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骄傲、热情又率真,我所知道的意大利人

2020-03-19 11: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喜喜

一周多前,意大利才确诊一千多人的时候,身在意大利的朋友给我发来过一段视频,视频来自首都罗马,街道上完全没有人戴口罩,行人也各个都是无所谓的样子:“怕什么怕?”“人反正就死一次,我不怕死。”“老家伙们应该才应该紧张吧。”“感染了才戴口罩呢。”

朋友还不忘在下面评论一句:意大利人的心可真大啊。

抱怨:意大利的“民族运动”

事实上,意大利人不仅仅是心大,他们的生活多多少少充满着“戏剧性”。很多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甚至荒诞的事情,却时刻在意大利发生着,这也让他们养成了爱抱怨的习惯。

意大利南部靠近那不勒斯的一座医院中,一位伤者被放置在病床上,没人看管,而护士也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而是任病情发展,两周后该病人的伤口不仅发炎、感染,溃烂,而且还爬满了……蛆。

坎帕尼亚区的一个小镇,人口只有约6000来人,但却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是懒散的政府一直没有查明污染的根本原因,于是就偷懒发布了规定:下令镇内以柴木烤制披萨的饭馆要么关门停业,要么斥巨资安装过滤系统。饭馆老板抱怨道:“我们每天只烤34个披萨,为什么要为空气污染买单?”

在一艘豪华邮轮上,船长和他的东欧情妇正在船舱中欲火焚身,由于疏忽,邮轮撞上了暗礁,船长不是先想着救人,而是拉着情妇逃到岸上,再大声疾呼:“船要沉了,快逃命吧!”这次事故造成了几百人命丧海底,而该船长只是“惩罚性”地在监狱呆了两周,出狱后就受邀在一所大学进行演讲。

如果身边天天都在发生这类似的“黑色幽默”也不能嫌意大利人爱抱怨。但奇葩的是,每个人都在抱怨、责怪别人。而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却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合理。

“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成了意大利人民的一项最易“全民运动”,而且这项运动基本从早上一睁眼就开始了——不得不说,意大利人真是“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的业界标杆。

手势:特有的秘密语言

“意式抱怨”不仅“信手拈来”,而且他们的抱怨保证不仅声音洪亮语速及快,且还要配合各类手势才行。

是的,意大利人说话时候,必须搭配手势,因为只有,才能更好的传达出想表达的意思和情绪。不是有这么一个笑话吗:只要把意大利人的手绑住,他们就一个字儿都吐不出来。

意大利人最常用手势,基本仅限男性使用

说到“手势”,就不能不提最经典的一款:把五个手指并拢在一起,边说话边前后摆动。根据语境不同,它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主要意思为:

为什么?!

怎么回事儿?

你想怎么样?

天呐!太好吃了!

这仅仅是基本款,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一共有多达250多个表达不同意思的手势——意大利人丰富的沟通手势,不仅是他们特有的秘密语言,其中更承袭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历史意义与独特文化。

美食:生命中不可或缺

说到意大利,就不能不提全世界人民都为之狂热的意大利美食。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爱吃,也爱研究吃,且在吃上也很挑剔。著名女作家Elena Kostionkovitch就曾经说过:“美味的菜肴比情欲的满足更令人愉悦。”

想起最近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幅图片,新冠病毒在意大利北部地区蔓延开来,人们受到恐慌情绪的影响,都去超市抢购食物。那些高碳水、廉价又饱腹的意面、大米等瞬间被抢购一空。

而只有一款意面和我们国内的某师傅香菇炖鸡面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原因也很“龟毛”:因为该款意面没有细细的纹路,意大利人认为吃的时候不能锁住酱汁儿。会影响口感。

而前几日,社交媒体上热转的一张图片则是冷冻披萨货柜中空空荡荡,唯有菠萝披萨无人问津,发出图片的意大利人写道,“我们也许会死,但我们也会死得有尊严。披萨上不能有菠萝!”

#披萨上不能有菠萝

唉,在这种非常时期还挑三拣四,是不是即使世界末日就要来临,意大利人也会宁愿选择饿死也绝不妥协?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周日全家会穿戴整齐一起去教堂做礼拜,从教堂回来更是会坐在一起分享一顿家庭大餐。时过境迁,就算不用再去教堂,但“周日聚餐”的习俗仍旧在许多家庭中延续。

吃什么、怎么吃早就成了意大利人的“头等大事”。尤其是意大利菜的“扛把子”,意大利妈妈一早就会在厨房忙活起来。

当然,关于意料,吃就要吃妈妈的味道,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毕竟每个意大利妈妈都来自不同的大区,又从生活和经验中积累总结了一手好厨艺。而“妈妈料理”之所以吸引人,秘诀也不在于炫丽复杂的烹调技巧或者摆盘卖相上,而在于食材的组合及调料的选取。所以同一道菜品,让来自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妈妈烹饪,味道也会有细微的差别,但出品却都是一贯的稳定和高水准。

我有幸和朋友的家人一起吃过几次周日午餐,整个过程可是相当复杂和具有仪式感:

茄子配番茄奶酪,也是经典的开胃菜 图 喜喜

首先是前菜,它们一般由各类冷切肉组成,像是生火腿、萨拉米等,还会配上中和油脂的黑橄榄和奶酪,搭配的酒水也是高度烈酒,一切的目的就是让胃先动起来。

随后是两道主菜,第一道是意面或者焗饭或者面饺,一般分量都不会过大。

意大利饺子 图 喜喜

第二道便是正经的“硬菜”,可以选牛排、羊排、香肠、烤鱼配蔬菜或者沙拉等。

随后这顿饭就逐渐接近尾声,大家开始往桌上放上一些甜食,可以是各类鲜嫩多汁的瓜果、也可以是由新鲜奶酪、鸡蛋做成的提拉米苏,更可以是奶油、酥皮组成的西西里卷等。

意大利也可以吃到马肉排和马肉肠 图 喜喜

这时候,一定会吃多,又要搬出烈酒来帮忙消食了。要么是一杯来自波西塔诺的柠檬酒(Lemoncello)或者是维琴察的蒸馏白酒Grappa。有的人还习惯再喝一杯意式浓缩咖啡提提神儿。

至此,午餐才算正式告一段落。看看表,时间已经逼近傍晚,四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刀叉间划过。

回顾整个用餐过程,气氛也是热烈得几次差点把屋顶掀翻。这时候最忌打扰。有一次,我们刚吃上热气腾腾的意面,朋友叔叔的手机就响了,他接起电话,坦率的让人吃惊:“老板,我正在和家人享用午餐,有事儿等我吃完再说。”随后便挂断了,根本没给老板任何说话的机会。

这也可以看出,意大利人对待食物的态度是非常严肃和认真的。几次意大利之旅,我甚至很少看到有人为了赶时间随便抓点什么吃,或者边走边匆匆把食物送入口中。对于他们来说,美食就应该坐下来,和朋友、家人一起分享。

天生心大的意大利人在总结意大利美食的时候,也是充满细腻感情的:我们只选用地里生长出来的新鲜食材,用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培育,加上简单至极的烹饪方式,再放入一些爱和骄傲,这就是意大利菜能够风靡世界的秘密。

事实也是如此,在意大利,不管是艺术、运动还是美食,每个人都怀着最大的热情去创造并享受其中。

爱妈妈:意大利男人都是妈宝男?

意大利总是被我们戏虐为“欧洲的中国”,此话确实不假,说明意大利的文化和中国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意大利完全和中国有一拼:在意大利,一个人无论多大,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永远都“恨铁不成钢”,妈妈也永远为孩子操心。

有数据显示,1/3的意大利男人每天都要见妈妈至少一次,10个里面有7个超过35岁的“高龄”还和妈妈住在一起。

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些原因的。

首先,这和意大利的学业构成有关。在意大利读完全部大学课程,有的需要长达7年的时间,如果专业是建筑或者工程,则需要十年之久。毕业之后,已经是30岁左右的年纪,这时候想找一份儿满意的工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其次,意大利失业率这几年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全国失业率高达9.9%,而南部更是达到骇人的18.7%。这也使得意大利男人们不得不和妈妈挤在一起。

而且在意大利的家庭分工中,基本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孩子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和父亲呆上一会儿,而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则长达好几个小时。自然也更会更加“母子情深”。

就这样,很多意大利男人早已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饭点准时出现在家,饭后按时出去喝酒,家务时间完美溜走。

我曾经和朋友在街头转悠,碰上电视台的人扛着摄像机对着路人进行采访或者拍摄时,意大利人总想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偷偷走到被采访对象的后面,然后突然对着镜头大喊:“Ciao!妈妈!”我问朋友他们为什么要“捣乱”,朋友一脸无辜地看着我:“为什么?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妈妈啊!”我叹了口气,朋友完全搞错了问题的重点,但妈妈在意大利男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也可见一斑。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意大利人又能重新享受生活 图 喜喜

这就是意大利人,总是对自己的身份充满骄傲和自傲,又难掩那份儿率性和真实。下一次,再有人对着意大利人的所作所为大惊小怪,你大可鄙视他们不了解这个国家人民的真性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