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疫科普│疫情下的政治性抑郁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美国《科技时报》称:研究发现,每天浏览社交媒体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患包括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风险要比其他人高出60%。这些抑郁中,就可能包含政治抑郁。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调查指出,疫情发生后,45.6%的公众每天关注新冠疫情超过3小时。
什么是政治性抑郁?

政治抑郁是一种临床症状,符合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抑郁症标准,表现为:在大部分时间里持续感到情绪低落或烦躁,并有悲伤,空虚或绝望的想法和感受。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甚至直接造成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抑郁的重要表现是:个体会感觉自己实际上是无法掌控自我命运的。一旦有了这种认知,人们会觉得努力工作不再重要,接受教育不再重要,保持想象力不再重要,有无信仰也无所谓了。
谁更容易政治性抑郁?

政治抑郁产生的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个人的恐惧感——个体害怕自己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严重的伤害或社会排斥。容易产生政治抑郁的人,通常敏感细腻、有同理心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期待世界变得更好,并希望自己也有责任使社会变得更好。但与之相对的,理想化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会很容易让他们很容易觉得失落和无助。这种创伤感可能会让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从而陷入抑郁。
如何应对政治性抑郁?

控制自己刷新闻的频率和时间
筛选高质量媒体,减少信息来源
尽快离开讨论氛围极差的媒体评论区
读书学习,增加常识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END·
社会心理研究所
广东省情调查中心社会心理研究所专注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建设,开展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团体的心理调查研究、心理应用服务、心理公益援助、EAP及相关心理培训等工作,期待与你的交流合作。
对心理学感兴趣,或希望获得更多心理方面资讯的朋友,也可以扫描如下二维码添加省情社会心理研究所,我们会将您拉入心研所的交流群,您将得到更多支持。
本公号已入驻如下平台
原标题:《抗疫科普│疫情下的政治性抑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