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钟南山为何多次提醒保持下水道通畅? 粪-口传播可能吗?

2020-02-26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医脉通 医脉通

导读

近日,钟南山院士多次提醒保持下水道通畅极为重要。钟院士为什么这样提醒?

来源:医脉通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 月 31 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报道了美国首例COVID-19确诊患者成功治愈的病例。该患者入院后出现了消化道症状,并在住院第 2 日,两次排稀便。采集的患者粪便样本, rRT-PCR 检测 SARS-CoV-2 呈阳性。2 月 13 日,钟南山团队实验室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冠活病毒。目前仍不能证明粪便中检测出活病毒是否能粪-口传播,除此之外,也需要警惕被粪污染的下水道也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近日,钟南山院士多次提醒保持下水道通畅极为重要。钟院士为什么这样提醒,2月18日下午,广东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他解释为:新冠病毒并不是因为消化道吃进去感染,而是粪便等污染物滞留在下水道,干了以后里面还带有病毒,经过鼓风吹到空气中以后,气体再被人吸入(也可以叫它气溶胶),就产生了感染的风险。那么新冠病毒有粪-口传播的可能吗?当地时间,2月19日,柳叶刀子刊发布一篇《冠状病毒肠侵害:SARS-CoV-2粪-口传播可能吗?》的评论文章。医脉通特整理如下:

2019年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在中国武汉引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在本文撰写之时,SARS-COV-2已经传播至全球超过26个国家。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分为四个主要属。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有82%的相似基因序列(图1),二者同属冠状病毒家族的β属。人类冠状病毒,如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均可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症状。

图1 SARS-COV-2(2019-nCoV)与其他β属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比较(Chan JF, at el. 2020)

SARS-CoV、 MERS-CoV对胃肠道的影响

在2002年-2003年爆发的SARS期间,16%-73%的SARS感染者在发病期间出现腹泻症状,且通常在发病第一周内。而在患者发病后的第五天才从其粪便中检测出SARS-CoV的RNA,此后病毒RNA阳性的粪便标本比例逐渐增加,并在发病第11天达到高峰。即使在病程的第30天后,仍可在一小部分患者的粪便中检出SARS-CoV的RNA。研究认为,SARS-CoV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细胞受体来感染胃肠道的。

2012年,在MERS-CoV爆发的早期,据报道有四分之一的MERS-CoV感染者在就诊时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或腹痛)。一些患者起初表现为发热和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了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Corman及同事在14.6%的MERS-CoV感染者的粪便样本中发现了MERS-CoV的RNA。体外研究表明,MERS-CoV可能会通过二肽基肽酶4受体感染人肠上皮细胞,并在原代肠上皮细胞中复制。体内研究显示,肺炎和脑部感染发生在小肠发炎和上皮变性后。即,MERS-CoV肺部感染继发于肠道感染。

COVID-19对胃肠道的影响

在武汉的早期报告中,2-10%的COVID-19患者呈现出胃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和呕吐。

比起不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ICU内患者的腹痛发生率更高,且10%的患者在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前1-2天就出现了腹泻和恶心症状。

在一例美国患者的粪便中,研究人员检测出了SARS-COV-2 RNA的存在。

ACE2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是影响传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构分析预测SARS-COV-2不仅把ACE2作为其宿主受体,而且对其ACE2的利用效率比2003年的SARS-CoV株效率更高(但比2002年的病毒株更低)。

SARS-COV-2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

现有数据支持:SARS-CoV和MERS-CoV在环境中可独立存在,这有利于粪-口传播。

据了解,研究人员在两家收治SARS患者的医院的下水道污水中发现了SARS-CoV RNA。

一项独立的研究显示,当SARS-CoV进入医院的下水道系统中,在4°C的环境下,病毒能保持14天的传染性,但若环境温度升高到20°C,则只能保持2天的传染性。

在干燥环境中,SARS-CoV最多可存活2周,在22–25°C和40–50%的相对湿度下仍可存活5天,此后病毒感染力逐渐下降。在38°C和80–90%的相对湿度,SARS-CoV的生存活力在24小时后逐渐下降。MERS-CoV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是可存活的。在20°C和40%相对湿度,该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可存活48小时,尽管在30°C和80%相对湿度,可存活8小时。目前,仍然没SARS-COV-2存活力的数据报道。

SARS-CoV和MERS-CoV在各种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长期存在表明,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接触或被污染的媒介传播。SARS-CoV和MERS-CoV都可以在低温和低湿的条件下生存。尽管直接飞沫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粪便排泄,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可能有助于病毒传播。考虑到SARS-CoV和MERS-CoV的粪便排泄的证据,以及它们仍保持可能促进粪-口传播的存活能力,SARS-COV-2也可能通过此途径进行传播。

SARS-COV-2可能存在粪-口传播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冠状病毒对含有乙醇的杀菌剂和含有氯或漂白剂的消毒剂敏感。在处理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粪便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并且还应对医院的污水进行适当的消毒。应该强调多次及适当的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对SARS-COV-2粪-口传播可能性的进一步研究应包括环境研究内容,以确定该病毒在粪-口传播环境中是否仍能存活。还应对粪便中SARS-COV-2的肠道侵害和病毒排泄进行研究,以探究粪便中SARS-COV-2RNA的浓度是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胃肠道症状的有无相关。还应研究处于潜伏期或恢复期的COVID-19患者粪便中SARS-COV-2RNA能否被检出。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20)30048-0/fulltext

参考文献:

Charleen Yeo,SanghviKaushal,Danson Yeo.Enteric involvement of coronaviruses: is faecal–or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possible? Published:February19, 2020DOI:https://doi.org/10.1016/S2468-1253(20)30048-0

原标题:《钟南山院士为何多次提醒保持下水道通畅?SARS-CoV-2 粪-口传播可能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