据神速“发声”,实现防控疫情的快速响应,构建精准防治体系,值得我们思考。

大数据汇聚:高能预警扼杀疫情于萌芽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武汉地方政府的“慢作为”为舆论诟病。究其原因,在于决策数据流并没有及时汇聚整合到位,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以精准辅助政府决策。

传统情况下,政府的数据获取方式,通常是下级向上级常规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或者周期性的主动调研。这种“人力”监测方式对付一般流行病尚可,但应对突发性、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疫病,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无法避免监测维度的遗漏,仅从去医院看病的人数来判断严重性;

二是获取信息滞后,人们一般在患病多日直至影响日常生活之后才会去医院,更何况病毒还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

三是分析方法粗糙,无法从数据的异常发现病毒,有效区别于普通流感或是感冒发烧,无法通过片区发病患者的大数据来指导追查片区病毒溯源。

如今,借助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力”“数速”,完全可以更前瞻、更精准地监控疫情发展,指导防疫工作“神数”开展。

其实,早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肆虐之时,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卫生机构,都紧张而又匆忙地投入到流感病例的收容和救治中。然而,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前几周,谷歌却通过汇总的网络搜索数据,比如与流感相关症状描述的搜索量以及医院页面的访问量,近乎实时地对全球的流感疫情进行监测和判断。

谷歌用户只要输入“温度计”“流感症状”“肌肉疼痛”“胸闷”之类的关键词,谷歌的流感预测系统就会展开跟踪分析,创建地区流感图表和流感地图,其监测结果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武汉政府出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考虑,虽努力采取逐步升级事态的处理模式,预先尝试加大防控力度。但由于缺乏对疫情发展实际情况的数据和分析,地方政府和卫生管理系统没能及时判断疫情的走向,将防控“一步到位”升级到最高等级,让疫情传播走在了防控措施前面。由此可见,疫情爆发初期数据信息获取的精确度和实时性,极大地影响着当地政府的决策效率。此次事件也当为我们敲响警钟。

数据不是一切,一切产生数据,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应当可以从有效的、关联的数据中找到判断:通过不同渠道和来源的数据,输入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系统,快速检测疫情爆发前的征兆,“预警”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全面的疫情检测,判断事态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通过集成疾病监测和响应程序,决定防控事态的等级,快速进行应急响应,提前一步将疫情爆发扼杀在萌芽期。

智慧分类隔离:精准斩断传染可能性

当疫情已经开始扩散并超出了一定地域范围时,通过疫情传播的数学模型,利用大数据超前研判出它的传播路径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尽快制订应对方案,以减少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目前,各地政府采用的方式大多是“人海战术”,即通过街道(乡镇)、社区(村)拉网式排查,来确定并隔离疑似病毒携带者,虽行之有效,但也难免有疏漏。

假设将病毒携带者分为一代、二代、三代:

一代传染者:直接来自疫区,

二代传染者:一代传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三代传染者:二代传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一代传染者在去外地的路途中,将病毒传染给二代传染者(二代传染者不知一代传染者来自疫区),二代传染者在潜伏期又将病毒传染给三代传染者,三代传染者确诊后被卫生机构收治,但二代传染者依然没有发病,不断地继续接触人群并传染病毒。此外,还有一代传染者隐瞒自己来自疫区的情况,甚至还有多次前往医院就诊的情况,这都是人防的漏洞。因此希冀通过大数据技术精确定位出特定人群。

疫情防控应当“人防”“技防”双管齐下,并更偏重“技防”的精准隔离。对一代传染者、二代传染者、三代传染者三类人群,大数据技术可精确分析其出行轨迹,并采取措施。利用“数据同行”技术,分析与病源或病毒携带者有交叉轨迹的潜在感染人群,向有关部门提供需要的医学观察名单。

一是溯源。对已经确诊的一代传染者,分析其行动轨迹及驻留场所,分析潜在传染源及可能的传播路径,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追溯或倒溯二代传染者人群。如根据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2公里范围内出现的手机用户的驻留地点,回溯轨迹以及密切接触人群,筛选出疑似附近接触人群清单。

二是布控。对已经确诊的一代传染者、三代传染者人群驻留的场所进行重点布控,根据再发病人数标注传染点进行消毒,并分析区域内二代传染者人口流动,对于人口流动趋向集中的地区,标注该位置点作为疑似再次传染点,进行重点布控并消毒,防止出现更多的二代传染者人群。

三是识别。通过铁路大数据、航空大数据、高速大数据,精准定位疫病爆发至今离开疫区的人到外地的联系信息,采取短信提醒、电话问询等形式,跟进健康情况。如果监测到有发热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以及支付宝(或者微信)使用记录,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点布控人群和区域进行分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应的模型,集中力量对于感染情况更加严峻的地域进行重点防控。

信息透明公开:引导社会理性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普通市民,必然急切地希望了解所在城市的疫情最新动态,比如:当天的确诊和疑似病例、病人的年龄、入住的医院、疑似确诊的情况、病毒如何防范、口罩药物消杀产品存货等等。

目前国家卫健委和各地政府发布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据,较为准确及时地回答了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民众的心理恐慌,阻止了谣言对社会稳定的伤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的网站上,甚至可以看到每一位疑似病人的急诊日期、性别、年龄、报告来源、医院名称、化验结果、患者状况,并且删除了患者的具体姓名,保护了个人信息。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教授认为,政府围绕公众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将公共数据以公开可获取的、完整的、一手的、可机读的方式及时地开放出来,并通过社会力量来开发成各种应用,实现信息惠民,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消除公众恐慌,做好自我防护,消除谣言传播的空间。

然而,多数发布者囿于单一领域,综合性不够,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政府发布则多以文字的形式展现,不够直观和清晰,缺少一个有高可信度且聚合度高的官方发布渠道。

我们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因应以上需求,建设了“疫情防控一点通”平台,以统一模块挂载在市政府网站、各个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上,同步发布无锡疫情防控的即时信息,不用在不同网络平台、App、微信公众号之间来回切换,市民就可“一站式”掌握无锡疫情变化,并有本地疫情地图可视化展现,同时能实时查询全国、全省疫情数据。

“疫情防控一点通”界面及无锡2月2日疫情地图  

“疫情防控一点通”平台包括无锡疫情地图、防护知识、就诊指南、出行须知、防护物资、公益捐赠等板块。如针对疫情密集出台的公共汽车临时调整运营,高速卡口关闭等交通管控措施,难以及时送达每位市民,“一点通”实现了相关部门的管控措施集中发布,方便市民准确掌握并随时翻阅。找到老百姓的真正“想要”,还在平台中针对个人防护、居家防护、工作防护、就医流程等方面编制了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护手册,供用户掌握权威干货。又如设置发热病例求助上报,能够在个人隐私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尽快获得医疗机构援助,同时将发热信息汇入全市疫情防控大数据,通过分析全市“发热地图”,防疫专家和数据科学家团队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疫情发展、合理调配医疗资源,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更好更快地控制疫情蔓延。借助“一点通”,无锡市民还可以主动提供疫情防控线索,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与2003年的SARS事件相比,本次疫情阻击战,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数据时代,扎实应用新技术新科技,我们仍有更多地方值得努力。

无锡市民发热病例求助,填报有异常情况将触发预警,救助人员将立即上门采取措施

今日的中国,多了无所不在的传感器,发达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应用实时记录着我们的行为轨迹,如果能够将药物购买、医药企业生产销售和网络搜索关键词等数据进一步精确化、结构化、可视化,进而分析以人或物为载体的病毒的移动轨迹,预测疫情发展情况,必将挽救更多生命。

生命诚可贵,每一例病例的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和美满的家庭。若能借助大数据技术,全国贯通联动,每早一步发力,就有可能缓解疫情蔓延的程度,让人民群众远离疫情肆虐的伤害。

(作者张贞哲为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公务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