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标“波士顿”,苏州要打造“中国药谷”产业地标

澎湃新闻记者 陈珂
2020-04-25 19:1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本文图片均来自“苏州新闻”微信公众号

“打造‘中国药谷’,让生物医药成为(苏州)永不降温的产业地标。”4月25日,江苏苏州召开2020生物医药发展大会,对外响亮地打出上述口号。

生物医药,是苏州浇灌了十多年的“1号产业”,如今已初现成果。此次大会的召开,是将这一产业放在更高的发展目标去谋划布局。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会上发布了《全力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制定了一些发展目标和规划举措。

比如,2022年苏州要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家,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成为国内获批产品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合作模式最新的生物医药集聚区,争创国家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5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60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2030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一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高端人才在苏州集聚创新、一流创新企业在苏州集聚发展、多元创新要素在苏州集聚融合、重大创新成果在苏州集聚涌现,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最具代表性、最具竞争力、占领制高点的“高原”“高峰”产业,成为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会上说,苏州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对标并借鉴美国“波士顿经验”,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力争在十年内打造苏州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最具代表性标识度、最具影响力、竞争力的“中国药谷”。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产业“高峰”。产业地标则因其具有强烈的区域标志性、行业标杆性,能独具特色地代表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对经济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城市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也是一种提升。比如,众所周知的瑞士钟表、西雅图飞机制造,都为其所在城市带来享誉全球的独特吸引力。

苏州一向以外向型经济著称,但近两年受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影响,苏州比之前更迫切地需要依靠内生力量寻求突破转型。而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产业力量势在必行。

生物医药产业,就是苏州寻找到的决胜于未来的又一“法宝”。

过去十几年间,苏州的生物医药从0起步,目前其产业综合实力已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并列国内第一方阵。2019年,该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竞争力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一。2018年至今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类公司中,苏州有8家,占半壁江山。

但正如前不久苏州市委网信办等机构举办的专题圆桌上,从业者与专家所说,虽然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但目前仍面临招不到足够人才、缺乏临床医院,金融手段缺乏、针对创新的营商环境优化等问题。

“生物医药研发始于人,终于临床,但苏州缺乏培养相关人才的学校,缺乏医院,这是最大短板。”有专家说,利用金融杠杆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手段也不如北上广深,而此前苏州政府擅长的对外资服务能力已不能完全适应对创新产业的营商服务。

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发展大会上,蓝绍敏专门提出要将提升苏州生物医药临床服务能力作为重点突破。也是在这次大会上,苏州相关方面与一批国内临床机构代表战略合作签约,共同开展临床实验紧密合作。

此外,《实施方案》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招才引智“上不封顶”,来苏创新创业人才最高可获400万元项目资助,最高可获250万元安家补贴,最高可获500万元购房补贴。设立总规模超200亿元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群,实现IPO的生物医药类科技瞪羚企业给予300万元以上奖励。

此外,苏州还表示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升级产业生态,建设五大产业配套中心:省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协同运营中心、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市医药注册申报服务中心等。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