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看武汉|是什么在支撑卫生工作者:对抗埃博拉疫情的经验

Joanna Raven, Haja Wurie and Sophie Witter 编译:钟楠 蒋璐 郭倚天
2020-02-05 17:3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要建立一个反应敏捷的卫生系统,至关重要的就是听取卫生工作者讲述,在一场危机中支撑他们坚持工作的各种因素。”如今,在湖北等受到新冠病毒疫情波及的地区,承受压力最大的必定是相关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在传染病流行时,关注医护人员的生活需要和心理负担,并及时提供相应支持,有助于缓解疫情和凝聚人心。本文对塞拉利昂的卫生工作者对抗2014年埃博拉病毒疫情时的状态做了定性研究,或可供当下参考。以下是我们的编译。

2月初,上海各大医院均开始在入口处设置测体温处。 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2014年,埃博拉病毒疫情以惊人的方式在塞拉利昂发展,并蔓延到该国所有地区。该国尽力控制疫情,即使其卫生系统本身已不堪重负。卫生工作者的作用在传染病的流行中尤为凸显,但较为落后的国家应如何应对疫情,相关研究还很有限。本文以塞拉利昂的四个地区(Bonthe, Kenema, Koinadugu and Western Area)为例,探讨了卫生工作者在埃博拉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的应对策略。

我们使用定性法进行研究。对关键知情人的访谈(样本量为19)涉及成员来自地区卫生管理小组、地方议会,另有卫生设施管理者和国际伙伴。深度访谈的对象为在公共卫生机构工作的卫生工作者和参与治疗埃博拉患者的国际卫生工作者(样本量为25)。

研究问题

这项研究访谈了常规治疗中心和埃博拉治疗中心的卫生管理者和工作者,不仅记录了他们对这一传染病的看法和经验,还记录了他们的应对策略及在卫生部门重建阶段的诉求。

研究发现

在对疫情的准备度方面,缺乏患者分类设施、IPC培训(预防感染的控制措施,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PPEs(个人防护设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和其他资源。这些问题与其他研究的发现一致。

2014年10月,一项对1185个基层卫生部门进行的调查显示,有37%的基层卫生部门的卫生工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充足培训,15%的人认为他们缺乏与埃博拉病毒有关的信息,而占压倒性多数的90%的人们认为,恐惧与误解是卫生系统应对埃博拉疫情时面临的主要挑战,部分工作者视防护装备的缺乏(87%的被调查者)和药物的匮乏(26%的被调查者)为限制疫情应对能力的巨大障碍。这些发现与其他探索卫生工作者在严重呼吸道传染病中的经验的研究相一致。

工作环境和卫生工作者激励制度这一层面的问题(如:缺乏培训和职业机会、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时间长、经济和其他报酬有限)也会对埃博拉疫情的响应能力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在埃博拉疫情出现前就存在,且在农村地区更加凸显,而农村地区正是疫情的源头。

疫情对卫生工作者的心理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信任破裂

据报告,社区和卫生工作者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许多社区成员认为,埃博拉病毒是由卫生工作者通过接触、血液交换或注射传播的,他们害怕穿着防护装备的卫生工作者。对许多卫生工作者来说,这种情况带来了心理上的孤立和生活中的排挤。例如,不被允许使用村庄的水井取水,被要求离开他们租用的住所,不被允许使用出租车。

同时,许多卫生工作者报告,他们也害怕病人。疫情爆发之初,卫生工作者缺乏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和装备,这种不信任的情况尤其显著。一些卫生工作者还报告说,病人在评估时并不总是如实报告自己的症状,这一点加剧了他们对社区的不信任。

·与亲人分离

埃博拉影响了卫生工作者与家人的相处方式。卫生工作者需要远离家人,直到他们更换衣服并彻底清洗。他们不愿与他们的孩子密切接触和玩耍。还有人表示,自己长时间没有回家。一些卫生工作者报告说,家人向他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停止工作,但他们出于责任感仍继续工作。

·害怕被传染

卫生工作者报告说,对感染埃博拉非常恐惧。他们担心自己是否严格遵循了感染控制措施。许多人报告,他们不断寻找自己符合埃博拉感染的症状。

·目睹同事死亡带来的创伤

·经济困难

埃博拉爆发期间,经济上的困境在卫生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疫情爆发期间实施的禁止接触政策严禁无防护措施的身体接触。卫生工作者和就诊者在疫情期间又普遍存在不信任。这些都意味着卫生工作者不能够提供医疗服务以赚取额外收入(could no longer engage in a second health related incoming generating activity),而这种做法在塞拉利昂很常见。风险津贴的延迟发放也加剧了他们的经济困难。

·增加的压力和工作量

研究还归纳了埃博拉疫情中几个重要的干预策略。

基于现有机制的策略包括:宗教支持、服务国家和社区的意识、同侪和家庭支持。

外部衍生的策略包括:提供训练以帮助卫生工作者培养自信心;提供医疗装备以保障其工作安全;社交媒体为卫生工作者应对挑战提供支持;举办研讨会,提供卫生工作者污名化的应对办法;发放风险津贴,通过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以激励工作人员在机构工作。

·风险津贴

卫生工作者被问及病毒爆发期间他们的财务应对措施。他们指出,疫情爆发期间,诸如食物和交通这样的生活费用显著增长。很多卫生工作者都提到,增长的生活开支导致了经济上的困难,他们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食物并限制自己的出行。在机构工作的人员得到的额外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应对生活费用的增长。然而,也有人担心津贴的延迟发放和差异,以及谁能收到津贴,这又是如何规定的。

·培训和讨论会

培训有助于卫生工作者克服恐惧,从而在提供救助时更有信心。培训的同时,若能额外提供必要的护理装备,例如PPEs(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消毒剂和手套,则效果更加显著。对于那些工作区域难以接近的工作人员,机构负责人把培训信息详细告知该组其余成员。随着疫情发展,卫生工作者们说,通过培训和临床实践,在关于病员鉴别分类、管理埃博拉病毒,和IPC方法(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的技能和知识方面,他们比之前有了进步。同时,讨论会也给予卫生工作者心理支持,这些讨论会在疫情的中晚期阶段开展。作为一名卫生工作者,在疫情期间会遇到的污名化问题,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处理应对。

2月3日,一位戴口罩的大叔,独自坐在上海街头的电话亭里。 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工作人员的应对策略:

1、责任感

疫情期间,多种应对策略由卫生工作者提出。很多卫生工作者将埃博拉病毒爆发视为一次国家危机,他们表示,在此次危机中,体会到了一种服务国家和社区的责任感,即使面临很多挑战,甚至危及生命,他们仍认为,他们应该继续提供护理。

2、来自同行和家庭的支持

卫生工作者谈及同侪支持的重要性,卫生工作者相互鼓励打气,关注彼此如何治疗病人,并提醒他们进行防护(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他们说,也收到了医务工作前辈和管理层的支持:他们对独自治疗病人感到犹豫,但在一位资深医务工作者先看过这些病人之后,他们开始变得更加自信。

一位受访者说:

像在我们医院,我就确实佩服我的医生和护士长。他们在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多数情况下,病人来后,我很怕去护理他们,但是如果医生和护士长在那儿,我就觉得我们是安全的。(HW, Bonthe)

此外,家庭支持也很重要。

3、社交媒体平台

疫情期间,为帮助自己缓解压力和更好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前线卫生工作者们建立了一个社交媒体小组。

一位受访者说:

这个WhatsApp小组很不可思议,就像你早上六点起来了,那里的留言全是这种:“请记得在单位里不要冒险”,“我们必须彼此照顾”,“加油小伙伴们,我们可以做到,我们要让埃博拉滚出这个国家”。(KI, Western Area)

·宗教

许多卫生工作者都提及,亲身经历病人和同事由于埃博拉病毒去世时,宗教信仰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卫生工作者们在工作前经常一起祈祷。

研究的局限:

我们注意到,当疫情仍在持续时,卫生工作者被要求回忆艰难的经历。对一些卫生工作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处理这些经历记忆,事实证明,这是令人痛苦的。

本研究是在疫情有所缓解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有意识地不使卫生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在处理基本工作时分心。访谈有时会被打断或提前结束,因为其他地方需要受访者。

这项研究借鉴了定性方法,并从卫生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了问题,这意味着它不能揭示其他主体的观点,如社区和病人。样本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探索性的,而不是给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这项研究不包括来自私人机构的卫生工作者,他们可能对埃博拉病毒的爆发有不同的体会和应对机制,这同样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结论:

除了重建与社区的信任关系外,还应开展支持性监督、建立同侪支助网络和更好地利用通信技术。目前的挑战是,将这些机制建设成常态化系统,预先防范,而不是危机出现才做出反应。

卫生工作者们是卫生系统的核心。因此,要建立一个反应敏捷的卫生系统,至关重要的就是听取他们讲述在一场危机中支撑他们坚持工作的各种因素。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