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当前经济运行危中有机:疫情催生产业变革新机遇

2020-05-06 20: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文/刘以雷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

大家都知道疫情致使我国经济停摆了一个多月,虽然目前得到了控制,但是国外的疫情还处于持续高发阶段,疫情使我国经济循环链条受阻,供需两端出现了很多问题,正如前面各位专家所讲的,对我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2003年的非典,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是43年来中国经济第一次负增长,对经济的损伤太深,影响巨大。

面对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已是必然,更多财政工具、降准、降息等措施的实施也将渐次落地。可以预期,经济调控的重心将紧扣稳增长,以实现“六稳六保”。

前不久,国际上有的机构和专家已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重新评估,已将权重从最初的季度性干扰调整为年度级别的破坏,甚至可能引发“逆全球化”或“去中国化”抬头下世界经济版图变动。在一季度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之后,我认为我国经济有望逐步反弹或者说是好转。

为此,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已将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明确,即在“六稳”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六保”,并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市场广、潜力大、韧性强是中国经济能迎难而上的底气所在。短期刺激加中长期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扩大国内市场,释放消费潜力。当下的重点无疑是保住这些最活跃、最基础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一方面,大量中小微企业是供应链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提供大部分就业岗位的主力军。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稳住经济基本盘和兜住民生底线。对此,在继续通过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做减法”之外,保市场主体更要通过扩内需战略“做加法”,保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我认为这才抓住了“六保”特别是保就业的“牛鼻子”和要害。

我们都知道从原来的“六稳”到“六保”,这意味着宏观管理思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现在更多的是底线思维。六稳和六保交叉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有权威机构评估,今年一季度我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7800万人,其中5000-6000万人来自服务业,2000万人来自工业和建筑业。解决就业问题主要是靠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有个6789的说法,民营企业对我国GDP贡献60%以上,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提供了90%的新增就业。4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连续两次会议都关注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并从信贷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进行了部署。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如何精准落地?这是主办方要我发言的题目,也是经济学上的一道世界性难题和历史性难题。我工作几十年,不管是经营管理企业,还是在行政机关做领导,无不是为企业融资动脑筋想办法,牵扯我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若我能答好的话,我肯定比印度的尤努斯厉害,至少也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首先,讲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如何发力。

先关注一季度的两个数据:

一是企业存款增量大幅增长。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增加1.8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存款增量增3328亿元,疫情之下企业收缩投资可以理解,但随着3月复工复产推进,企业存款增量规模反而是近10年来最高水平。如果企业拿到钱也没有动力投资,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经尽力,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

二是金融业增加值仍保持较高增速。一季度,服务业产值整体-5.2%,传统服务业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住宿和餐饮业-35.3%。但有两个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分别增长13.2%和6%,互联网服务业增长很好理解,疫情期间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会议、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网络金融等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有一组数据,2月3日春节复工之后,有3亿多用户使用远程办公,远程办公在复工30天内环比上升了663%,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且主要集中于互联网行业。金融业保持稳定也对经济面稳定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这可能也说明金融业在经济停摆后,银行照常拿利息照常收租金,如果没有一个与经济匹配的宽松政策,这种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错位是重启经济的最大障碍之一。

第二,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重点。

要确保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措施落地,要先判断目前最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群体是哪些?可以说,中小微企业群体中,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主要是外贸制造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中小企业。从外贸企业看,外贸企业主要面临从复工难到订单难。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6万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0.8%,虽然从三月份看贸易数据有一定回升,但这主要是对一、二月份未完成订单的交付,由于3月中旬以来欧美主要国家疫情开始蔓延,外贸制造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外贸订单取消或延迟发货等问题,预计二、三季度外需可能还会同比大幅下降30%左右。如果外贸企业出现倒闭潮,将可能导致2000万人左右的失业。从服务业企业看,复工复产后,国内服务业中小企业由于消费低迷等原因,实际经营困难较大。一些实体店,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开门营业,却陷入顾客稀少、店面冷却的窘状。

第三,中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及解决路径。

针对受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群体和面临的困难,宏观政策特别是政策性的金融支持的时效性和精准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为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金融监管部门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了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一季度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覆盖约25%的市场主体,五大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去年均值下降了0.3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融资整体上呈现量增、价降、面扩的积极变化。但疫情影响下,部分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更加注重融资抵押和担保,这让一些缺担保少抵押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暴露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服务能力还是不足,更大范围的中小微企业渴望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破解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融资困难,需要商业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协同发力。

一是金融机构还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危机意识,履行好社会责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本职,目前市场上不缺低成本的资金,银行应根据当前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及金融服务需求,主动配套和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因疫情影响下我国发展面临的空前挑战及困难,金融机构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思维、思路和政策应对当下,支持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谋发展。

二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要从当前实际出发,体现较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是本职,但价格、风险等现实问题也要考量,如果监管部门对不良贷款的认定和容忍度不进行调整,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后续压力将增大。从目前的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情况看,满足国际监管的要求还是比较轻松,2019年末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4.64%,拨备覆盖率为186%,均要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不低于10.5%和150%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虽然可能短期内银行不良贷款率会有小幅的上升,但长期来看不会受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对监管指标应当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或者在监管措施上作出一些灵活的安排。比如,因疫情影响出现贷款逾期的,在一定的延缓期限内还款不计入不良贷款、不影响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和行业的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可以再提高一些。

三是财政政策是下一步对冲疫情影响的发力重点。首先,进一步延长税费减免等政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出台新的“减税、降费、降租”,目前出台的一些中小企业减免税费政策大多于6月底到期,建议适当延长。其次,重点围绕中小企业所得税和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房租出台新的政策,延长租赁期限,给民营中小企业定心丸。最后是刺激消费。疫情期间,消费和生产同时停摆;疫情之后,企业复工复产,却因居民消费不足,出现营收下降。企业又进一步减员降成本,又加重消费低迷,导致复工复产在低水平上达到新的均衡。这种低水平的均衡对应着经济增速放缓。要提高经济增速,需提振消费,以打破低水平均衡。好比让匀速60迈的车子提升到80迈,打破旧平衡必须踩油门,要借助外力。外力就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直接给国民“发钱”。只有当财政政策有效落地,货币政策才有进一步施展的空间。

四是要加大信贷政策的支持和落实力度。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尤其是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非常重要,降准降息、信贷政策的放宽,以及各种专项债等等,但是,到基层的落实非常困难,比如说,给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讲了要给中小徽企业多少额度的贷款,但是到最后,规范的会计报表,以及抵押质押等,都不足以支持目前银行的常规要求,广大的中小微企业自身尤其在短时间是无能为力,“望梅止渴”。所以,我认为对这些政策还要在当前特殊形势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细化。同时,中央要加大对这些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使广大中小微企业有真正的获得感,才能增强我们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五是加大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力度,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这才是从根子上破解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精准落实长远之策和根本之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