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脏不好难长寿,最常见的“伤心”习惯,尽快改了吧

2020-04-05 0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罗思文 罗医生健康说

本文编辑:Daisy

可以讲我们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心脏在后面默默的支持,所以说“心脏”的健康与否和寿命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比是非常大的,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呵护好唯一的“心脏”,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看过来!

这些“伤心”因素要重视

①吸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不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时间长了对动脉血管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如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有可能导致心脏猝死。

香烟中还有尼古丁、一氧化碳,尼古丁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使血液携带氧分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

它们多因素结合相互作用,所以这个“伤心”因素要重视。

图片来自网络

②爱熬夜

近年来关于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年轻人,沉迷于手机、电子游戏、工作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果长此以往,会导致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身体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促使全身小血管、微血管痉挛收缩,使局部血液供应量减少,血管内血液流动减慢,出现栓塞。

严重会导致心梗发生,所以这个“伤心”因素也要重视。

图片来自网络

③爱吃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主要是含饱和脂肪高的食品,比如常见的油炸类食物、蛋糕奶油类食物、肥肉、动物脂肪等,这些食物中多含反式饱和脂肪酸。

如果人体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

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所以这个“伤心”的因素要重视。

图片来自网络

④高盐

说通俗一点,就是重口味,喜欢多放些盐,若放盐放少了,反而会感觉没有“味道”。

但高盐饮食会增加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

如长期的高血压,极易引起心脏代偿性增大,那么时间长了,心脏的射血分数就容易下降,舒张、收缩功能受到损害。

注意了,除了日常的食用盐,其中调味料中也含有盐分。

比如味精、酱油、生抽、老抽、蚝油,还有各种瓶装饮料也属高盐食品,所以这个“伤心”的因素也需要重视。

⑤这一点主要针对本身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群

即水分摄入过多。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心内科经常会有一批老病人,那就是心功能不好引起心衰的人群,经常会半夜发作需紧急住院。

随着病情的进展,住院次数越来越多,左心室的射血分数越来越低,可能躺在床上休息时都会感到呼吸困难、气急等不适。

所以心衰的病人水分一定不能超标,一定要比正常人群少,因为本来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就不好,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心衰发作。

而我们正常人心脏功能可以代偿,不会有任何不适,所以如果是有心功能不好的人群这个“伤心”的因素一定要注意。

怎样更好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①膳食平衡

保护身体,做好养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中老年以后尤其需要注意,可以增加红薯、玉米、燕麦等粗杂粮食品,荤素搭配,多素少荤。

减少动物脂肪(饱和脂肪酸)、咸盐、精制糖、油脂的摄入量,多食用新鲜多味的食材。

②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注意了,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日适当运动,从根本上保证每日热量的正常代谢,预防肥胖。

温度适宜时可以选择室外活动,天气寒凉建议可以偏向室内运动。

运动要依照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度且适时,量力而行。

③戒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抽烟,不酗酒,拒绝晚睡熬夜,科学保护心脏。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

懂得放松自己,转移注意力,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有益于心脏健康。

大总结

预防往往大于治疗,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及时注意这些会伤心的危险因素,了解一些养生、保健措施,才可延年益寿!

-主编-

外科医生,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协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626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亿次。

原标题:《心脏不好,难长寿,最常见的有哪些“伤心”习惯,要尽量改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