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粪口传播的7大路径,不只上厕所要小心

2020-02-22 1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渴望出门的编辑 四象工作室

近日,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团队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并分离出活病毒,引发了公众对“新冠病毒能否粪口传播”的疑虑。

有网友说“我又不吃便便,不必担心粪口传播。” 非也非也!“粪口传播”绝不等同于“吃便便”,相反它的具体传播路径多元化,由其引发的疾病曾给人类历史造成过巨大损失。

“粪口传播”,指病原体经粪便排出体外,并散播到环境当中,污染食物、衣物、水源等,当健康者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通过手、口,进入消化道而引起感染。

文 | Laura 图 | GH

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传染病之一霍乱,就是典型的粪口传播。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这样描述霍乱的爆发:

当乌尔比诺医生踏上故乡的土地,从海上闻到市场的臭气以及看到污水沟里的老鼠和在街上水坑里打滚的一丝不挂的孩子们时,不仅明白了为什么会发生那场不幸,而且确信不幸还将随时再次发生。

作为一种急性腹泻病,霍乱若不经治疗,可在数小时内使人丧命。在我国,霍乱和鼠疫是目前仅有的2种甲类传染病。

1912年法国杂志《小巴黎人报》的封面,显示在当时流行欧洲的霍乱面前,生命犹如草芥,任凭死神收割。(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

1817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爆发过7次大规模霍乱,从印度恒河三角洲一直波及到五大洲140多个国家,未经有效治疗时的致死率极高。据记载,1817-1860年间,印度死于霍乱的人数超过了1500万人;1865-1917年间,另有2300万人因此死亡。

纵观历史,人类在传染病面前有时确实显得渺小,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传染病毫无招架之力。其实,哪怕像霍乱这种传染病,是否发病与霍乱弧菌的入侵数量、致病力、人体自身免疫力都有关系。

正常人体分泌的胃酸可杀灭相当数量的霍乱弧菌,不会引起发病;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如进食大量水或食物使胃酸稀释),或食入霍乱弧菌的量超过108-109才发病。更何况,现在许多粪口传播的传染病都有了药物治疗,霍乱也早有了疫苗应对。所以,大家不用焦虑、恐慌。

了解了粪口传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水源污染和食物污染是其传播的主要途径,目前霍乱主要发生非洲、东南亚、拉美一些缺乏清洁水源的地方,在我国已经非常少见。就日常生活而言,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对阻断病菌的粪口传播至关重要。

2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明确表示,尚无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硬核主任”张文宏此前也指出,不宜过度解读新冠病毒的粪口传播,谨慎应对即可。

了解病菌的粪口传播,哪怕是在疫情过后,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提高免疫力,传染病没那么容易找上门。

原标题:《粪口传播的7大路径 不只上厕所要小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