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风广场、北京路、人民路将打造成昆明“新城市形象”集中展示区!

2020-04-10 12: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月10日,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北京路、人民路沿线集中商务区城市设计》批前公示。昆明市拟对东风广场、北京路、人民路所形成的商业商务功能最为集中的“一心两路”地区,通过存量用地更新与提质增效,对其进行整体城市形象提升,打造主城“新城市形象”集中展示区,充分展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昆明特点、云南风格、中国气派、国际特征”。

北京路、人民路沿线集中商务区城市设计鸟瞰图。

昆明主城“新城市形象”如何打造?

集中展示区都有哪些特点和特色?

城市设计规划

规划范围面积10.19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以东风广场、春之眼、恒隆广场为核心的商业商务核心区;二环南路至北辰大道的北京路,二环东路至二环西路的人民路。

规划范围面积:10.19 平方公里。

东风广场、北京路、人民路所形成的“一心两路”地区,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来看不仅是主城发展的主骨架,也是串联主城东西南北部重要功能片区的功能轴、文化轴与景观轴。沿线重要的金融及商务服务产业,历史文化风貌,众多的城市车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聚集的城市公共资源,共同构成“一心两路”特征代表。因此,对“一心两路”地区进行城市形象提升,对带动主城整体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目标共有4项

◆优化城市土地功能——优化配置,升级功能,激发沿线经济活力;

◆构筑人本尺度场所——价值整合,人本设计、激发沿线街区活力;

◆完善沿线生态系统——网络渗透,海绵行动,复合利用城市生态资源;

◆提升沿线城市形象——形象提升,强化辨识,展现城市魅力画卷。

昆明首座环形天桥——小花园环型天桥,造型如同一个巨型甜甜圈”,提升夜春城“颜值”。

区段功能控制

建设为综合性城市公共服务轴带

本次城市设计重点是聚焦功能业态、空间体系、城市形象三大方面,明确“管控导引”的具体措施,对塑造沿线城市形象特色、土地使用、公共空间、景观秩序、夜景照明、环境设施等进行控制,将北京路、人民路建设为活力时尚、包容开放、绿色共享的综合性城市公共服务轴带。

不予增加纯居住用地

为凸显规划区商业商务、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核心服务功能,规划在充分对接区内各已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建设情况,理出可更新建设用地309.7公顷,按照疏解主城非核心区功能,增补升级城市服务功能思路,增加了混合用地占比9.37%,绿地及广场0.1%,减少沿街居住用地占比,居住用地降低4.87%。

严控沿线居住用地规模,需结合功能置换对其进行缩减,原则上不予增加纯居住用地。

有着”昆明会客厅“之称的震庄迎宾馆。

区段空间结构

塑造韵律化城市天际线

以(东风广场、春之眼、壹号广场、文庙等)人群普通关注的景观节点、标志建筑为核心,进行合理的高度引导和控制,塑造韵律化城市天际线,并结合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空间感知,选取出10个重要控制区域。对其进行空间控制,协调统领沿线城市空间序列,提高市民认同感。

北京路最高高度不超407米

北京路沿线:形成“四峰三谷、东西共荣”的空间界面,最高峰位于东风广场,最高高度不超过407米。

人民路沿线:形成“三峰两谷、南北协同”的空间界面,人民中路区段为全线波谷控制区,在该地区的建设应遵循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风貌及建筑高度控制的要求。

宽敞、美丽的北京路。

公共空间控制

东风广场等地区地上地下互联互通

场所利用方面,以街道为核心,对两路U型断面进行优化控制,将建筑退线空间与道路人行道空间一体化设计,结合轨道站点及周边地区项目建设,促进东风广场、白云路等重要地区的地下空间统筹,实现地上地下人行空间的互联互通。

临街街道界面优美充满活力

特色营造方面,利用沿线文庙、震庄等诸多重要的文化元素,规划在既有的规划交通系统基础上通过形成特色展示线路,将沿线公共空间与历史文化要素连接起来,并针对沿线地块建设情况,在春之眼、壹号广场等重要城市商业空间及东风广场、火车北站等重要开放空间周边的道路,增加建筑贴线、首层通透度等控制指标,形成优美、充满活力的临街街道界面。

策划3类亮化景观分区

同时,针对白天、夜晚不同的视觉景观感受,结合沿线功能特征,策划(商业商务型亮化景观区,商务办公型亮化景观区,景观文化风貌型亮化景观区)3类亮化景观分区,对沿线购物场所、商务办公、城市重要文化景观等进行引导控制,提升城市夜晚形象辨识度。

正在建设的春之眼,将成为昆明一处新地标建筑。

城市生态环境

14处重要绿地及开放空间提质升级

保障上位规划确定的绿地空间规模及位置,结合“双修”工作的开展对区内东风广场、震庄等14处现状重要绿地及开放空间进行提质升级。

同时,利用两路及与之连接的建筑退距空间,增补和强化绿化建设,加强两路沿线用地与盘龙江、圆通山、翠湖等重要城市绿地空间的联系,建立“内优外连、融合共生”的开放空间结构。

彰显以人为本国际街区形象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构建以城市公园、河流水系、道路绿化为骨架的多元复合城市生态网络。结合人性化街道建设需求,以及过街设施,公共交通站点,构筑多元立体化的步行体系,将地面慢行空间及二层商业空间有机联系,提升步行体验,并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布置前沿、人性化的街道设施,彰显以人为本的国际街区形象。

批前公示

(点击查看大图)

新闻多一点

云南将添一座“新城”!规划居住22万人

4月9日,云南滇中新区发布《云南东盟产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公示显示云南东盟产业城将建成产学研居、环境卓越、配套齐全的丘陵梯田式景观产业城,规划区居住人口总规模约为22万人

云南走向世界的一座新桥梁

云南作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交会点,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前瞻性地提出了在滇中新区打造云南东盟产业城,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担当、更多的投入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发展和自由贸易平台,助力我省国际贸易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将为云南架起一座走向世界的新桥梁。

东盟产业城将建成云南-东盟深层次、多元化合作的重要载体,引入新加坡技术、人才和资金的重要基地,也是昆明市和滇中新区融合发展的示范工程,对我省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东盟产业城位于空港经济区,征地拆迁工作于2018年9月11日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开展了土地征收补偿及地上建(构)筑物拆迁补偿、土地清表、铺设防尘网、围网等工作。2019年4月,云南滇中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汉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为东盟产业城打造智慧服务体系,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2月召开的云南滇中新区2020年工作会提出,要有序推进片区综合开发,东盟产业城片区将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全力抓好征地拆迁、土地收储和综合开发,并研究制定东盟产业城项目准入及招商政策,加快项目导入。

规划结构:

“两轴、三心、六片”

此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示,标志着云南东盟产业城片区开发建设再次提速。

根据《云南东盟产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云南东盟产业城四至范围:东至嵩昆高速、南至机场北高速、西至贵昆铁路、北至绕城高速,总用地面积约为2852.24公顷,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607.97公顷。

东盟产业城功能定位为滇中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东盟重要节点,产学研居、环境卓越、配套齐全的丘陵梯田式景观产业城。规划区居住人口总规模约为22万人。

结合东盟产业城的功能定位要求,规划形成“两轴、三心、六片”的规划结构。

“两轴”

以规划99号路为依托串联北部及南部产业组团形成片区产业发展轴;

以云瑞路为依托串联北部住宅、休闲娱乐及南部产业形成片区产城融合发展轴。

“三心”

在规划区域中部形成片区 商业核心区;

在核心区东部保留现状自然山体形成 生态核心;

在规划区北部结合青年水库打造 生态休闲核心。

“六片”

形成六个大的功能区——

新320国道以东、云瑞路以西区域在哨关大道南北两侧分别形成两片产业聚集区;

新320国道以西区域在哨关大道南北两侧分别形成两片产业配套聚集区;

在规划区东部及北部依托自然山体及青年水库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打造和谐生态住宅区。

充分吸收借鉴新加坡

成功的规划建设经验

根据《云南东盟产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用地布局中: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约为16.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院卫生、社会福利等用地,规划范围内布局有21处中小学、1处体育场馆、2处医院、2处市级老年人服务中心(养老院);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中,包括商业、商务、娱乐康体、加油加气站(带充电桩)用地等;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约为17.79%;

结合片区功能要求及服务半径,均匀布局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包括消防站、垃圾转运站、变电站、污水处理厂;

绿地与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约为25.29%;

水域主要为青年水库,面积约为85.78公顷,占片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约为3.01%。

云南滇中新区规划建设管理部规划处相关人士介绍,按照刘太格大师规划团队编制的《东盟产业城概念性空间规划》,《东盟产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昆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新加坡成功的规划建设经验和刘太格大师“族群”规划理念。

未来,东盟产业城项目将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及新加坡城市规划运营的成功经验,重点引进东盟尤其是新加坡具有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生物医药、金融服务、节能环保、商贸物流等产业,推动云南具有比较优势的烟草、生物、医药、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走出去”,使东盟产业园真正成为引领云南经济发展、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经济高地、生态型国际化创新园区。

来源:昆报头条 昆明日报 云南网

原标题:《东风广场、北京路、人民路将打造成昆明“新城市形象”集中展示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