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和医生“握个手”就能知道你有没有糖尿病

2020-04-28 14: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老罗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医生,麻烦握个手,看我有没有“毛病”!

--“喂,老罗吗?前两天我去内分泌检查,医生说我手没劲儿,嘱咐让我提防提防糖尿病!”

--“是吗?”

--“是啊,他说像我这么大块头,手劲儿还贼小怕有糖尿病风险...”

--“还有这回事儿?”

你别说,真有这么回事儿呢。

重磅消息

近期,《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就报道了一项研究称,通过标准化握力测试可以对2型糖尿病(T2DM)高风险患病人群进行有效的早期筛查。

图1 研究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人人都知道糖尿病重在防治,可这说得轻巧,但实际上T2DM在发病早期症状常常是很隐匿的,因此疾病筛查诊断还是存在困难。但要是延误了最佳诊疗时机,糟糕,这并发症也跟着来了吧!

哎,一次血糖倒好控制,并发症来了就难搞了喂!

1

糖尿病大势席卷全球!

糖尿病发病趋势作为令全世界担忧的“老大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就糖尿病的发展形势发布了一组最新数据(如图)。

全世界70.57亿人口,糖尿病患病人数达4.63亿!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164亿,位居世界榜之首。

图2 2019年IDF数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根据IDF发布的信息:

平均每11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

平均每1名成年患者中就有1名未被诊断;

平均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一边看着数据,老罗我细思恐极,心里默默念叨:啊,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老罗看完2019年的数据,震惊之余,更感到惋惜——全球如此多的糖尿病患者,竟然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全然不知自己的病情!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此而延误诊治,从而因病致残或是过早死亡。

好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其实T2DM是能够被有效预防!

另外,定期监测以及早期干预还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能为广大患者家庭及社会减轻了负担。

2

《美国预防医学》:早期预防从握力检测开始

为了能够真正防患于未然,2019年奥克兰大学和西苏格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就通过对2011-2012和2013-2014年期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研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建立一套与T2DM风险相关的标准化握力分界点。

这样一来,医生们就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对应的年龄、性别以及体重进行简单的握力检查来轻松筛查出那些看似健康却“暗藏”糖尿病的风险人群了!

图3 标准化的握力评估能有效进行T2DM风险预测

3

可变量那么多,检测标准怎么定?

研究人员们通过控制了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种族、教育程度、贫困程度、年龄和性别等)、生活方式(包括:久坐习惯、饮酒、抽烟等)以及腰围等变量的影响,对无高血压等其他糖尿病合并症的样本人群做出了标准握力分界点的确定。

图4 基于T2DM的AIC标准,整个样本的标准化握力分界点。*代表分界点;AIC:赤池信息量准则

这项测试使用统一校准后的握力测力计设备对样本人群进行握力测量:分别测试试验者左手及右手握力各3次,选取每只手测量的最大握力值取平均数(以Kg为单位)。标准握力值=握力值均数/体重。

表1 糖尿病加权风险百分比,临界值以及相对应的握力和体重值。

该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握力分界点能够有效地T2DM进行预测(P=0.0332)。而且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标准化握力分界点有所区别,具体为:

20-50岁男性:0.78;20-50岁女性:0.57;50-80岁男性:0.68;50-80岁女性:0.49。研究中所有亚组的患T2DM风险与预估风险具有可比性,具体风险系数按分组分别为6.84 (95% CI=5.32,8.36)、7.49 (95% CI=5.87,9.10)、5.76 (95% CI=2.34,9.19)、4.27(95% CI=2.44,6.10)。

考虑到标准化握力检测成本低、上手容易、检测过程也比较快捷,这项检查可以作为常规健康筛查来明确风险患者从而提高诊断率和疾病的预后。

--公共部门首席研究员Elise C. Brown博士

4

方法是不错,但实际应用还得再等等!

我猜,大家看到这里一定都开始跃跃欲试,期待地搓手手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项研究结论到底有没有毛病?

嗯,这筛查倒的确是简单易行又可靠。

但你看人家研究人员也说了,想得到更加精确的结论其实还应该设立更多的年龄分组,而且本次研究采用的随机测试,考虑到肌肉力量在每天不同时间段存在变化,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另外,此次研究虽然是根据行业标准同时选取了非主力手握力与主力手握力同时进行测量,但这样测量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心血管代谢变化的影响,也会降低测量的最大握力值。

不过,总的来讲,作为一项既不花钱又不费事儿的糖尿病早期筛查,标准化握力测量检查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而且还便于医患推广和普及的筛查方法吧!

咱们攻克糖尿病这个老大难问题,关键时候还得“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自己的看法,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好了,咱们先唠到这儿,溜了溜了,赶紧回家测测握力了#

-------

原标题:《《美国预防医学杂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和医生“握个手”就能知道你有没有糖尿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