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来啦!增加了哪些内容?

2020-02-20 11: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刘晓楠 杜青 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随着对疾病不断地认识和了解,诊疗指南也随之进行修订。今天国家卫健委再次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看看第六版诊疗方案较之前有何改变!

流行病学特点

传播途径

将“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改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前增加“密切”二字。将原来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修改为“在相对密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小编解读:此项修改使传播途径较前更为明确。显然,密切接触传播较普通接触传播的概率更高。气溶胶多于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发生,所以,进行操作时应注意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可能性较小,普通民众不必过于担心,平时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即可。

临床特点

1. 临床表现

少数患者伴随症状中新增“肌痛”。另外,较前增加了重症患者严重者快速进展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小编解读:新冠肺炎患者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即炎症风暴,由此介导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2. 实验室检查

(1)增加“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

(2)增加“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小编解读:该次修改更加强调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送检,因为新冠病毒主要存在气管、支气管、肺泡等下呼吸道部位,如果采集上呼吸道分泌物易造成假阴性,将会造成诊疗的延误。

诊断标准

1.将原有的“湖北以外省份”及“湖北省”的区别诊断进行合并,诊断标准基本依照原“湖北以外省份”

小编解读:现全国各地均存在大量确诊病例,虽仍以湖北病例最多,但已无区别不同地区进行诊断的必要。

2.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判定分两种情形。一是“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二是“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小编解读:诊断标准中将原来的“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均合并为疑似病例。2月13日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该日湖北新确诊人数突增至14840。虽然确诊人数较前增加,但是更加有利于做到“宁错勿漏”,更加有利于疾病的防控。

3. 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需有病原学证据阳性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小编解读:删除了“临床诊断”,仅靠病原学结果来进行疑似病例的确诊。

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中重型诊断标准增加了影像学变化,“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增加“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 × [大气压(mmHg)/760]”。

小编解读:结合影像学表现,有利于及时发现症状不典型的重型患者,及时进行诊疗。

鉴别诊断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强调“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小编解读:鉴别诊断较前更加细致,有利于相关疾病的区分。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删除原有的“湖北以外省份”与“湖北省份”的区别管理,均按照原湖北以外省份的措施进行管理。明确提出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单人间隔离治疗”。删除疑似病例排除标准,即“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方可排除”, 疑似病例的解除隔离标准和“解除隔离标准”相一致。

小编解读:单人间隔离较集中隔离相比,可以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现有证据表明某些新冠感染患者多次核酸检测阴性,故删除了“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排除标准。

治疗

1.抗病毒治疗

删除“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在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两个药物。试用药物的疗程均不超过10天。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建议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目前所试用药物的疗效。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小编解读:对抗病毒治疗提出了新的试用药物,并给出推荐剂量、用法和疗程。明确同时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数量,以避免多种药物副作用叠加造成的不可逆系统损伤。

2.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增加了“康复者血浆治疗”,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法用量参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其他治疗措施中糖皮质激素使用指标增加“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明确了血液净化技术的种类包括“血浆置换、吸附、灌流、血液/血浆滤过等”。

小编解读:部分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大量抗体,有助于病毒的清除及杀灭,所以我们呼吁更多的康复患者能够积极至医院捐献血浆,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

3. 中药治疗

临床治疗期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并分别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从临床表现、推荐处方及剂量、服用方法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同时,在方案中增加了适用于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用法。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小编解读:此次疫情,无论是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还是恢复期病例,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症状,加速患者康复等方面。

接触隔离和出院后注意事项

增加“出院后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定点医院要做好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患者出院后,因恢复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它病原体风险,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3.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小编解读:明确描述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出院患者的管理和居家防护措施。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

武汉加油!

感谢张钧教授倾情制作此画

图画编辑:张钧

微文编辑:贾静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项目资助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为大众交流学习,欢迎分享,转载前请于平台留言,获转载后,请注明出处,必须保证帖子内容、作者、二维码原封不动,未经允许不得二次转载,未经许可严禁用于其他用途,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原标题:《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来啦!——新冠病毒防控科普47》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