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使用消毒剂不慎有损健康,如何紧急处理?

2020-03-13 1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海市儿童医院 新手妈咪

选自上海市儿童医院

《防控新冠肺炎 家长必读知识》手册

主编:于广军

1、酒精

也就是75 %的乙醇,可有效杀菌消毒,属于中效消毒剂,也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消毒用品之一。但酒精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健康危害,包括急性乙醇中毒(主要是因为过量饮酒),呼吸道吸入途径中毒相对少见,且中毒表现大多相对较轻。使用大量乙醇擦浴物理降温也可导致中毒。

中毒早期呈兴奋状态,有欣快感、增多、语无伦次、颜面潮红、步态不稳、判断力障碍、动作不协调等。严重者可逐渐进入嗜睡状态,甚至昏迷、大小便失禁、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表浅或出现陈-施氏呼吸,心率缓慢,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轻度中毒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吸入乙醇蒸汽者,应立即脱离现场,可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发生急性重度中毒时应立即就医。

特别提示: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空气中乙醇浓度超过3%即可发生火灾,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要保证通风、并且要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如果遇到明火、静 电,可能发生燃烧;做饭、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都不能立即进行。

2、含氯消毒剂

家庭中使用比较多的含氯消毒剂,应当注意,口服、吸入、溅入眼中和皮肤接触均可造成健康危害,主要损害为粘膜的刺激和腐蚀。误服后可会导致口咽、食道和胃的烧灼感,出现恶心、呕吐、烧心、反酸、腹痛等症状。

口服剂量大者可出现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吸入后可出现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甚至化学性肺水肿。溅入眼睛会对角膜、结膜产生灼伤作用,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皮肤接触后可出现皮肤局部水疱、红肿、皮疹等接触性皮炎表现。

口服中毒:浓度低、剂量小者,可立即口服 100~200ml 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浓度高、剂量大者,可考虑谨慎洗胃,不主张催吐和使用酸碱中和剂。加强脏器功能的对症支持治疗。

吸入中毒: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化学性肺炎或化学性肺水肿表现,应早期、足量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支持。

眼或皮肤污染:眼睛溅入含氯消毒剂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15 分钟以上。皮肤沾染后,可使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

特别提示:

发现孩子误食后,家长们要冷静下来,不要惊慌,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孩子哭闹,不仅拖延救护时间,还可能引起误吸等意外情况,一定要耐心安慰仔细询问,以便积极对症处理。

3、碘伏

碘伏对皮肤黏膜无明显腐蚀性和刺激性,其稀溶液毒性低,大多症状轻微,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口服接触者,可口服淀粉溶液中和游离碘。

4、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可能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中毒。浓度大于10%的过氧化氢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眼、消化道的化学性烧伤。

如不小心溅入眼内可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时,应立即脱离现场,保持安静、更换污染衣物,保暖,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对症处理。

5、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侵入体内,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均有明显刺激性和腐蚀性。轻度中毒一般无须特殊治疗,立即脱离现场,可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急性重度中毒时应立即就医。

6、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中毒主要为氯气导致的中毒。其刺激症状出现的时间较氯气中毒迟, 且逐渐加剧,因此当吸入本品后宜适当延长观察时间,以免贻误病情。

急性吸入后经短暂潜伏期(约0.5~3小时)即出现症状,首先出现流泪、流涕、眼痛、鼻酸以及头痛、头昏,继之有咳嗽、喷嚏、咳痰、胸闷、气急等眼、呼吸道刺激症状,也可发生明显哮喘。低浓度二氧化氯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不明显,高浓度吸入可发生肺水肿。国外曾有急性中毒死亡的报告。

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及保暖,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眼和皮肤。出现呼吸困难、头痛、呕吐等不适时应立即就医。出现刺激反应者,至少严密观察12小时。

-End-

原标题:《常用消毒剂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万一导致健康危害,如何紧急处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