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世界人民都在抢厕纸

2020-03-11 09: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大象公会Elephantia 大象公会

没有什么能比卫生纸更适合成为恐慌性抢购的对象,但囤厕纸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不理性。

文|S. P.

从新冠疫情中逐步解脱出来的人们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大陆以外,尤其是在不少发达国家,手纸会成为社交网络上仅次于新冠病毒的热门话题?

2月5日,香港互联网出现传闻:由于内地生产线停工,惠康超市多种日用品如纸巾、大米等只有限量供应。本地媒体《香港01》在超市发现,民众在大量购买纸巾:

記者曾經向現場市民查詢,部份人表示今早收到親友通知,家用衛生紙巾將於短期內短缺,擔心現時為疫症高峰期,日用品一旦不足夠會相當不便,故「寧願信其有」,亦有不少人坦白說,「其實我都唔知發生咩事,攞住幾條(紙巾)包無死,就算囤積咗,點都用得著!」

香港人的行动拉开了世界人民抢购手纸的大幕。

尽管香港政府发表声明,对谣言造成厕纸短缺感到遗憾,并表示控制疫情不会影响货物供应,抢购风潮却愈演愈烈。2月17日,香港的3名小偷偷走了放在超市外面的600卷厕纸,被各国媒体广泛报道。

厕纸短缺的传闻也很快在日本传开。虽然以智能马桶盖闻名邻邦,日本人民也没能淡定。

2月28日,每日新闻报道,在熊本市一家药店,27号晚上突然有很多顾客开始抢购厕纸和纸巾,这些物品在一个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手纸的原料与口罩相同,随着口罩的生产量增加,必然会导致手纸短缺」、「中国停止给日本提供纸浆」等消息,和货架空空如也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

熊本市市长接连两天发布推文「卫生纸几乎全都是在日本制造的,因此无需囤积,请大家冷静一下,传闻消息不是真的。」

但无论官方声明还是媒体的澄清,都没有阻止相同的剧情继续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上演。

3月4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当地人民喜迎抢厕纸的事迹。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本地超市手纸脱销的照片,当地报纸 The NT News 专门额外印了8页空纸,以方便读者在手纸短缺时应急。

恐慌性抢购的风潮也传到了英国和美国,厕纸也是其中主角。

· 英国一家超市空荡荡的卫生纸货架

就算见惯了国内抢方便面抢大米的风潮,囤积厕纸这样的迷惑行为还是让中国人难以理解。

事实上,这在西方当代史上并不是第一次,抢购和囤积也绝不是中国大妈的专利。

为什么是手纸

1973年11月19日,一场脱口秀节目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消费者造成的严重短缺,主角就是厕纸。

当天早间,脱口秀演员约翰尼·卡森的一个台词写手听到威斯康星州议员哈罗德说:「联邦政府在提供厕纸的招标工作上有些落后了,美国可能在几个月内面临厕纸短缺。」于是便在脱口秀里加了一个段子:

你知道什么正从超市货架上消失吗?厕纸。在美国,厕纸严重短缺。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举在随后的几天里引发了全美的厕纸抢购狂潮。虽然约翰尼·卡森本人在几天后就道歉并且澄清了不存在短缺的情况,然而,在长达四个月的抢购潮中,厕纸都是稀缺商品。

就在美国人民抢购厕纸的前几天,同样情形已经在日本发生过一次。

当年11月1日,位于大阪的一家商店贴出「(因为价格超级便宜)纸快没有了!」的特价广告,导致人们误以为厕纸即将售罄。

市民蜂拥而至,不仅买光了所有的特价厕纸,还把其他的纸都买空了。媒体报道进一步助长抢购潮,商店借机涨价,厕纸之乱愈演愈烈,持续到次年4月才恢复正常。

厕纸,是你不曾注意过的生活必需品。

虽然在1857年专用厕纸发明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使用过任何你能想象得出的东西来解决问题,但是如今,绝大多数人已不能想象没有手纸的世界。

据statista在2018年的调查统计,美国人每人每年需要消费141卷卫生纸,也就是2-3天消耗一卷,是世界第一,而中国每人每年消耗49卷卫生纸,大约是一周一卷的量,远低于这次发生抢购的那些发达国家。

· 表格中每卷手纸重量为90g,卷纸规格并不统一,而且指商品卷纸,中国很多地方仍在使用的土制草纸未算在内

与食物、饮水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相比,厕纸是一个更容易引发恐慌性囤积的对象。

食物具有广泛的可替代性:不能吃米饭有面条,没有面条有饼干,没有饼干还有面粉杂粮零食罐头等等。饮水来源广泛,且只要有火源就可以简易消毒。而厕纸几乎没有可替代性,来源也十分单一。

厕纸一般只有在商场货架上才有,比起可以占用数十排空间的食品,往往只有一排货架。而且密度低,体积大,一个货架上最多也只能摆放几十件,一旦出现了刺激人们集中购买的信号,极易被抢购一空,引起「恐慌-抢购-加剧恐慌」的连锁反应。

1973年11月的美日厕纸恐慌,就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背景。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对支持以色列的欧美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当时欧美、日本正在廉价石油的基础上高速发展,油价突然暴涨给其经济社会,尤其是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短时间内,一些产品因成本激增而停止生产,一些产品则大幅涨价,让普通市民对个别商品的短缺变得极为敏感。

· 由于油价暴涨,联邦德国规定周日不得开车,市民都在公路上步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媒体上的一则假消息或一个被误读的广告,足以引发恐慌。

超市的正常储备无法应对激增的需求,当第一波大采购结束后,空荡荡的货架无疑为那些还空着手的人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厕纸短缺是真的。连锁效应随之开始。

囤积也可以发生在其他货物的身上。一篇1975年的论文中揭示了被囤积的商品的特性,他们常常是需求弹性较小,没有什么替代品而且价格不会过于高昂,当然还要利于储存。不管是曾经被中国人疯抢的食盐,还是现在被买光的厕纸,都符合这样的特性。

近年来,一些地方厕纸短缺或引发抢购的消息不时能见诸主流媒体的报道。

比如从2013年起,委内瑞拉出现了厕纸短缺,当地豪华酒店提醒外国游客要自备卫生纸。但几年后所有东西都陷入了短缺,厕纸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 至今,委内瑞拉人的厕纸供应要靠边境走私来维持

另一个因为经济困难导致大规模厕纸短缺的是古巴。从2009年起,古巴人民只得用廉价而大量的官媒报纸解决问题。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大地震和海啸发生后,东京等地也发生了厕纸抢购和短缺。日本政府事后复盘,发起了一场鼓励在家储备卫生纸的运动。

2019年3月,英国纸业企业警告,由于英国是欧洲最大的卫生纸进口国,无协议脱欧可能造成英国厕纸供应突然中断,市民纷纷开始囤积……

· 2018年2月,由于全球纸浆价格上涨,台湾纸品企业宣布提价,也一度引发恐慌性抢购

这些消息,无疑让世界人民意识到了厕纸的重要性和厕纸供应的脆弱性。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类面对威胁时,负责处理恐惧和情绪的杏仁核就会过度激活,而杏仁核活跃性的增强,会短暂影响人的理性思考能力,会让人在从众心理下,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在社交媒体上接受厕纸恐慌,随后冲进超市抢购厕纸,完全符合这一原理。也正是如此,当抢购发生时,各地政府的表态都是让人民不要恐慌,要理性。

然而,类似的表态几乎无一例外的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也许,囤积并没有那么不理性

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约翰·德鲁里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当人们处于恐慌时,政府对于人民「不要恐慌」的劝导,不仅没用,反而更糟糕。

因为,公众的恐慌本身就部分源于对政府掌控局面的不信任,而这类说法留给公众的印象是官员在批评「不明真相的群众」,反而会加剧人们的不信任感,觉得政府在轻描淡写、隐瞒实情。

· John Drury

更何况,政府的表态经常是矛盾的,甚至还在不少场合鼓励囤积。

比如美国,在其国土安全部官方的应急指导网站(www.ready.gov/pandemic)上就建议在传染病大流行尚未发生时,储备够用两周的食物和饮水和足够的药品。虽然没提厕纸,但都到这份上了,当然也是得备好的。

包括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弗兰克·法利(Frank Farley)在内的多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如果预期有传染病流行,政府会采取隔离措施,那么采购厕纸也就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2014年,日本政府为了预防在下一次自然灾害中遭遇1973年和2011年的厕纸短缺,发起了一项公众运动,号召居民除了日常使用的卫生纸外,还应当额外储备更多的手纸。

日本产经省表示,由于日本40%的厕纸是由东部沿海的静冈县生产的,这里又是海啸和地震密集区,如果受灾,日本将陷入长达一个月的厕纸短缺。

· 当时有企业推出了可供4口之家使用一个月的高密度储备用卫生纸

当然,这一轮的日本厕纸抢购潮是建立在错误的理由上的。日本厕纸主要在本土生产,不会受到中国疫情的影响,恐慌性囤积本来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美国、日本等国建议市民做物资准备,也主要是建议早做打算,时刻准备着,并不是让人到了危急时刻临时抱佛脚,在短时间里大量抢购物资,冲击市场。

然而,从现实的个人利益的角度上说,如果市面上已经发生了抢购风潮,及时跟风一把至少不是最坏的选择。

决定这一点的,是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

现代零售业是按照正常的销售量计算和确定日常库存的,不会为了无法预料的紧急事态额外储存某种商品,这样才能实现尽可能高的商品周转率,把其余仓储空间用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其他商品,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 对于现代零售业而言,最忌讳的就是大量商品长期积压在仓库里吃灰,还不如低价甚至免费处理掉,以腾出仓储空间。更何况是厕纸这样体积大、单价低的商品

基于这一原理,任何商场在某个瞬时的厕纸仓储,都是远远无法满足所有人同时抢购的,而且零售业越是发达,社会商品种类越是丰富,商品周转率就越高,仓储量也就越低。2019年英国脱欧危机时预计,英国全国商场储备的卫生纸仅够1天用量。

等到抢购已成既成事实,库存在短时间内被清零以后,再有理性精神的人,大概也不能在空荡荡的仓库里瞬间变出手纸来,到这时,大概才能品出生存主义者的金句「文明不过是一间纸牌屋」的深刻含义。

在现代社会,大到医疗资源,小到手纸,任何一个行业都经不起挤兑。如果发生了大范围的挤兑,一定时间内的短缺就是必然的,等下一批加急采购的商品上架,很可能是好几天,甚至好几周后的事了。

要打消大众的恐慌,最有效的办法从来都是用事实来证明引起恐慌的短缺并不存在。各国政府也都是这样做的,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总会存在程度不一的滞后性。虽说大道理是不要让老实人吃亏,但实际执行中显然不一定。

看外国人抢手纸的笑话,嘲讽疫情关头还去扎堆抢菜的大爷大妈是容易的,但真到抉择时刻,最好还是保持作为个体的警醒,多为家人着想,不宜在此时太标榜理性、冷静。

为了防核辐射囤碘盐当然是缺乏常识和荒唐的,但面临传染病大流行的威胁,尽快囤积些食物、厕纸则未必是不理智的表现。

原标题:《为什么世界人民都在抢厕纸|大象公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