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潘江雪:疫情影响下,公益组织应该在低迷中“进化”

2020-03-22 16: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采访 ▏浮琪琪

编辑 ▏肖泊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创新家( social_innovator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介入疫情应对,动员社会力量对接救援钱款物资,发挥机构的教育优势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健康安全知识,为疫情重点地区学校提供了防疫守护包。

作为一家教育公益组织,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成员、高管多有商业背景。发起人兼理事长潘江雪曾是金融高管,2018年1月,当选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真爱梦想”如何复盘此次疫情,商业出身的他们对疫情中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表现有何洞察?

对此,《社会创新家》访谈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

《社会创新家》:新冠疫情出现以来,你对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的主要关注点在哪里?有哪些新的思考?

潘江雪:第一,关注到围绕疫情全民形成共识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其中噪音很多,从最初的信息不公开透明,到错误信息的引导,再到信息的纠正,公众用自己的方式透过各种媒体传播信息,最终政府和民间对疫情形成了共识。

第二,关注到疫情中不同社会部门、不同的人谁来承担责任。我们看到随着疫情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即便是出现坏消息,大家也没有那么恐慌。在面对问题时,每个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面对迅速发展的疫情,何时启动应急机制,建立起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应急机制,让相关责任部门迅速进入角色,这恐怕是后面复盘整体抗疫行动时需要反思的。

第三,关注到信息的公开透明问题。紧急突发、波及面广的重大事件中,信息的公开透明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和民间保持信息通畅,对优化政府工作效果、提升政府工作的信息透明化,是很重要的。现在每天各省以及全国都有疫情通报发布会,这就是非常好的举措。

在漫天的谣言和社会焦虑情绪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积极正面应对,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能够团结人心,形成一股向善的积极力量。

第四,关注到疫情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任何一次大灾大难,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底层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如何凝聚各阶层人士共同应对,最终达成共识,靠的是大家内心真正相信什么。我们的价值观就体现在每一个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医院建设者、社区志愿者、快递小哥、捐赠人身上,其实也就是每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做什么、怎么做体现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过往的教育过于注重线下教育,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学后,线下教育向线上转移成了一个问题,因为这打乱了学校原本的教学计划。所幸,我们在调研了解中发现,学校的老师们都在学着了解、接受、用好线上教学这种方式。

第六,这次疫情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巨大考验,短短时间里我们要应对多重的挑战,无论是勤洗手、戴口罩的公共卫生教育,还是如何调动社会资源抑制疫情发展,再到许许多多个体和家庭面临生离死别,这些都是日常课堂不教授的。可是当疫情出现之后具备这些素养、品质却显得尤其重要。过往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疫情之下,我们要思考未来的教育是否可以增加生命教育、批判性思维、多元合作这些素养教育,让孩子有能力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社会创新家》:关于疫情的救援,真爱梦想基金会是如何决策参与还是不参与的?

潘江雪:这次疫情,我们没有接受资金捐赠,也没有派人直接去湖北。做出这个决策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当时关于疫情的认知,全国上下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作为非医疗专业的基金会,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最合适的、最急需的物资采购渠道和最快捷的物流方式。

第二,我们在武汉没有合适的落地执行合作伙伴,担心收了别人的善款不能及时复命,耽误事,会对不起人。

第三,作为参与过2008年汶川救灾的职业公益人,我判断,这次抗疫和地震救灾不同,需要更专业的知识,范围不可控。我们要根据机构的专业能力,为中长期抗疫做提前的准备。

所以,1月23日已经有捐方想通过我们来捐赠的时候,基金会秘书长找我商量,我建议她引导捐赠人第一时间捐赠到防疫救助最专业的机构去执行。疫情早期不是我们的战场。因为我们的专业能力是不足的,我们希望选择对受益人、捐赠人最有利的方式来执行。

同时,我们积极备战,应对疫情中后期的战斗——这场战斗是更为长期的,我们无法冲到一线救人,但我们可以为一线医护人员做一些事情。当时大家都在找口罩,我们为医护对接了一些餐饮、安全裤、羽绒服。更重要的是为“停课不停学”的孩子和老师做的准备,我们管理团队推演和判断,学校开学后可能没有防疫物品,就联系学校调研需求,秘书处应对紧急情况采买了一些“校园守护包”,同时为儿童和家长推出“空中梦想中心——真爱之声”的素养教育音频节目,陪伴疫情中的孩子、老师,教给他们公共卫生知识,向他们提供心理疏导、生命教育等等。

《社会创新家》:在线教育在疫情应对中作用突出,同时也让贫穷问题凸显,甚至有河南的一个学生因为无法上网课自杀,你怎么看?

潘江雪:这次在线教育确实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我们跟着调整了基金会年度工作计划,对我们过往业务模式做了讨论和反思。以前我们真爱梦想注重去学校一线服务老师,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太过注重线下落地执行,轻视了线上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这次临时成立了一个项目组,给孩子和家长们制作“真爱之声”素养教育音频节目,很受学校欢迎。

通过河南农村女孩缺少电子设备无法上网课的新闻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教育鸿沟其实是逐步扩大了。这个数字鸿沟,不仅仅是城市和农村,在农村内部差距也更大了。教育中出现的不公平,除了绝对物质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教育资源不公平。教育资源不公平不只是老师教学内容不公平,还有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渠道的不公平。所以这就是真爱梦想的责任。

其实我们对互联网的关注不是从今天才开始,在2008年3月18号建设第一间“梦想中心”,我们就给马尔康二中提供计算机。我们做了很多年探索,今年我们已经与支付宝公益基金会合作,计划给全国十多个县的贫困孩子发平板电脑,弥补信息时代的城乡数字鸿沟;我们也与腾讯合作,给孩子持续提供网络素养教育。这是我们目前针对线上教育采用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社会创新家》:这一次企业(有些是透过企业基金会)的捐赠数额巨大,而且救援形式和内容相当多元,你怎么看这一股力量?

潘江雪:公益组织要知道,自己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是需要彼此依靠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思考。当我们没有专业能力的时候,就需要企业挺身出来。譬如阿里巴巴这次就做得很好,除了马云个人捐钱,很重要的是他们真正运用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来投入疫情救助。

还有我在湖畔大学的好几个同学,他们原本并不是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企业,但他们迅速转产,布局生产线,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个响应过程极为快速,所以这次企业整体上在国家危机的表现可圈可点。

《社会创新家》:在救援中,政府信任、支持官办公益慈善组织,但公众相对更信赖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这个矛盾怎么破?

潘江雪:疫情下,官办公益慈善组织一下接收来这么多钱和物资,属于脉冲式的,组织会变得很被动,在短时间内处理如此大量的钱物是很大的挑战。

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机构,它的仓储、物流经过双十一等大流量商业活动考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些民间社会组织因为在自己的领域探索多年,也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另外,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矛盾,合法合规是所有公益组织的生存底线,也是获取公信力的根基。从事公益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运营公益项目需要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次是很好的公众教育案例,让公众了解基金会运作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也能看到公众对于公益组织产生的影响是非常认真看待的,疫情中,所有专业、透明、高效的公益组织都获得了官方和公众的一致认可,打破这一矛盾只需遵守这些“旧规矩”即可。

《社会创新家》: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如何与政府对话?并有效参与到其治理体系中?

潘江雪:我们其实是有两个身份,首先我们是公益人,我们必须要促进善政良治,这是我们的责任,就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它反映出来整个社会的协同网络的构建。而且作为公益组织,同样不仅要冲在第一线去做事情,还应该推动政府善政良治,因为咱们中国的政府掌握着最大的社会公共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做好自己的那点专业的事情之外,确实有责任要推动范式和格局以及机制的变革。我们需要协同政府,各司其职,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然后透过公益基金会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去连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解决问题。

《社会创新家》:疫情之后,公益行业要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进化”?

潘江雪:我认为很难说公益组织这次做得很成功,相较商业机构,都没有办法定义为“成功”。小资源、做大事,公益组织发展一直存在许多挑战,经过疫情,公益组织生存发展的环境就变得更复杂。所以公益组织应该要“进化”。

就组织“进化”来讲,企业进化速度最快,因为在市场机制中,不适应就倒闭散伙。公益组织可以向商业机构和生物界学习。第一,要学习快速适应不确定世界的能力;第二,公益组织要深耕,有耐心向错误、低迷学习,深挖槽、广积粮,既修屋顶又挖地基,学会等待;第三,很多时候是靠运气的,你还得有那么点好运气。在好运气来的时候,我们日常积累的进化能力、学习能力和快速纠错能力,就能让我们接住机会。END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