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丨人造肉从科幻变现实,自然食物未来或成奢侈品

2020-02-06 09: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人造肉悄然登陆

人造食品已广泛进入中国市场。

1月20日,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发布消息称,“人造肉上市第一股”Beyond Meat正式加入该联盟。Beyond Meat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登陆中国市场,目前正在紧急走进口食品相关审批程序,线上销售渠道预计会先于商超。 

实际上,除了已广泛应用的人造牛肉汉堡和人造鸡块以外,还有一些高端人造食物也陆续进入人造食品的世界,如人造鹅肝、人造鳗鱼、人造金枪鱼等,而更为家常类的人造鸡蛋、人造香肠、人造猪肉粉也已投放市场。 

曾几何时,人造肉还是科幻专属,不料科幻这么快就走进现实。 

1931年温斯顿·丘吉尔在《河滨》杂志一篇文章中希望未来实验室可以专门培育动物的某些部位,来解决西方人吃鸡只吃鸡胸肉的尴尬;这一天马行空的畅想直到60年后荷兰医生威廉·范艾伦获得人造肉技术专利后才看到一丝落地的曙光。 

2012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科学家马克·波斯特博士,终于在全球首次成功培育出了人造肉,此后人造肉大势开始酝酿,终于在2019年引爆了资本市场。 

2019年5月2日,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收涨163%,可以说自金融危机以来,美股IPO从未如此扬眉吐气过。

“人造肉概念股”之泽也跨洋飘到了中国,5月6日A股超1000股跌停,绿叶丛中却开出的几簇人造肉概念股红花。隔日,一种脱离动植物、在试管中创造出的人造奶又横空出世。 

根据三方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将稳步增长,将从2018年估计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8%;其中,亚太地区增速最快,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 8%以上。 

人造食品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让一众大佬竞折腰,比尔·盖茨、埃文·威廉姆斯(推特的联合创始人)、李嘉诚等纷纷为其站台;在这黑科技感十足的赛道上,已经挤满了雀巢、杜邦、巴斯夫等商业巨头以及成百上千家初创企业。 

学界也为人造食品打Call,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人造肉汉堡评选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与定制癌症疫苗、核能新浪潮、灵巧机器人等并列。

未来或可能是“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了。

争议声四起

当然,随着人造食品站上C位,相应争议声也四起。

首当其冲的就是高不可攀的价格。

要知道世界第一块试管肉成本高达25万欧元,成本居高不下,价格又怎会降得下去?如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的人造肉饼价格为12-16美元一磅,美国牛肉碎的价格却只有8.95美元一磅。

何况,即便价格可以随着规模化生产而逐步降低,其安全性争议也还是将人造食物顶在杠头上。

且不论尚无定论的转基因食品,生活中诸多人造食品就是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人造黄油是反式脂肪酸,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可乐中的磷酸有破坏血管、加速老化、骨质流失三重破坏的风险。

此外,人造食品的发展路径尚不清晰。

人造肉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用植物(大豆、豌豆)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几种物质“拼”出“素肉”(植物肉),即辣条、素鸡的进阶版本;另一条则是从动物体内提取干细胞,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培育的试管肉,即用动物细胞“种”出肉。

试管肉理论上是对真肉的完美替代;但素肉显然在规模化生产上更胜一筹,孰将称霸天下还未可知。

食物人造是大势所趋

但即便当下争议纷纷,也挡不住食物人造的大势所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百姓对食品问题最敏感,“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而从供需基本面来看,联合国《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过去三年饥饿人口逐年上升,全球有8.21亿多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每9个人里就有1个人挨饿。

雪上加霜的是,受极端气候影响,全球的粮食供应量和使用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死亡交叉”(谷物利用量超过产量),正在坠向“求大于供”的警戒线。

从消费升级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粮食也在增多,饮食结构更加丰富,需要消费更多、更高品质、更健康、更具个性化的食物,如Peyoung防脱发方便面、UHA金枪鱼护眼软糖等甫一推出就备受推崇即为实证。市场对于健康生态的憧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显然从食品开始。

从动物文明角度来看,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提出的“感受痛苦论”中解释道,因为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所以在道德上,它们作为生命体的痛苦与快乐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伦理驱动下,人造食品也被视为调解人和动物关系的工具而备受推崇。

从环保主义角度看,当下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不仅污染大、占用资源,如全球30%的陆地面积被用于养殖业,有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养殖业;而且可能导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自16世纪以来,至少有680种脊椎动物濒临灭绝,到2016年,用于食品和农业的所有驯养哺乳动物中,有9%以上已经灭绝,至少还有1000多个品种受到威胁。

显然,无论从客观资源限制、刚性需求,还是文明进化趋势,抑或是环保绿色角度而言,都亟待更文明、更环保、更高效的食品产出方式,人造食物恰好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不仅产出更快、更多。

以猪肉为例,猪崽养育100天才能产出90斤的肉,而在实验室里利用细胞培育,60天就能长出5000多吨的肉。而且投入更少,据《环境科学与技术》的数据,与畜牧肉相比,培养肉的能源消耗降低7%—45%、温室气体排放降低78%—96%、土地使用减少99%。

更进一步而言,眼下就连构成食物的化学元素、材料都进入了人造时代。从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始,越来越多的元素被写进了元素周期表里。但有些元素因为半衰期太短,在自然界的丰度太小,以致不得不用人工方法制造。

早在1937年,意大利科学家卡洛·佩里埃和艾米罗·塞格雷就用氘轰击钼获得了锝的同位素。此后,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造元素被制造出来,迄今为止,元素周期表上从自然界发现的元素只到第92号元素铀,93号及以上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

眼下随着大数据、算法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俨然进入无中生有、发挥想象力的时代,如开发AI程序“重新发现”元素周期表、利用“材料基因组”来编码各种化合物等即为实证。

而当元素、材料都开启人造时代,食物人造自在情理之中。

食物全面人造时代将拉开序幕

就一定意义而言,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改造食物的历史。

约11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刻意栽培或养殖食物,就连三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也都是人类挑选的成果,让一连串偶发的基因突变代代遗传下去,以创造更方便且丰富的食物。

如玉米最早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禾本科植物(墨西哥类蜀黍)。通过这种古老的“基因工程”生产食物,产量远远超过自然生长,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直至今日,食物生产方式凝结了一系列从工业生产那里移植过来的新理念,如专业化分工和流水作业,大规模高额投入,以及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

一方面,从早餐的面包到午后的奶茶,人造食品更填满了日常生活,成为无法割舍的口舌之欲;另一方面,从地力下降到水质污染,从蛙鸟灭绝到抗药害虫,从疯牛病到猪瘟,其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

斯密丁格尔博士预言,未来流行病的爆发很可能起源于鸡场,2030年代,医学已不足以与抗生素耐药细菌斗争了,工业化养殖业将被打破,人类需要创造新“肉类”。

概言之,现下的食物生产方式已然走向极端,这是工业思维下可控(以人类为中心)、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自然结果,倒逼生产方式做出变革。

何况眼下进入后工业时代,必然需要一个工业化食物产业链的升级版与之相匹配。可预见,一个食物全面人造时代将拉开序幕。

未来趋势:自然食物将是奢侈品

但丁在《神曲》中将“暴食”放在了七宗罪的第二位,足见人们对舌尖滋味的热衷。

而随着食物全面进入人造时代,又将拿什么奉献给味蕾?事实上,滋味是我们最不需要担心的部分,很大程度上,将由技术手段解决。

就像现在味精欺骗着我们的味蕾,未来或将出现分类更细致、作用更高能、食用更安全的仿真食物或添加剂来满足人们对各种口味的追求。

此外,有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加持,未来也有可能直接在云端构建食品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关于食品风味、颜色、形状、质地和营养成分的信息,用户只需从数据库中选择,3D打印机就会按需创建出“食物”。即便无法完全“种”出或“打印”出各种原汁原味来,还能通过对感官的刺激填补的味觉的缺失。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查理·斯彭斯发现,食物的味道可以通过改变背景音轨的声音特性来调整。比如英国肥鸭餐厅提供的一道叫“海洋之声”的菜肴,上菜时配有海浪声音,而使食物的口感更清爽。

而就更赛博格的逻辑延伸,未来人们可能不再像现在那么在乎味道,“吃一餐饭的满足不一定源自味蕾,也可以是修道士般的自律。”

说到底,如果把人体看作是一台精密机器,那食物就是燃料,进食的本质就是个工程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吃饭也可以像工程师看待底层代码那样“去意义化”——人类“自我量化”,精确计算每一餐所需的矿物质或化合物的吸收,直接摄取更为单纯的营养成分。

届时,部分人类或将接受像狗粮一般将成型的营养素(自然提取或人工合成)直接混合加工制成食品。

毋庸置疑,无论是靠技术手段模拟食物百味,还是接受精准营养配比的“人类饲料”,自然食物的原汁原味很可能将成为奢侈品,成为少部分人的专属享受;而普罗大众普遍只能在模拟器中尝试感知其中滋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