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读书日,公益人、企业家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2020-03-06 16: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孙春苗,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

撰文 | 孙春苗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创新家(social_innovator

安德鲁·卡内基是全球著名的美国钢铁大王,他因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并成为100多年前的世界首富。

在拥有巨额财富之后,他却更拥有着超过金钱的智慧和意识。

1889年,卡内基在《北美评论》上发表了现已成为经典之作的《财富的福音》(The Gospel of Wealth)一文,❶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公益事业的思想,就此奠定了20世纪初美国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文单行本《财富的福音》一书是由“财富的管理”、“慈善捐赠的最佳领域”两篇文章组成。❷

“财富的管理”一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恰当地管理财富……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面对迅速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尤其是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剩余财富(超过家庭消费能力又不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财富),卡内基提出了三种处理剩余财富的方式,并且逐一分析其长短利弊:

第一种是留给家族后代,他认为这种方式容易使后代“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也很难恪尽社会职责,对国家也无益处,家庭的荣誉而非遗产才是激励后代有所作为的福音。

第二种是遗赠给公共事业,卡内基认为这种方式亦非剩余财富的最佳处置方式,主要原因有:无法监督和激励财富的最佳运用;无法确保遗赠人的意愿得到真正实现;“不得已而为之”的遗赠行为不够“优雅”;要面临日益加重的遗产税。

第三种是由财富所有人在有生之年妥善处理,即常年将之用于公益事业。

卡内基认为这种方式“能够真正矫治目前的财富分配不均,使得富人和穷人彼此和解,和谐相处”,并且不必“彻底革新现存秩序”,也不用“完全推翻我们的文明”。

在这种方式下,“聚集在少数人手中的剩余财富会因为妥善用于公益事业而成为实质上的多数人的财产”,并有可能成为“有效改善我们人类状况的有效力量”。

“慈善捐赠的最佳领域”这篇文章中,卡内基再次重申了他对“滥施布施”的反对,认为富人捐助应该激励“善良勤勉的穷人”自救,而不是让穷人“依赖救济”、游手好闲,甚至提出“施舍钱财给乞丐个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同时,卡内基特别指出了在捐赠的时候要区别于政府,比如没有必要为有劳动能力的流浪者提供庇护场所,因为那是“国家的义务”。

在上述的捐助原则的指引下,卡内基指出了慈善捐赠的7个最佳领域:大学、免费图书馆、疾病防治机构、公园、音乐厅、游泳池和教堂。

我们可以发现上述领域的一些潜在相通的特点:鼓励和推动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能够带给人们身心的健康和愉悦、需要政府或社区进行维持和发展的永续性固定资产、能够向公众提供门槛较低而优质的公共物品等。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

对卡内基慈善理念的评论

笔者认为,卡内基所倡导的对财产的处理方式可以这样进行总结——

有钱人要在有生之年对自己的剩余财富进行有效率的支配,并不断地将之用于永久性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充分体现了100多年前那个时代的资本家的社会思想,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今的资本家。

例如,比尔·盖茨认为“随着巨额财富而来的是将其回报给社会的巨大责任,是看到这些资源以最佳方式帮助那些需要它的人”。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卡内基时代以降的资本家的上述思想:

其一、“罪富文化”的影响

美国的“罪富文化”源于基督教传统中对“富人原罪”的说法,早期基督教谴责整个世俗世界的财富和富人,认为商人贱买贵卖,其罪恶甚至超过盗窃;商业贸易会助长人的贪婪而放弃对上帝的追随;“基督徒绝不应该做商人”,而富人要想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只能是将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捐赠给穷人。

尽管后来随着资本统治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基督教关于富人原罪的观念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性发生激烈的冲突,迫使基督教教会不得不重新以上帝的名义解释商品经济,❸然而这种说法却早已深入西方人的骨子里头,潜存在其文化血脉之中,圣经上说,“富人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

可以说,正是“富人生而有罪”的潜意识不停地提醒着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富豪们:要想进入天堂,先将你的财富捐赠出去才行。

其二、自由慈善主义的影响

卡内基代表着一些学者所谓的“自由慈善主义”(liberal philanthropy),自由慈善主义是从韦伯所谓的清教的理性精神中演化而来,并不主张为了捐赠而捐赠,而是要改善受惠者的品性,所以捐赠领域的选择以及捐赠效果的预测都要进行理性化的判断,并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率,避免助长主张懒惰和依赖。

自由慈善主义的逻辑在于:有钱人要在有生之年对自己的剩余财富进行有效率的支配,并不断地将之用于永久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否则,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选择由国家来进行财富重新分配,要么可能造成一个由世袭贵族所统治的等级社会,那种小政府治下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将无法维持,❹而资本家绝不会允许使他们得以成功的这种竞争原则和民主思想受到撼动。

其三、资本家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改造社会的思想抱负

19世纪末的美国,财富在短时间内大量集聚,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产生了诸如“钢铁大王”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过去的时代从未有过的巨富。

当资本家积累的财富远远超过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消费能力,而这些财富又并不打算被用来做扩大在生产或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时候,基于自身的优越感而衍生出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巨富们就产生了将剩余财富用作其他用途的动机,通过资助学术研究、公益事业等实现企业家们在社会改良、改革实验、理念传播等方面的思想抱负。

为了实现改造社会的思想抱负,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资本家们进行慈善资助的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预防性,甚至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可以说,他们的思想以及行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因为对于企业家来讲,这是他们在企业和市场以外的文化、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人们的赞誉、社会的改变、未来的预期等等可以让他们获得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其四、基于自由竞争社会形成的双重人格

资中筠曾经在《散财之道》一书中写道,“那些大财团巨头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残酷无情,而在捐赠中又如此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体现的是一种双重人格”。❺

资中筠《散财之道》的“第四版”

比如,卡内基是个赤裸裸的资本家。他曾毫不留情地破坏罢工、驱除工会、降低工资,把工人的工作时间增加到了1周7天、1天12个小时,然而卡内基在临终前几乎散尽了自己多达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0多亿美元)的巨额家产。

这好像颇为令人费解,这种双重人格看似矛盾,但其形成有着潜在的逻辑,那就是以卡内基代表的资本家所推崇的竞争、效率等市场基本原则,他们信奉的哲学是:应该让懂得创造效率的资本家来给工人们安排工作时间、劳动成果,剩余财富是社会通过竞争原则集中到少数富人手中的公益信托基金,富人亦有责任承担起托管义务,以最优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巨富们倾向于公民自己组织起来解决问题而非依赖政府,并且往往成立基金会来实现对社会和公益事业的捐助,正如资中筠所说,这在本质上是“以集体主义为工具延续个人主义”。❻

他们的这种“哲学”的要义在于提倡“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卡内基还提出富人的“滥施布施制造了乞丐”,当然这并不足信,我们应该注意到,乞丐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谋生手段,卡内基所说的“善良勤勉”的品性和“自助自立”的愿望也不一定要保证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可以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工作机会,尤其是就业市场饱和或者资本家为了减少成本而解雇工人的时候。

可以说,结果的不均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必然加剧机会的不均等。

卡内基因为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成为美国慈善事业的奠基者,他因此也被誉为“美国公益事业之父”。

卡内基写《财富的福音》的时候,他个人的事业和财富正处于巅峰状态,此时也正值美国在全球崛起之时,北美这个新兴国度到处充满了“拜金主义”,在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卡内基的思想会通过他的这本小册子以及他的慈善事业影响了一个多世纪,而且目前还在影响不断的扩大。

从100多年前的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到当今的到当今的盖茨、巴菲特,乃至中国本土的李嘉诚、吕志和等首富们,都在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即:在商场上获得巨大财富之后,功成身退,转而从事慈善事业,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和深入研究。

那么,对这些巨富们的慈善理念进行溯源和探究,并在我们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消除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参考,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靠近卡内基的社会理想,那便是“地上和平,善在人间”(Peace on earth, among men good will)。

❶卡内基这篇文章的最初标题是《财富》,文章问世后在英国引起的反响比在美国更加热烈,褒贬不一,一家英国杂志以讽刺的笔调指称卡内基提出了“财富的福音”,卡内基并不见怪,反而觉得这个题目很好,欣然采用,后来此文便以该题目流传于世。

❷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政治家、时任首相的格莱斯顿先生读到《财富的福音》一文,高度赞赏,亲自写信给《北美评论》的编辑请求允许英国发表此文。卡内基深受鼓舞,在编辑的敦促下,再接再厉又写了续篇,题目是《慈善捐赠的最佳领域》。后来,由于社会需求强烈,卡内基将这两篇文章及其他几篇文章一起集结出版了单行本《财富的福音》一书。

❸上述材料出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583199.htm

❹见薛涌《慈善事业如何改善财富再分配》,见2006年7月13日《南方周末》

❺见资中筠著《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❻见资中筠著《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342~343页

(原文标题:财富转化为公益事业的逻辑——读《财富的福音》,本文较原文有大幅删减,已获作者授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