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申城记忆 | 虹桥疗养院:昔日上海肺结核防治重镇

2020-03-01 09: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曹伟 上海城建档案

肺病抗疫溯前史

阳光疗法靠退台

虹桥开幕迁霞飞

春暖花开会有时

20世纪上半叶,肺结核一直都是中国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不少小说、戏剧、电影中主人公咳血而亡的情节,正是这一疫病流行的真实写照。因此,以肺结核为核心的肺病防治也成为当时医疗工作的重点之一。

由沪上名医丁福保、丁惠康父子于1932年筹建的虹桥疗养院,是旧时上海滩首屈一指的肺病治疗康复机构。丁福保,无锡人,1874年出生,曾任无锡竢实学堂算学教习,后因罹患肺结核,转而钻研医学,编著《肺病指南》、《肺病预防法》、《肺病疗养法》等书,同北京的卢永春并称为中国防痨届的两位先驱。

丁福保

1934年6月,虹桥疗养院竣工,项目由启明建筑师事务所奚福泉设计,安记营造厂承造,包括一栋4层主楼和一栋1层副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虹桥疗养院建筑呈典型的现代派风格,被建筑史家普遍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

虹桥疗养院主楼

4层主楼的退台式设计是虹桥疗养院的最大特色。每高一层,阳台就向内退入六七尺,确保了每间病房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符合当时肺结核治疗中流行的“日光疗法”,也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实用的设计理念。

剖面图,退台式设计让每一层病房都可享受充足的阳光

除了退台式设计,虹桥疗养院在其他细节上也充分体现了对病人需求的关注。为了降低噪音,疗养院内包括病房、诊室、走廊等处都铺设了橡皮地板。而为了丰富病人的精神生活,主楼平台东侧专门还设有音乐室一间,配备无线电、钢琴,以供消遣。

四楼晒台,光线充足,视野开阔

1934年6月17日,虹桥疗养院正式揭幕,上海市长吴铁城亲临现场剪彩,社会名流如孙科、杜月笙等也捐赠了太阳灯(当时治疗肺结核的重要设备)、化验器材,成为上海滩一时之新闻。虹桥疗养院开业后除了收治肺结核病人,还配合中国防痨协会开展胸部X光检查业务,定期发布检查结果,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促进了结核病的防治。

市长吴铁城亲自剪彩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虹桥疗养院被迫停业,部分医疗设备则无偿供给伤兵医院使用。上海沦陷后,沪西虹桥一带治安混乱,局势动荡,1938年,该院迁入法租界霞飞路今上海徐汇中心医院内继续开业。

虹桥疗养院迁址新开的报道

如今徐汇中心医院内的5号楼,正是虹桥疗养院这一时期的院址。这栋建成于1920年代的建筑以清水砖墙为主,立面两侧凸窗形成超越屋檐的垂直构图,顶部则采用了典型的法国孟莎式屋顶。

迁入霞飞路的虹桥疗养院尽管规模压缩,但水准不减,在继续开展肺结核防治的同时,还开设外科、内科、泌尿科、妇产科等,继续在上海滩享有较高的声誉。

1949年,中共地下党组织经过周密筹划,成功营救出在此“养病”的民盟领导人张澜、罗隆基,粉碎了蒋介石欲将他们杀害的阴谋。2009年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中,这段往事被精彩再现,虹桥疗养院也因此为众人所知。

共同抗疫

二月下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初显向好趋势,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增病例却明显增加,抗疫远未结束。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月23日发表的讲话中所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春暖花开会有时,中国必胜!世界必胜!

撰文、编辑:曹伟

上海城建档案

责任•情怀

原标题:《申城记忆 | 虹桥疗养院:昔日上海肺结核防治重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