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用中医调理支气管炎?

2020-04-24 1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专家:杨毅勇(中医科)

支气管炎是因为病毒和细菌反复感染形成支气管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的疾病,以“咳嗽、咳痰、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气温变化、免疫力下降、空气污染、过敏、吸烟、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导下,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特别是患有支气管炎的老人,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支气管炎患者居家如何调理呢?中医给大家几点建议。

1. 保持卫生,加强防护

中医学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在疫情期间, 抵抗外界病毒以多居家、少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为主;在家中不仅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也要保证室内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2. 均衡营养,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食材要新鲜,营养需均衡,建议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多喝水,注意忌海鲜、烟酒、油腻、辛辣等刺激易引发咳嗽的食物。

3. 舒畅心情,情志调护

情绪波动也是诱发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代就有“悲伤肺”的记载,意思是长期或者过度悲伤都会损伤肺气。另外,情志和肝关系密切,比如生气、郁闷、忧愁都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从而阻碍肺气的清肃畅顺,引发咳嗽、咯痰、气喘的支气管炎症状。因此,要保持稳定、舒畅的情绪,对支气管炎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

4. 中医内调

预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生或急性发作。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保暖,避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服一些中药预防感冒,如玉屏风散、黄芪制剂等以增强免疫力。

中医茶疗:支气管炎最主要就是化痰止咳,防止痰液过多引起气喘、呼吸困难,中医茶疗用茶水化痰利咽、润肺止咳,是促进支气管炎治愈明显的方法。

■ 茶疗方——百花桔草茶

取款冬花6克、百合6克、桔梗3克、甘草6克。将食材捣碎后煮水30分钟,取水喝,每天2~3次。症状严重者可以多喝一点。也可以用研磨好的茶粉冲泡。

中医食疗:若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学认为,与肺脾两虚、肺肾不足有关。进食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类的药膳有助于益肺、健脾、补肾、理气、化痰,对慢性支气管炎大有裨益。

■ 食疗方1: 马蹄百合鸭肉汤

取马蹄30克、百合15克、鸭肉150克。将马蹄洗净去皮捣烂,百合洗净,三者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 再用文火炖至鸭肉熟烂即成。此方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见咳嗽、咽干、痰黏色黄者。

■ 食疗方2:黄芪陈皮煲瘦肉

取黄芪30克,陈皮15克,猪瘦肉200克。三者同煮, 加适量水,煲90分钟后食用。此方有补益肺脾、化痰止咳之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见咳嗽、痰白、气短乏力者。

■ 食疗方3:四仁鸡子羹

取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每日清晨取粉末20克、鸡蛋1个,加一小碗水煮羹服用。连服半年,一般从初秋开始,一直服用到次年春暖花开时。此方有扶正固本、纳气平喘之功效,适用于咳喘日久的老慢支患者。

■ 食疗方4: 人参蛤蚧粥

取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糯米100克,先将糯米煮成稀粥,待粥热时加入蛤蚧粉、人参粉搅匀,趁热服。本方有补肺肾、益元气,平虚喘之功效,适用于肺肾俱虚的老慢支患者。

5. 中医外调

针灸

针灸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和艾灸相应的穴位,借助针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艾灸的热力、药力等作用,能调和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具有补肾健脾、宜肺化痰、止咳平喘、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效。

针刺常用穴位:肺俞、列缺、合谷、风门、风池等。艾灸常用穴位:肺俞、风门、膻中、太渊、脾俞等。

建议由医生进行专业操作,患者若居家调护可以自己用手指按压上述穴位。

拔火罐

拔火罐是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火罐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的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对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作用。应用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功法养生

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抵御病邪的侵袭。功法锻炼是中医特色的强身健体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具有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扶助正气的功效。在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中,深、长、细、缓、匀、柔的腹式呼吸方式,能增强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强肺活量,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和康复。

专家名片

杨毅勇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中医科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全天

擅长领域:慢性肺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内结节、肺部肿瘤等;急慢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等;胃肠肿瘤、胰腺肿瘤;心脏早搏、中风病。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理事、全国膏方医学专业委员会被聘任为副秘书长。

师从名医,注重传承,酌古参今,病症结合,治疗疾病,凭脉辨证,四诊合参,以法选药,以药组方,脉理法则方药三位一体,步步紧扣,整个治疗过程全部运用中药而获全功,兼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协助明确诊断来杜绝误诊,选药依据比类取象,性味归经,直达病所,常能取得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的临床疗效,社会的影响面逐年扩大,很多病人来自国外和港澳台地区。

诊疗病种范围广,包括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如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恶性肿瘤等。临诊时师古而不泥古,处方用药,锐意创新,运用调肝法治疗顽固性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首创疏运“三焦”、化湿解毒法治疗胰腺肿瘤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横向合作,重视科研,从临床上获得的心得和使用中草药取得的切实疗效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同研究中药复方、拆方和单体的作用机制,从细胞分子学的层面来揭示中药对肺小结节和胰腺肿瘤等方面的机制研究已获得了初步成果。

文 | 中医科

图 | 以上均为版权图

编辑丨宣传处

同济医院于1900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同济医院是普陀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 200 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肾内科牵头的肾脏-泌尿-妇产-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 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 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同济医院作为一所百年传承的现代化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