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针对粪口传播风险,北京6000多座公厕消杀频次翻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03-11 16:54
直击现场 >
字号

3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医疗废物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情况。

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介绍,疫情发生以后,针对可能存在的粪口传播风险,我们根据地方环卫部门反映的情况,及时督促指导各个城市有关责任单位,加强对公厕的运行管理和粪便的处理工作。主要采取了几方面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对公厕的保洁、消毒和运行的维护,特别是重中之重,加强了对化粪池的巡查监管,对化粪池、粪便运输车辆和处理设施也增加消杀频次,对医疗机构的化粪池还采取消毒、预处理等措施。

像北京在疫情期间,全市6000多座公厕,都保持正常24个小时开放,消杀频次翻倍,其中王府井、天安门、北京站等火车站、客运站、医院、商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公厕,还在整体翻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消杀频次。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北京的公厕在冬季的时候都有棉门帘来遮着,疫情期间根据保暖和通风的要求,北京环卫主管部门也采取了措施,两步走即对门帘进行了撤除,有空调采暖设施的很早就把门帘给撤掉了,然后缺少其他这方面设施的,在2月1号也同意撤了门帘,保持通风,减少感染的可能。

像武汉市环卫部门对方舱医院根据需要,共设置移动公厕1619座,为了保证移动公厕的运行安全和防止二次污染,每天出动作业人员90人,作业车辆24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对方舱医院产生的粪便就近集中处理,进行二次消毒杀菌,所以整个公厕的管理在疫情期间都是非常严格的。

(原题为《针对粪口传播风险 北京6000多座公厕消杀频次翻倍》)

    责任编辑:徐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