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毒性难降解的氯化石蜡如何进入食物链?不要忽视常喝的牛奶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20-02-25 12:06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生产和使用的氯化石蜡(CPs)如何进入我们的食物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相继在《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和《危害物质学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评估了人类暴露于氯化石蜡的风险。

研究团队开展了畜产品以及饲料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污染特征研究,解析了污染来源,从而揭示了氯化石蜡在“环境—青贮饲料—奶牛—生鲜乳”生产链条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该研究为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动物性食品生产链条中的迁移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鲜乳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污染特征和污染途径

氯化石蜡(CPs)是由正构烷烃氯化得到的合成化学品。氯化石蜡根据碳链长度可分为三类: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13)、中链氯化石蜡(MCCPs,C14-17)和长链氯化石蜡CPs(LCCPs,C>17)。这些化合物在全球范围被被大量用作塑料和橡胶工业的增塑剂和阻燃剂,也用作金属作业液中的极压润滑剂。

氯化石蜡在全球的产量每年超过200万吨,而中国则全球最大的氯化石蜡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高达百万吨,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尤其是短链氯化石蜡,由于其具有高毒性、难降解,并能够在食物链中富集放大的特点,于2017年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目的是限制氯化石蜡混合物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浓度。而中链氯化石蜡和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子结构和毒性相似,随后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类暴露于氯化石蜡主要是通过饮食摄入,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然而,关于乳制品中氯化石蜡浓度的信息仍然很少。

该项研究从内蒙古(10个样本)、河北(9个样本)、山东(10个样本)、河南(10个样本)和湖北(9个样本)的不同地区采集了牛奶样本。工业区牛奶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和中链氯化石蜡 (MCCP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70ng/g和190ng/g,高于非工业区牛奶样品两者的平均浓度(490ng/g和72ng/g)。

研究测定发现,奶牛饲料即青贮饲料中短链氯化石蜡和中链氯化石蜡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50ng/g和36ng/g干重。研究随后得出,动物吃饲料可能是奶牛接触氯化石蜡的重要途径。

研究还发现,饲料塑料包装材料中存在较高含量的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含量。时间和温度则是影响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从塑料包装材料向饲料中迁移的关键影响因素;青贮饲料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污染主要是工业区域环境污染。

论文中指出,我们不应忽视人通过乳制品摄入氯化石蜡,而氯化石蜡对动物饲料的污染也应当被充分考虑。

研究团队最后在论文中总结道,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均可在研究中选定的工业和非工业地区采集的生牛乳中检测到,工业地区的浓度则更高。而这些省份的居民通过牛奶摄入接触氯化石蜡的风险其实还被确定为低于摄入其他食品。

数据还表明,奶牛饲料(青贮饲料)可能是牛奶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的重要来源。因此,控制动物饲料中氯化石蜡的浓度,是减少动物源性食品中氯化石蜡、限制人类接触这些化合物的关键。

研究团队还正在研究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进入青贮饲料的途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氯化石蜡(包括LCCPs)在“环境-动物饲料-动物源性食品-人类”链中的生物积累和代谢,并采取措施预防并减少氯化石蜡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

    责任编辑:李跃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