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葛均波院士:医学是良心的科学

2020-03-30 1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上海心脏中心 中山医院上海心脏中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病人求助无门的时候,只要还有技术在手,还有一线希望,就不顾荣誉受损的风险,做别人不敢‘做’的,一心救助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侠医葛均波院士明心见性的探索之路”

3月2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受东方卫视都市频道36.7°节目组的邀请,做客节目与全国的观众朋友见面,分享自己的行医心路。

敬佑生命-侠医之义

医学是良心的科学

节目首先谈到葛院士多年前一位叫小杰的特殊患者。

小杰7岁时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先心病的手术治疗,但仅仅过了3年,又出现了胸闷、胸痛、气喘的症状,一活动就会晕倒。

求医无门的小杰一家辗转找到葛院士,检查发现孩子的心脏已经出现衰竭,尤其是左侧供应心脏的血管狭窄非常严重,一旦堵塞,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虽然手术难度极高,但葛院士对类似手术却是早已驾轻就熟,成功完成了上万例。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手术却失败了。因为术中发现没有一根手术导管可以跟小杰的血管匹配。葛院士马上联系了国内所有的导管生产厂家,却没有一家生产儿童适用的导管。

最终葛院士费尽周折从日本找到了合适的特制导管,亲自打通渠道,经过一些列繁琐的手续,终于为小杰准备齐了合适的手术用具。

有了特制的导管,小杰的第二次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

“如果中山医院不医治,不为他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合适的导管,不冒这个风险,可能很难有其它医院能够接收并且成功手术。” 葛院士说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既是医学生的誓言,也是从医者的本分与职责。

正是这份从医者的本分与职责,驱使着葛院士去做别人不敢做的,当病人求助无门的时候,只要还有技术在手,还有一线希望,就甘冒风险,拼尽全力去救助。

妙手回春-侠医之勇

一根”逆向“的导丝

牵织慢性完全闭塞的奇迹

在经历了连续三次手术失败,血管完全堵住的65岁患者老白,请求葛院士做最后一次尝试。如此高难度的手术,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葛院士在仔细分析了病人的造影结果后,结合了逆向导丝技术,手术最终顺利完成。什么是逆向导丝技术?

2005年,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全球最大的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会议主会场直播现场,葛院士正在为一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病患进行手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目前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最难点。

“我几次尝试使用引导钢丝前向通过左主干闭塞段,但都没能成功。”正向进入的尝试没有成功,葛院士并没有放弃,顶住一万多各国专家围观的压力,在助手一句玩笑话的启发下,竟然将导丝反向送入,尝试开通血管,国外专家都觉得中国专家疯了!没想到葛院士的大胆尝试,竟然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创造出了如今已成为主流的逆向导丝技术!

葛院士大勇创新,妙手回春!近几年葛院士首创的“主动迎客技术”再次引领了冠脉介入手术的潮流。

百淬成刚-利国利民

每年为患者节约12亿的“发明家”

“我国有数十万冠心病患者需要放置支架,一个进口药物涂层支架的费用要将近4万元,有些患者还需要同时放几个支架” 葛院士说道。

“我参与过国外血管支架的研发,当时就想为何不研发一种国产支架呢?”于是,药物支架国产化并加以改良。

十余年后的今天,药物支架 “国产化“ 进程大大推进,每个支架价格从4万元降至1万元。

在最初做药物支架的日子里,葛院士体会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可随着病例越来越多,他渐渐发现了美中不足。原来,支架上的药物全部释放后,金属支架很可能引发炎症。临床发现,患者一旦发生支架血栓,死亡率高达40%。葛院士琢磨着,设计一种新型支架,避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自05年上市以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25%,平均每年超过8万名冠心病患者获益。售价仅一万多元,比进口支架费用降低三分之二,大大降低了患者医疗负担,每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2亿元人民币,还迫使进口支架降价让利。

如今就在2周前,葛院士呕心沥血研发出的可降解支架正式上市,相信不久广大患者就可以使用到这项尖端技术,再也不担心体内永存的支架了。

大爱无疆

引领时代潮流,助力分级诊疗

助力疫情防控的在线门诊—e心门诊

葛院士写给学生的信

2020年春节,疫情袭来。葛院士曾三次请缨前往武汉支援,但没有被领导批准。葛院士告诉自己的学术,“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 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医院的常规门诊都暂停了。非急诊患者的医疗需求完全无法满足。

于是,葛院士号召中山医院心内科全体同仁,130余名心内科专家轮流线上免费问诊。中山医院心内科的“e心门诊”,就这样在疫情中诞生了。

随着国内疫情趋于平稳,医院全面恢复了正常诊疗工作,经过精心筹备、升级的e心门诊于3月12日正式上线。什么是e心门诊?

e心门诊是由中山医院心内科的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们率领团队,联合美欧亚顶级心血管病专家团队,共同打造的“互联网+心血管病”医疗健康平台,平台为心血管病人群提供在线复诊、在线续方、预约门诊、预约住院、在线随诊、心血管慢病管理等全流程服务。

这个e又是什么意思?它有四重含义:

第一重,“Electronic 门诊”,电子化的门诊,医疗服务管理要在线化,数据化。在线化可以导入精准的患者,将非高难度患者留在基层,助力分级诊疗。同时可便捷的全程管理随访好每一个病人。数据化,则是临床总结经验和科研创新的基础。

第二重,“Extended 门诊”,扩展的门诊,即医疗服务要延伸到院前和院后,不仅仅是目前的院中。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病人从危险因素、发生疾病、治疗改善、恶化死亡的全部过程,获得全部数据,以此为基础总结经验,研究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医疗真正精细化。

第三重,“Enhanced 门诊”,加强的门诊,即我们的医疗服务力量要加强,要超越目前的服务水准,这才是我们实现第一重和第二重含义的基础,也是立足未来,不惧竞争的根本。我们有顶级的专家,但顶级的专家代表医疗水平却不代表服务水平。

第四重,“一心门诊”,即医患一心的门诊。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塑造医患互信的基础,减少误解,减少矛盾,和谐医患关系。

结束语

“希望e心门诊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就医奔波之苦和地理距离的限制,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资源。” 葛院士说道,“履行并助力国家分级诊疗战略的使命”

“通过权威专家的在线沟通,让老百姓安心留在基层,完成常见病、慢性病诊疗;让基层解决不了的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患者不再求医无门,方便的来到全国最好的心脏中心获得及时救治。”

问诊流程可点击阅读全文

整理编辑:薛雪飘飘 审校:胡嘉禄

- the end -

文章已于修改

原标题:《医学大咖|葛均波院士的侠肝义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