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呼吸机导致病人被痰栓憋死?不要断章取义

2020-03-07 08: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医学部 常笑健康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刘良教授团队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发表于《法医学杂志》。

研究团队表示:从尸体检验大体观判断,逝者肺部损伤明显。气管腔内见白色泡沫状黏液;右肺支气管腔内见胶冻状黏液附着,切面可见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从肺切面溢出,并可见纤维条索。

无独有偶,中科院院士王福生教授团队的报告也显示,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征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引起的病理特征非常类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

呼吸机导致病人被痰栓憋死?

医学专家辟谣

对于这样的尸检结果,有些不了解情况、断章取义的媒体宣称:

尸体解剖发现死者肺部出现大量痰栓,是由呼吸机使用所产生,致人缺氧而死。急救改用吸痰机后,武汉死亡人数减半,这需要感谢遗体捐献者和同济法医系刘良教授团队的努力。

针对上述传言,刘良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严正声明,表示完全不知道上述信息来源,也否认了自己干预临床治疗,每个病例各不相同,拒绝揽功。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表示“解剖只是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变化的一个方面,而且病理分析对临床医生而言,也是相当专业的领域。

所有的科学性的东西不要沦落成为一些听起来通俗好懂的说法,什么出现痰栓,以及找台机器把肺里的痰栓吸出来就搞定了——肺毛细血管里的黏液,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痰液,这种黏液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请问要拿什么来吸?这种说法非常不科学,是对医学毫不负责任的宣传,我不认可。”

其实,痰栓不是呼吸机导致的,而是由肺部黏液病变形成的,属于疾病损害后的病理过程。

我们要正确理解尸体解剖的结果:痰栓形成不利于呼吸机的氧有效抵达肺泡,导致呼吸机存在无效通气,所以在临床上先化痰、吸痰、清理呼吸道、再进行给氧支持才更有效。

不过也不要过分夸大解剖的作用,实际上,这个问题此前也有临床专家已经意识到,在不断改进,解剖只是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认知。

振动正压通气治疗

在帮助患者排痰通气与治愈后呼吸康复上意义重大。

驰援武汉的上海中山医院医疗队队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罗哲主任认为,排除肺部深处的粘痰对于救治新冠患者的意义重大,而现有的祛痰药物无法到达理想效果,人工辅助排痰及传统吸痰存在一系列并发症以及医务人员传染的风险。罗主任提出采用振动正压排痰的方式来辅助排痰,有效通气。

振动正压通气治疗通过气流的振动使粘滞的分泌物松动,通过呼气时受到的阻力产生正压进而支撑气道,推动松解的分泌物上行至上段气管,再通过有效咳嗽,咳出黏痰。

该疗法可促使肺容量恢复,预防或逆转肺不张;支撑气道,防止小气道塌陷,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促进旁路通气;若接入雾化装置,可改良支气管扩张剂给药。

另外,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二版)》中对于重型患者的呼吸康复中也提出振动呼气正压治疗可以帮助肺复张及排出痰液,患者在能够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可独立完成而无需医护人员辅助;而对于出院后仍存在气促、喘憋、排痰困难等症状,建议可使用呼气正压做呼吸训练以帮助呼吸康复。

2月29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教授提出早期介入呼吸康复对预后越有利,重症、危重症出院患者建议到各地指定康复医疗机构接受呼吸康复治疗。

轻症、普通型患者多数没有肺功能后遗问题,各地可在社区、家庭医疗观察的同时,循序渐进开展增进身心健康的锻炼。

原标题:《病理检查发现新冠肺炎病人气道大量粘液,排除肺部深处粘痰意义重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