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真的,盼望冬天早点结束

2020-02-25 16: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环行星球 环行星球

文/LUYI

图文:审稿-嘟嘟、排版-斯凯勒

封面图:©Renata Apanaviciene/Shutterstock

01

随着巨型稻草娃娃的燃烧,冬日的寒冷被驱逐的一点不剩。人们凝视着火光,在欢庆中迎来又一个春天。

Morė on fire

©Andrius Petrucenia / Flickr

02

在欧洲东北部,受高纬度的困扰,冬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连续几个月都被乌云笼罩着,每天仅有不到六个小时的日照。人们常常在这样冗长乏味的冬日中百无聊赖。不仅如此,农作物也总是因为气候过于严寒而无法生长。

这种感觉我曾切身体会,他们的确受够了这样灰蒙蒙的天空和刺骨的寒冷。但极端的条件,也激发了人们无限的创造力。在距离中国六千多公里的东欧小国——立陶宛,他们用名叫“Užgavėnes”的节日驱逐严冬,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季。

旧时庆祝Užgavėnes的照片

来源:www.gidas.mb.vu.lt

Užgavėnes直译过来有狂欢节的意思,其每年的庆祝时间并不统一,通常是在复活节前的47天。在今年,立陶宛人民会在二月二十二日举办这场盛大的狂欢活动。他们坚信,在人们相聚一堂的庆祝和欢愉中,沉闷而难熬的冬天将一去不返。

“Žiema žiema, bėk iš kiemos(冬天冬天,离开我的院子)”是狂欢节的“主导词”,人们在舞蹈中、在火焰中、在人群里纷纷说出这句话。

传说在这一天,如果有人在拼命的工作,那么上天便会安排他在接下来的一年都无法安心休息。如今人们仍享受着这个“迷信”带来的安然,那些以传统方式庆祝节日的人们将这一天看作是全民大狂欢。

©astudio / Shutterstock

03

在狂欢节时,人们往往会准备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面具、奇装异服、马脸牛头等等。不过,这些东西可不是为了好看,正相反地,人们其实是为了“比丑”。

特殊的节日面具往往由树皮、羊皮,或者其他动物的毛皮制成。这样一来,除了逼真,同时还有一些“怪物复活”的意味。将丑陋的标志戴在脸上——这是他们驱赶索然无味的冬天的第一步,体现决不再欢迎的姿态。

©astudio / Shutterstock

©MNStudio / Shutterstock

©MNStudio / Shutterstock

而面具多半都在五官上下了许多功夫:黑漆漆的、空洞的双眼,奇长无比的鼻子,或者是呲着大牙以笑脸迎接你的嘴巴。不禁想起第一次看到这些画面时的感受,除了被吓了一跳,也有一点不知所措。

还有节日的服饰装扮,在搭配主旨上,不普通便切题了。人们将滑稽的长衫、破烂长袍、夸张颜色的各式夹克穿在身上,再配上古怪的面具,在街头以滑稽的姿态迎接彼此,笑声满地。

©MNStudio / Shutterstock

©astudio / Shutterstock

©Andrius Petrucenia / Flickr

除了穿衣打扮,节日上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仪式。

苍雪茫茫中,人们自发用老树的粗枝支起一个近乎两米的大火堆。火种先是在树枝上燃烧,接而被转移到木堆上。在篝火旁,人们手拉起手围成一个圈,包围住这堆火焰。

他们唱歌跳舞,嘴里喊着:“žiema žiema, bėk iš kiemos(冬天冬天,离开我的院子)”。仪式的含义相似于祭祀文化,他们坚信,火焰的力量是炽热的,它能烧尽那些吹不完的风和飘不完的雪,让春天快快降临。

©Algirdas / Wikipedia

节日中另一个重要的仪式是燃烧“Morės”,中文名字为“莫尔斯”。莫尔斯常常被一只丑陋的巨型娃娃所代表,她燃烧在残骸中,以供土地上的生灵生存,是民族文化中的生育之神。

在盛典里,人们用树枝、树叶、以及木皮为原材料,搭建起一个几米之高的莫尔斯。将其放置在节日广场的中央,在唱歌跳舞之后,人们同样点燃火把将之燃烧。立陶宛人相信,随着莫尔斯的燃烧,冬日累积的罪恶将被消除,严冬也会过去。而燃烧中落下的那些灰烬如若飘散下来,它所落之处的土壤将会更加肥沃,庄稼也会因此丰收。

形态各异的莫尔斯

左:©Audrius Merfeldas / Shutterstock

右:©astudio / Shutterstock

©MNStudio / Shutterstock

©Andrius Petrucenia / Flickr

此外,狂欢节也有不少特色的饮食。

在节日里,首先会被提到的菜一定是“šiupinys”。它由牛肉、土豆、胡萝卜、洋葱、番茄,以及红酒制成,成品和我们的瓦罐闷牛腩有一些相似。这道菜充满着热量,曾是狂欢节中最能代表节日特色的一道菜。“Blynai(煎饼)”也是狂欢节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主要由土豆或面粉制成,有时为了变换味道,还会在里面加入鸡蛋。

©Karl Allgaeuer / Shutterstock

04

在立陶宛,狂欢节每年都会如期举行,只是如今不同的地区,庆祝的方式不尽相同。我曾经所在的维尔纽斯大学,会在这一天举办社团活动,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有人装扮上各色鬼脸,学生们与之合影,共同品尝土豆煎饼;而在一些乡村地区,人们仍旧会以传统的形式举办活动:戴面具、堆篝火、烧娃娃……

生活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Agnė(中文名:玲珑)告诉我,像她这个年纪的学生其实已经不怎么用传统的方式庆祝Užgavėnes了。

她还记得,在她小时候,人们庆祝的时候总是会穿上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带上非常丑陋的面具,用它们来吓跑冬天。“Sklindžiai”是她家里最常制作的食物——它由酵母和面粉制成,成品往往微微蓬松,像极了发胖的松饼。

随着时间流逝,Užgavėnes的庆祝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中逐渐变化,像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样,尽管形式有所改变,但精神永存。

©MNStudio / Shutterstock

05

人们在隆冬岁末中盼望着什么,度过了什么,送走了什么,又即将迎接一些什么。写下关于“送走冬天”的这篇文章时,我想起身边发生的事。

有人说,今年的春节假期是历史上最没有“人情味”的一个:人们被迫隔离在家,无法与亲友们团聚,无法和朋友们相见。甚至在一些地方,道路被封死,小区被关闭。

人们在忧心忡忡的疫情期间苦中作乐。那些代表着生活的影像被上传至网络:他们充分开发烹饪本领,将美食成果分享给亲朋好友;他们把吃剩下的干果果皮,制作成各异的造型摆在桌子上,拍下与大家分享;

甚至还有的人,他走在夜晚悄然的小路上,手风琴在他手中作响:“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阳光”。这些碎片一般的缩影记录着特殊时期人们发生的点滴,它们被记住,被珍藏。

这是一个让人无言和伤感的冬季。“待到春天到来时再见”,我们就这样向往着、约定着。时光流逝,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的春天会到来,只是在这无尽的朝日夕阳中,生命如草木般枯萎再生。像立陶宛人民驱赶冬天的想法一般,我想,我们的冬天也总有一天会“死掉”——它死于出院的、康健的人们手中,死于付出所有的、应当得到珍视的医护人员手中,死于团结一心的人民手中。

©Renata Apanaviciene/Shutterstock

END

版权所有,转载请后台联系

原标题:《真的,盼望冬天早点结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