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族性or世界性?探访捷克文学的多重面貌

2020-03-29 1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米兰·昆德拉曾说:“出生于一个小国家,你要么成为一个狭隘的地方性的人,要么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人。”

捷克,这个位于中欧的内陆小国,不仅诞生了卡夫卡、米兰·昆德拉,也有许多知名度相对较低,文学成就却毫不逊色的作家,他们共同构成了捷克文学的多重面貌。

1.捷克的异乡人——弗朗茨·卡夫卡

“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荒诞、离奇、异化、矛盾……这些都是卡夫卡的文学标签。英文中甚至有一个词汇“Kafkaesque”(卡夫卡式的),专门用来形容“如噩梦般的复杂、荒谬,不合逻辑的性质”。

卡夫卡性格忧郁,他笔下的故事与人物也荒诞不经、怪异难解,这与卡夫卡本人矛盾、冲突的内心是离不开的。

 

1883年,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父亲经商,性格严苛、专制。他的父亲经常训斥自己的孩子,而且丝毫不支持卡夫卡的写作事业。在大学时,卡夫卡最初学的是化学,但很快便转入了法学专业。因为在当时,学法学不仅能找到更多工作,还会使父亲满意。

或许卡夫卡终生都处于与父亲的博弈之中。他曾给父亲写过一封长达103页的信,却从没有寄出。在信里,卡夫卡倾吐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心理创伤及其他影响。

“这个巨人,我的父亲,终极法庭”,这是他对父亲的描绘。而信的结尾,卡夫卡写道:“这样,我俩都会变得平和一些,生与死都会轻松一些”。

 

除此之外,卡夫卡还拥有多重身份:捷克人、德语作家、犹太民族。这并不是三个简单的标签,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卡夫卡的忧郁气质和他笔下的荒诞世界从何而来。

卡夫卡终生生活在布拉格,但他从小接受的一直都是德语教育。在当时,说捷克语的捷克人和说德语的奥地利人有着明显的分歧,卡夫卡的犹太身份更加剧了他在社会上的边缘化。

但是,卡夫卡并非一个冷漠的人,相反,他非常善良。他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为受意外伤害的工人申请赔偿金,他不仅非常认真、细致的整理工人们的文件,尽力为他们申请补偿,而且据说卡夫卡可能是世界上首个发明民用安全帽的人。

2.“我是一名法语作家”——米兰·昆德拉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与其将米兰·昆德拉称为小说家,我更喜欢他作品里的哲学色调,只不过他的哲学更轻盈,比起柏拉图、黑格尔,米兰·昆德拉的哲学显然更具现代质感。

 

“伏在摩托车龙头上的人,心思只能集中在当前飞驰的那一秒钟;他抓住的是跟过去与未来都断开的瞬间,脱离了时间的连续性;他置身于时间之外;换句话说,他处在出身状态;人进入这种状态就忘了年纪,忘了老婆,忘了孩子,忘了忧愁,因此什么都不害怕;因为未来是害怕的根源,谁不顾未来,谁就天不怕地不怕。”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有着十分强烈的跳跃性。可能刚刚是人物A的漫步遐想,接着又转入了S的自白,同时还会有多重时空交错并行。

他的哲学兴趣也经常落脚于一些抽象的、令人云里雾里的表述上,比如肚脐与情色、政治与舞蹈家……

 

《布拉格之恋》,改编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昆德拉的作品始终在小说与哲学之间游移,这像极了他本人,在文学与艺术领域有着颇多兴趣。

小时候,他在身为钢琴家的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弹琴,同时在父亲的书房里饱览各国著作。后来他考入了哲学系,又迷恋音乐与诗歌。

此后他去了电影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教的是世界文学,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作品《小说的艺术》。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几部戏剧作品。而在他更年少时,他曾对绘画与雕塑产生过强烈的兴趣……

1968年,苏联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立即被列为禁书,他本人也被纳入了黑名单,后来不得不流亡法国并加入法国国籍。

而在去年,米兰·昆德拉被捷克政府重新授予了捷克国籍。

3.这才是纯正的捷克味儿——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赫拉巴尔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捷克人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作家,甚至被米兰·昆德拉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能够获此赞誉,在于赫拉巴尔身上纯正的捷克味儿。

1946年,32岁的赫拉巴尔拿到了博士学位,本可以就此过着上等人的生活,他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选择生活在布拉格的贫民窟,从事废品回收工、仓库管理员等工作。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赫拉巴尔在与底层人民的接触中爱上了他们粗糙却鲜活饱满的生活。

 

底层生活与见闻为赫拉巴尔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63年,49岁的他出版了处女作《底层的珍珠》,以谈话的形式讲述了12个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在捷克引起强烈反响。

真正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是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这本书的主题在赫拉巴尔的脑海中酝酿了长达20年,他甚至说过“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

捷克著名杂志《周刊》曾做过一项调查:“谁是捷克最伟大的50名作家”,赫拉巴尔位列第二。

4.惟幽默与荒诞能消解世界——雅·哈谢克

“一个士兵不能忘记他是个士兵,他站在上级面前必须浑身打哆嗦,他必须怕他的上级。军官必须跟底下的士兵保持十步的距离,他不可以让士兵有独立的思考,或者,干脆说,有任何思考。”

1883年对于捷克来说是个非凡的年份——两位国宝级作家都在这一年诞生,并且都出生于布拉格。一位是卡夫卡,另一位就是雅·哈谢克。

 

这两位大作家虽然同年同地生,却始终没有交集。不过哈谢克也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因为他的传世之作竟然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与卡夫卡的优渥家境不同,哈谢克自幼家境贫寒,在他13岁时,父亲因为喝酒太多去世了,哈谢克不得不辍学打工,卖过药,做过银行职员,还当过狗贩子(文雅一点说就是贩狗商人)。

当时,捷克民族处于奥匈帝国的残暴统治之下,一战爆发时,哈谢克应征入伍,后来又被俄军俘虏……种种离奇遭遇与残酷行径都被他写进了书里,也就是那部未竟之作《好兵帅克》。

 

全新精美收藏版《好兵帅克》现已上市,联合读创出品

在《好兵帅克》中,哈谢克最擅长利用辛辣的讽刺来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腐败:

言行谨慎的酒馆老板因为说了句“苍蝇在(皇帝的画像)上头留下了一滩滩的屎”而被秘密警察带走,判处10年监禁;

关在牢狱里的人们“津津乐道”地讨论着如何让自己生病,有人说在皮肤下面注射煤油就能锯掉整个胳膊,也有人说他吃过天底下所有的毒药,砒霜、鸦片、盐卤、硫酸……而人们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躲过更可怕的兵役。

残酷的政令将人变得如此异化与扭曲,怪不得美国著名作家、黑色幽默派奠基人约瑟夫·海勒会说:“如果没读过《好兵帅克》,我不会写出《第二十二条军规》”。

 

说到幽默,哈谢克可能是个天生的冷笑话高手,但他的高明之处并非让人单纯的捧腹大笑,而是笑过之后对人世万物产生思考。

(法医们问帅克) “你能衡量地球的直径吗?”“大人,这我可办不到,”帅克回答说。“可是我破个谜,请大人们猜猜。有一所三层楼的房子,每层有八面窗户,屋顶有两座三角墙,两只烟囱,每层楼住了两家房客。那么,诸位,请你们告诉我这所房子的看门的,他奶奶是哪年死的?”

……

帅克走后,三位专家根据精神病学者所发现的一切自然规律,一致同意他毫无疑问是个白痴。

遗憾的是,帅克的故事尚未结束,哈谢克却因病去世了。没有结局的命运成了《好兵帅克》对现实最大的讽刺!

 

在杂志《周刊》的“谁是捷克最伟大的50名作家”榜单上,哈谢克荣获第一,这足以彰显他在捷克人心中的地位。

许多年来,人们反复阅读《好兵帅克》,并不断延伸、丰富它的意蕴。

米兰·昆德拉说:“《好兵帅克》也许是最后一部伟大的通俗小说。”

阎连科说:“我相信《好兵帅克》这部作品,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学观和世界观,而非简单地提供了帅克这个人物和帅克独有的反抗精神。”

木心先生说:“《好兵帅克》,谅必就意味着‘布拉格精神’。”

甚至还有一位哈谢克的“迷弟”——先锋派代表作家马原曾这样称赞哈谢克及《好兵帅克》:

“从小就迷他,我迷了一辈子……哈谢克是捷克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就像维克多·雨果对法兰西,就像庄子对中国,这种贡献无与伦比,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替代。赫拉巴尔很了不起,米兰·昆德拉很了不起,卡夫卡很伟大,但是哈谢克无与伦比……”

 

长久以来,我们都把《好兵帅克》当作儿童文学来看待,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帅克天真幽默的形象与质朴、童趣的文字风格。

实际上,帅克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自由斗士,他把人类的自由精神贯彻到了极致。蕴藏在帅克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更是值得反复咀嚼。

帅克不光是属于捷克的文学瑰宝,更是影响世界的文学英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