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种肿瘤在30-35岁女性中,发病率高达70-80%

2020-04-10 12: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彭澎 好大夫

本文作者:彭澎医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35岁的女性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可高达70-80%。每次我接到的咨询中关于子宫肌瘤的问题总是很多,下面针对大家经常问的问题,给大家一一解答。

子宫肌瘤很常见吗?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非常高。从十几岁的女孩到临近绝经的妇女都有可能得子宫肌瘤。但是肌瘤的高发年龄主要在生育年龄。

什么原因导致子宫肌瘤?能够预防吗?

肌瘤的具体发病原因不清楚,但是雌激素会促进肌瘤的生长。所以,尽管我们无法采取措施不长肌瘤,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办法延缓肌瘤的生长,比如避免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和保健品。

子宫肌瘤都有什么症状?

肌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子宫肌瘤按照位置主要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一般向外生长,所以体积小的时候一般没什么症状。等待肌瘤长到一定大小,就会压迫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引起尿频、便秘、腹胀等不舒服。有些浆膜下肌瘤有个蒂部,就像瓜果的蒂一样。如果这个蒂部发生扭转,那么肌瘤会坏死引起强烈的腹痛。

肌壁间肌瘤引起的症状要看它向外凸还是向内凸。如果是向子宫外突,那么症状以压迫症状为主,向前压迫膀胱会引起尿频,向后压迫直肠会造成便秘。如果向子宫腔内突出,那么症状主要是月经量多、月经淋漓不尽、白带增多等。

粘膜下肌瘤主要突向宫腔内,有的甚至会脱出到子宫外,所以粘膜下肌瘤的症状以月经量多、白带多为主。

总的说来,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是压迫导致的尿频、便秘、腰腹部不适和月经问题。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紊乱特点是:月经周期不变,但是月经量增多。

子宫肌瘤会恶变吗?

肌瘤会恶变,但是机会不高,一般认为在2-5%左右,甚至更低。什么样的肌瘤会恶变还无法预测,但是多发肌瘤比单个肌瘤更容易恶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怎么样知道肌瘤恶变了?

首先,绝经后肌瘤应该不再增大甚至缩小。如果绝经后肌瘤继续增大,要警惕肌瘤恶变。

其次,绝经前的肌瘤如果短期内迅速增大,特别是B超提示肌瘤血流很丰富,也要警惕肌瘤恶变。

子宫肌瘤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子宫肌瘤如果没有症状,体积不大,可以观察。有症状的肌瘤再考虑治疗。

如果您想怀孕,即使肌瘤没有症状,但是肌瘤的最大直径达到4cm也建议治疗,因为怀孕后肌瘤可能继续增大,也容易发生变性,严重时可能造成流产、早产。粘膜下肌瘤对怀孕影响较大,不论大小在孕前都建议处理。

如果您是不孕的患者,假设医生怀疑肌瘤是不孕的可能原因,也建议处理。

假设肌瘤逐渐增大,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压迫症状,或者引起月经问题甚至导致贫血的,就需要治疗。短期迅速增大的肌瘤更要处理。

吃药能不能治疗子宫肌瘤?

很多患者都知道肌瘤要做手术,但是有些肌瘤是不需要手术的。比如体积小、症状不明显的肌瘤,如果患者同时还有避孕的要求,那么长期口服避孕药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达到避孕的效果,也能控制肌瘤的生长。

还有的肌瘤比较大,直接手术比较困难,可以先用一种叫做GnRH-a的针剂1-3个月,使肌瘤缩小后再手术。但是这种针只能暂时使肌瘤变小,停药后肌瘤会复发。

如果肌瘤比较大、症状明显,或者吃药以后肌瘤仍在不断长大,那就要考虑别的治疗。

非手术非药物治疗对肌瘤效果好吗?

现在有2种非手术非药物治疗肌瘤的办法。一种是聚焦超声,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的海扶刀。它的原理是用高能量的超声波将肌瘤“烧死”。还有一种是血管栓塞,通过阻断供应肌瘤血运的血管来使肌瘤“饿死”。这两种方法对于肌瘤体积不大、数量不多的患者比较适合。其优点是创伤小,但缺点是容易复发,怀疑恶性的肌瘤不能用。如果肌瘤太大、太多,那么这两种方法造成肌瘤坏死后的症状也是比较严重的。

手术治疗肌瘤都有哪些方式?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肌瘤不太大、数量不多的肌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如果腹腔镜缝合技术不能达到和开腹的程度,那么也最好开腹做。

开腹手术是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肌瘤,特别是数量多、体积大的肌瘤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但是开腹手术的恢复比腹腔镜慢一些。

经阴道手术或宫腔镜手术适用于粘膜下肌瘤或者位于宫颈的肌瘤。

肌瘤是否一定要切除子宫?

大部分育龄期的患者可以考虑做子宫肌瘤剔除,但是保留子宫的问题就在于肌瘤复发。越是多发的肌瘤越容易复发。如果想彻底根治子宫肌瘤只能选择子宫切除术,特别是接近绝经期或者绝经后的患者。

应该说,是否保留子宫不单单是医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问题,很多时候子宫保不保留都不是必然的。您可以和医生细致沟通,共同设计手术方式。

原标题:《这种肿瘤在30-35岁对女性中,发病率高达70-80%!》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