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助力美丽浙江建设:宁波舟山港、安吉余村、西溪湿地都有文创设计的身影

2020-04-07 15: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3月29至31日,在浙江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宁波舟山港、湖州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当地发展绿色经济,让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大的做法予以肯定。

宁波舟山港整体美学提升、湖州安吉余村整体风貌提升与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分别是中国美术学院下属企业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参与设计的重点工程项目。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坚持不懈地遵循总书记殷切隽远的期望,积极践行双一流高校建设,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坚持”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以文化创意驱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美美与共,助力美丽浙江和文化强省战略。

宁波舟山港美学提升工程

宁波舟山港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翼交汇的枢纽位置,紧临全球最繁忙的国际主航道,区位优势突出,内外辐射便捷,是中国沿海向各大洲港口运输的理想集散地。

宁波舟山港由北仑、洋山、六横、衢山、穿山、金塘、大榭、岑港、梅山、嵊泗、岱山、镇海、白泉、马岙、定海、石浦、象山、甬江、沈家门等19个港区组成,拥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150座,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89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201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89亿吨,连续7年位居世界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排名跃居世界港口第4位。

△ “一带一路”示意图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发展国际海洋合作关系的重要决策。浙江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积极参与海丝之路建设,争取把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主枢纽港,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需要,又是浙江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2014年5月,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公司受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整合中国美院建筑、景观、色彩、城市家具、公共艺术专业设计团队、北斗星色彩设计团队,对镇海港区、北仑港区、穿山港区码头进行整体美学提升,通过整体形象改造及艺术氛围的营造,将港口打造成为国家级智慧工业海港展示窗口。

东方彩港

美院设计团队通过色彩的魅力将港区打造成具有东方韵味的“东方彩港”,我们提取、分析中国传统的颜色,着重对皇家、宗教、名俗等传统色彩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总结其配色的方法,运用于港区的色彩营造中,丰富了世界级港口浓厚的人文气息。

改造过程中,色彩团队主要负责港区的整体色彩规划,包括建筑外立面、码头和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色彩设计。对各区域功能进行解析,重新进行色彩定位,通过色彩的重新布局,增强区域色彩个性及识别性,从色彩的美学角度、和使用的功能角度,进行整合、优化,使各区域色彩既有区分又和谐统一。色彩团队将用色彩的表现力在更深更高的层面向国际舞台展示“世界第一彩港”的独特魅力。

宁波穿山港区

穿山港区改造以“东方彩港·箱式构成”为核心理念,对各区域重新进行色彩定位,增强区域色彩识别力,使各区域色彩既有区分又和谐统一。将对中国传统颜色的提取,应用到穿山港区的色彩规划中。将集装箱体作为设计语言,利用箱体的比例关系和构成关系,在空间构成上打造一种现代而又独特设计造型,将集装箱元素设计到极致。箱式构成,利用集装箱的设计语言,在空间关系上形成一种集装箱重复堆积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设计,更加凸显穿山港的集装箱文化特点,成为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港口。

△ 穿山港区行政楼

△ 港吉公司办公区

△ 挡墙

△ —纬一路

宁波镇海港区

镇海港历史遗迹丰富,通过现状保留、老物件腾挪、历史遗存再现等手法,寻求企业色彩特色、提炼企业色彩规划、提升企业文化品质、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等理念,重点塑造镇海港的工业历史感,展示自身文化魅力,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打造我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

△ 鸟瞰图

△ 镇海港区色彩改造

△ 镇海港区老厂房

宁波北仑港区

根据宁波港北仑三期码头的空间特点及区域功能,对办公核心区域、主干道、泊位观展台、龙门吊修理班班组及创新工作室等区域进行改造,目标通过改善港口内工作和生产环境,加强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工作品质,弱化工厂建筑形体特征,形成现代感的园林港区形象,营造创意人文品质的东方彩港。

△ 北仑三期码头色彩规划

△ 北仑港区集装箱堆场

△ 北仑港区创新工作室

△ 北仑港区创新工作室

余村村纪念会址整体风貌改造提升工程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于2015年完成了余村村纪念

会址整体风貌改造提升工程,

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表10周年为契机,

以青山为“骨”、以绿水为“脉”、塑人文之魄,

将余村村落打造成具有“美丽乡镇生态+”之路。

余村位于安吉县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竹海景区,行政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为浙江省首批村庄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2015年完工以来抢占了各大报纸媒体,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等,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起,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继续开展并陆续完成余村两山示范区的各项配套工程。

▲对“两山”石碑周边景观升级改造完工

▲2018年对余村原党群服务中心建筑立面及周边景观环境完成进行改造

▲改造前

▲“两山”接待中心为2019年新建建筑项目(效果图)

▲正在施工中的“两山”接待中心

▲对原有民居改造体现“两山”理论实践 (效果图)

▲余村荷花山节点改造(效果图)

▲透过这些对比照片,能清晰看到余村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团队将继续为余村的升级改造提供更好的服务。

十五年前,余村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诞生。

如今,余村正以自身的发展实践,成为了生动诠释这一理念的典型样本。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设计规划

西溪湿地自古就是杭州城西的一幅优美的水乡画卷,以“野趣、清幽、闲逸”的意境和“一曲溪流一曲烟”的典型江南水乡风光而著称,历史上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初期的规划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人文景观研究院(原郑捷风景建筑设计所)于2004年开始,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一期工程的设计工作。随后于2006年又进行了二期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通过一、二期设计对总体景观和文化基调的规划控制以及对重点、亮点区块的深化设计,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整体品质水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其后国内众多湿地公园建设的经典样板。

西溪一期十大人文景点

△白雪掩映的秋雪庵,收宁静致远的意趣。

△秋雪八景之一秋雪庵,秋月当空俯瞰芦花如雪为其特色,“碧落苍茫,旷达廓远”是其意境所在。

△文人别业“梅竹山庄”,前堂后宅的整体布局,清幽隽秀、旷奥有致的空间。

△“梅竹山庄” 之门屋客堂,表现清时期白衣士人隐居处所的清幽舒旷。

△文人别业“泊庵”,演绎出世之家宅似仙岛泊于蘋水之上的平淡天真、洁静幽雅。

△文人别业“水阁”,表现西溪的藏书历史,环境“萧散简静,疏朗雅致”。

△“西溪梅墅”建筑倚梅坡、面水塘,斜梅如影、峰峦当窗宛然如画,环境旷达廓远、浑朴野致。

△水乡村落之“烟水渔庄” ,建筑临水傍岸,疏密有致,周边环境芦荻摇曳、萍落鸟迹,景致空濛漂渺。

自公园建成开放以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因其在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方面独特的气质与魅力,每年都会吸引近500万的游客前来游赏体验,并因其自然野趣的生态与底蕴深厚的人文两者的完美融合,而给世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它的规划与设计创作的基本理念与成功经验,为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型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该领域高水准的经典示范,引领了一个时代与湿地公园相关类型的项目建设的实践方向,获得了业内外不同阶层社会人群的高度认可与赞赏,体现了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计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主导作用和日益显著的社会价值。

西溪二期

△西溪湿地的建设在充分保护西溪湿地典型的鱼鳞塘肌理以及桑基、竹基、柿基鱼塘的基础上,通过水环境、植被环境和其他生态多样性建设措施,恢复湿地的形态和功能,体现西溪湿地特有的生态环境特征和价值,发挥城市绿肺的生态功能。

△改善湿地水质,保护、培育湿地典型植物生境,创造丰富湿地景观的同时,体现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再现西溪湿地 “野趣、清幽、闲逸”的意境和“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江南水乡风光。

△生活型聚落“河渚街”,以展现西溪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整体演绎了湿地聚落的格局与形态。

△“河渚街”以一条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街市为主轴,枝干上串联了多个建筑组团,或为民居,或为宗祠,或为郊园,都隐入湿地自然环境。

△生产型聚落“蒋村集市”,整体景观呈现屋宇错落、林木葱郁、塘湖连绵的景象,独具湿地水乡村落特色。

△士人园林 “高庄”,以宽阔池塘的明水面为中心,园中建筑错落有致,空间布局灵活多变,达到移步易景之效果,体现清代郊野园林特点。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为杭州市的旅游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展现了领先于时代的城市建设创新理念。随着西溪生态功能的不断恢复,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也逐步体现,它不仅可与杭州西湖世界遗产相媲美、成为杭州一张新的靓丽的名片,也必将为杭州城市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更好地创立杭州城市旅游休闲的新品牌,留下一笔宝贵财富。这也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成功对于浙江建设文化大省、杭州建设山水旅游城市的意义所在。

中国美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校从社会服务向社会创新转变,建构艺术院校社会创新体系和服务生态系统。这两年来,积极围绕浙江省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战略工程“未来社区”建设,参与“未来社区”的指标体系建构和学术研究机制,提出具体设计方案,其中承接的“始版桥未来社区”建设成为省长联系点。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共同打造特色小镇——艺创小镇,加快艺术创作成果转化,以“象山艺术公社”为客厅新型创业园,成为集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设计产品研发、艺术生活家园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孵化基地。与四川天府新区合作成立公园城市研究院,共同推进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着力“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打造,积极开展对新型城市发展样板区的探索。围绕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延边扩面,以创意设计角度探索社会治理的新展现。在“未来枢纽”的视觉系统设计项目中,传达人文、便民、智能化的设计理念,推进杭州火车东站转乘大厅改造。“个人与企业生命周期一件事”跑改的设计方案,把工业化界面转变为人本化的互动界面的设计理念,让老百姓更加方便地使用最多跑一次的线上系统等。积极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扶贫活动与设计行为结合,提出“设计精准扶贫”等的地方品牌营造的社会创新计划,通过实用型文创设计提升当地群众的价值意识、品牌意识、创业意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云南黔东南州等贫困地区,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产品资源集合和创意开发,助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编辑 |廖垣

原标题:《助力美丽浙江建设:宁波舟山港、安吉余村、西溪湿地都有文创设计的身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