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德国疫情防控强在哪,为何能够将死亡人数维持在低位?

2020-04-10 08: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

80多年前,南京经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军进入南京前夕,德国友人约翰·拉贝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区,大约25万中国平民在此栖身避难。

80多年后的今天,在拉贝的家乡德国,正遭受新冠病毒的肆虐,截止4月4日15时,德国总确诊病例9020,死亡1279例。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是德国海德堡医院的医生。近日,他给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写信求援,急需一批中国企业生产的抗疫药品。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随即与工信部联系,企业方决定赠送这批药物,并第一时间送到托马斯·拉贝手中。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这是一句德国谚语,80年前的恩情我们会永远铭记,中国也会把这份爱心永远传递下去,延续这种“守望相助”的珍贵情谊。

相比较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德国的低死亡率一直令人惊讶。其背后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1.大范围的检测

德国拥有很多具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医保制度较为完备,政府及时出台了检测、排查等措施,目前每周进行多达50万次病毒检测,同韩国一样,德国实施“得来速”式检测,摇下车窗就可以检测。相比较而言,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检测数量相对较少,隐藏的感染者众多,分母过小,自然就把死亡率升高了。

2.患者平均年龄小,轻症比例高

在德国,第一批被感染的人年龄较小,这类人群免疫力强,症状相对较轻,德国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6岁,而意大利为64岁。而且基于大范围检测,及时隔离确诊患者及治疗,使得德国轻症患者比例较高。

3.医疗体系完善

在过去的20年里,德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医院系统实现了现代化。这意味着,德国比欧洲任何其他可比的国家都有更多的医院床位、更多的呼吸机、更多的ICU(重症监护病房)床位和更多的医护人员。在医疗资源充足,没有发生挤兑的情况下,死亡率自然会低得多。这个从湖北省内及省外对比也可以看出来。

4.生活习惯差异

德国人比较严谨内敛,意大利人比较热情奔放。德国退休老人很少和子女住在一起,往来有限;而意大利几代同堂、老人照顾孙辈的情况比比皆是,大家庭里相互交往也更多,这就导致家庭聚集感染现象很多。

随着疫情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体系有可能也会逐渐不堪重负。近日,德国7个医学协会通过了一项指南,指南中强调,病人在经过重症治疗后存活的几率会是主要的考虑因素,除此之外,患者的意愿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意味着,可能某一天,医生会在病床旁询问你是否愿意放弃治疗,把机会留给他人。而对比三月的武汉,一名103岁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治愈出院,不得不说,很庆幸生在中国。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原标题:《欧美优等生德国,疫情防控强在哪,为何能够将死亡人数维持在低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