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断奶难,难于上青天,宝妈断奶前需要清楚哪些事?

2020-03-07 08: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儿科医生DrLiu

儿医今说

如何断奶?

“宝宝断奶后,就不需要我了。”“救命啊,断奶好痛苦。”经常看到妈妈们为断奶发愁,那么要如何科学断奶,断奶后如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呢?今日,刘涛医生就断奶的相关事项以及如何科学断奶整理成文,供各位宝妈参考!

妈妈们要知道,哺乳不仅仅只是宝宝摄取营养的过程,还是一种喂养关系,抚育宝宝的方式。

同样的,断奶也是,断奶不仅只是改变宝宝的口粮,也是改变宝宝生活中吃、睡、心理等习惯,所以断奶前要提前给宝宝做好准备,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什么时候断奶最好?

需要根据妈妈和宝宝自身的情况决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母乳喂养到2岁及2岁以上”其中最关键原因就是母乳对孩子的健康保护无可替代。

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至少母乳到6月龄,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如果母乳喂养让你和宝宝都乐在其中,喂久一点又何妨,如果条件允许,喂到两三岁也是可以的。

断奶,并不是指在某一个特点时间点结束母乳喂养。而是描述一个结束的过程,从孩子第一次添加辅食,就意味着断奶开始了,但是直到真正结束母乳喂养,这个过程的长度不同,选择结束的时机不同,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断奶方式:

突然断奶:妈妈因为健康因素或者其他突发原因,无奈或被迫立即结束哺乳。

循序渐进(引导)离乳:由妈妈主导,用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逐渐结束哺乳。

自然离乳:妈妈按需哺乳,直到宝宝和自己都完全满足,自然停止哺乳。

最佳断奶时间

要说一个断奶的最佳季节也不是没有,宝妈可以选在春秋天为宝宝断奶,春秋之中以秋季为佳,因为秋季的气候更为舒适宜人,且宝宝出汗少、食欲强,会更容易适应食物的转变。但是要警惕秋季腹泻,故必须在孩子身体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再决定。

不过严格起来讲,并没有什么最佳的断奶季节。但有一个最佳的断奶时机:宝妈和宝宝都做好了断奶的准备。

对于宝宝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就不会如婴儿期那般依赖母乳了,当Ta对其他食物更感兴趣的时候,就是宝宝对母乳说“再见”的过程。

对于宝妈来说,乳汁会随着宝宝吮吸次数减少而减少的时候,宝妈就要开始考虑为今后的断奶做准备了。只要宝宝和宝妈都做好了准备,其实在什么季节断奶都可以。

最佳断奶方式

很多妈妈们为了尽快给宝宝断奶,常会听信长辈的建议,在乳头上涂些辣椒水、风油精、黄连水等,从而让宝宝对母乳反感,实现早日断奶。

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一些宝宝从吮手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中寻求安慰,不光宝宝煎熬;妈妈因为乳房分泌的规律突然被打乱,也要经历乳房胀痛的艰难过程,更会增加乳腺导管堵塞和乳腺炎的风险。

所以,要说最佳的断奶方式,那就非「自然离乳」莫属了!妈妈可以采取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的方法。辅以奶粉和辅食逐步帮助宝宝离乳。

当妈妈已经想要结束,而且有充裕的时间做过渡,就可以选择引导式离乳。

如果妈妈是亲自照料宝宝,母子关系非常亲密,而且没有其他家人可以让宝宝像依赖妈妈一样的信赖,那么最好是不要在断奶的过程中和宝宝分离,否则妈妈和宝宝都要经历分离的痛苦。

离乳时,面对喂养方式的改变,宝宝肯定会有挫折感,哭闹是非常正常的反馈,妈妈需要时间来掌握用其他方式替代哺乳给予宝宝的安抚。

哪些替代方法呢?较小的宝宝可以用抱哄、唱儿歌、按摩,较大的宝宝还可以用讲故事、亲子游戏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和安抚情绪。

最佳断奶手段

刘涛医生有话说

最理想的断奶方式是自然离乳,就是宝宝自己降低吃母乳的欲望,随之吃奶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不吃,顺利完成断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能自然离乳,有些可能需要经历一番折腾。

以下四方面助力宝妈适度适时逐渐断奶:

逐渐减少喂奶次数

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突然采取措施不让宝宝吃母乳,而是逐渐减少喂奶次数。例如由每天的5次母乳改为4次,等适应后再改为3次,逐渐减少直至宝宝完全断掉。

断奶前让宝宝逐渐接受配方奶

为孩子断母乳后,应该由配方奶来代替母乳的营养。配方奶是帮助婴幼儿顺利实现从母乳向普通膳食过渡的理想食物。是确保婴幼儿膳食过渡期间获得良好营养的有力措施。在断母乳之前,要尝试着让宝宝接受配方奶。

断奶期间需要妈妈的陪伴

现实中为了断奶常采取母婴分离的方法,这是不可取的。处于断奶期的孩子需要妈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身体抚慰。切忌为了快速断奶而选择回避宝宝,将宝宝交其他家人喂养。

不可反复断奶

断奶过程中有些妈妈的态度不够坚定,看到宝宝一哭闹就妥协了。这样反反复复只会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坚决。不可以因为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的时间。

原标题:《断奶难,难于上青天!宝妈断奶前必须清楚什么?如何断奶?只此一文即可~建议收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