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堂思政课》|温静:用平凡的力量守护特别的青春

2020-04-28 20: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全国校园电影院线 ,作者中教华影

全国校园电影院线

中教华影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国有传媒公司,是全国校园电影院线的主体运营方。在教育部、广电总局共同指导下,依托校园院线,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阵地;积极正面引导国产影视创作方向;创建服务师生的多元文化综合体。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力支持配合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按照教育部党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拍摄制作的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于2020年2月25日正式上线。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一周年之际,《一堂思政课》概念片于3月18日正式上线。

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选取了多位不同学校、主讲不同课程的思政课教师,通过纪实拍摄手法,真实纪录了老师们在不同课堂中各具特色的教学,以及为上好思政课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效果。

来自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温静老师,曾言:“思政课教师要像愚公移山一样,消除思政课‘枯燥无趣’‘刻板无用’的标签。思政课教师不是熬心灵鸡汤而是传递精神食粮,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思政课才有实在的硬核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老师,温静老师坚持用真心传递精神食粮,用深情守护学生成长,使每堂思政课都成为滋润学生心灵的时雨。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温静老师,体会新时代思政课的风采。

温静:用平凡的力量守护特别的青春

2019年9月很特别,新生主力军00后进入大学校园,我进入《一堂思政课》摄制组。细水长流式的师生交往设想仿佛被按下加速键,我和同学们在短短几天中进行了课堂教学、校园谈心、中秋夜宴、主题午餐会、参观校史馆等许多活动。《一堂思政课》记录下的一个个瞬间、一阵阵欢笑和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不仅留给我们一段宝贵的人生记忆,也见证了同学们在课程感受、思想观念、志趣行动上的一些变化。

01

从刻板印象到真情实感

不止一个同学告诉我们,第一次走进思政课教室时,心里是提不起劲儿的,不少人还习惯性地备好各类书籍。经历高中思想政治课书山题海的磨炼,许多同学难免对大学思政课存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如何打破固有思维模式、重塑思政课新观感,是思政课尤其是第一堂思政课直接面对并必须解决的难题。动画片《哪吒》里有一句颇为流行的台词:“成见是一座大山。”思政课教师正是要像愚公移山一样,慢慢消除思政课身上“枯燥无趣”“刻板无用”的标签。习总书记提出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为破解难题开出一剂良方。

思政课教师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文本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把理论情境转化为现实情境,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也有情感温度。近年来,幽默风趣的“段子型”老师、娓娓道来的“温和型”老师、慷慨激昂的“激情型”老师、严谨理性的“思辨型”老师纷纷上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群体形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思政课教师“千篇一律”的固有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复读机,而是解码器。思政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码为鲜活生动的实践体验,增加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用学生听得懂也愿意听的表达方式把理论说清楚讲透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哪一种风格的思政课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教学需要,发挥亲和力、增强亲切感,既要以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又要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

思政课教师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困惑设计教学主题,也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倾向、行为习惯实施教学活动。我记得,在一次课程集体备课会上,一位前辈老师在做教学点评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思政课不是我们卖弄知识学问的场所,不是炫耀资历见闻的地方。价值观的传递和理论的传播不能自我中心、不能居高临下,学生的发展需要才是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怀。思政课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而不求面面俱到。

02

从观点争鸣到思想共鸣

午餐会、中秋夜宴、观影漫谈,不管哪一种聚会都具备两种功能,既是师生之间全方位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不同观点之间多角度辩论交锋的平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随时准备迎接各种价值观的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必定既有欢乐祥和,也有火花四溅。

思政课教师要回应尖锐问题、开展观点争鸣。当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是一个能够理解他们的群体时,便会卸下不敢、不愿或不屑的防备,勇敢袒露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看见那些也许幼稚、片面甚至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发现一些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是迎难而上还是遮掩回避?答案显而易见。这些问题常常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困惑的难点,回避的结果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意愿,任由问题淤积成栓塞,妨碍其它营养物质的流动和吸收,最终影响思想机体健康。一种是学生仍然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他们在思政课求解无果的情况下转而寻求其它途径,这无异于将他们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阵地上推开。思政课教师应当主动关注并积极回应尖锐问题,多渠道疏导非理性情绪,多形式开展观点争鸣,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

思政课教师要强化理论引导、实现思想共鸣。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才能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课教师不是熬心灵鸡汤而是传递精神食粮,不能只顾一时过瘾而不管身体健康,不能只求形式新颖不顾内容薄弱。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思政课才能有实实在在的硬核力量,引导学生通过观点争鸣走向思想共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书记曾经在和青年们座谈时说道:“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面对新知识的不断涌现,思政课教师应当继续练本领、增才干,提升政治素养、巩固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在核心和关键的信息领域跑在学生前面,才能拥有立足学生现实诉求的感受力和着眼学生长远需要的引导力。

03

从身边小事到家国大志

虽然电影里的师生交流片段被同学们打趣为主楼逛完逛操场、午餐吃完吃晚餐的“逛吃逛吃”节奏,但利用学生的日常活动和轻松时刻进行课堂延伸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当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国家博物馆欣赏历史书中出现的四羊方尊和后母戊鼎,在国家图书馆查阅1945年印制的《党员课本》,在电影院手拿小国旗、脸贴心形贴纸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等主旋律电影,在五四纪念碑前深情追忆北高师学长激情澎湃的岁月时,他们从这些特别的思政课中获得了不同于教室之内的感悟和启示。

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我常会问学生一些琐碎的问题:为什么食堂师傅和宿管阿姨组成后勤方队在校运会上得到的欢呼声最多?为什么管教室的教九大叔很出名?为什么愿意找圆通老曹寄快递?图书馆占座、排队打饭、报名领票、操场锻炼等各种校园场景也会成为谈话的一部分。学生们会慢慢观察到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等词语背后的生动内涵,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只有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手,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思政课教师要鼓励学生砥砺家国情怀以立鸿鹄之志。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期写下《教条示龙场诸生》,教诲学生要做到四件事。第一件便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数年后,他在写给三弟的《示弟立志说》中更为详细阐释了立志的重要性,“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从一百年前的救亡图存之志到一百年后的国强民富之志,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展示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5后、00后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思政课教师要培育情怀深厚、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之中,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者。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特别的人生际遇和时代使命。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作为千万个思政课教师中的一员,我愿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用自己的平凡力量守护特别的青春,帮助青年在历练中成长、在奋斗中绽放,书写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前行路上,我一直都在!

【新闻联播】温静:让思政课为青年立大志 筑梦想

相关链接:

在课堂传递精神食粮 用深情陪伴学生成长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邓韬

温静老师的“午餐会”带给我许多感触。教材是冰冷的,但思政课教师是火热的。思政课除了以理服人之外,还应注重以情动人。与很多专业课强调知识传授不同,思政课更关注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对国家的热爱、对先烈的感恩等种种情感更多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共情”得以传播的。这是很多思政课堂反响热烈的原因,更是一些思政课堂枯燥乏味的根源。同时,思政课教师不是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演”给学生看,而是真真切切地用心关爱学生。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孙鉴

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育人的重大工程,塑造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堂思政课》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温静老师的一番话:“你们从大一走到大四的一路上,我会默默地看着你们,陪着你们成长,大多数时候我不会出现,因为你们要学会把我讲的内容变成你们自己的道理,但是,只要你需要,我一定会在。”我觉得,这就是对“三全育人”最好的阐释。

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需要坚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全过程,从大学生被录取到毕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我们都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实际成长状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遗漏空白点,促进全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升。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党亚亚

在《一堂思政课》纪录片中,北京师范大学温静副教授对学生永远如春风一般和煦,亦师亦友的身份使她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温老师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思政课堂,帮助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师的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就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因此,当我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除了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之外,也要注重提升亲和力和个人魅力,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李轶琛

《一堂思政课》给了我巨大冲击和深刻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的温静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话语让我有很深的感触。她教导青年大学生要肩负历史使命,担当时代责任,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给予了启迪,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好马克思主义,培养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人。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王廷玉

很喜欢温静老师的教学方式,课堂时间有限,就把与同学们的交流时间延展到课下,她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从生活和思想上真正地靠近学生。同时,温静老师也把握住了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信任,给学生安全感,亦师亦友,能把课堂上讲的理论变成学生自己感受到的道理。

《一堂思政课》精彩瞬间

在北京师范大学,像温静老师一样深受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师还有很多,点击下图,了解更多优秀的马院老师~

重大消息!北师大马院思修老师天团正式出道!

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纪录一堂党的创新理论思政课、一堂回归经典思政课、一堂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一堂“强国有我”中学思政课、一堂生活思政课、一堂电影思政课、一堂“走出去”思政课、一堂思政大课,以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用影像化方式呈现了思政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深刻意义,多维度展示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思政课老师的风采,有助于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价值,也有助于广大思政课教师借鉴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一堂思政课》观影方式

0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点击进入)

bk.bjcipt.com/static/mooc

02

全国校园电影院线网络观影平台

sizhengke.campuscinema.cn

-bnuweixin-

来源: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学习强国

原标题:《《一堂思政课》|温静:用平凡的力量守护特别的青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