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夫之:范仲淹的科举改革搞错啦

2020-04-28 20: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木羽 中华书局1912

电视剧《清平乐》近日正在热播,第31集中提到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范仲淹 |《清平乐》剧照

宋初的科举制度沿袭唐朝,固定的考试科目是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以帖经和墨义为主,基本等同于今天的背诵默写填空。进士科则延续了盛唐时固定下来的、以诗赋为重的考法。从唐到宋,读书人一直十分看重考诗赋为主的进士科。但是,到了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认为,诗赋考试是无用之学,无益于国家政治,因此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庆历新政”对科举考试内容的调整可简要归纳为:降低诗赋的地位,提高策论的地位,废除帖经和墨义,增加经义(即“经旨”“大义”)。

古代科举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评论宋代历史的史评专著《宋论》中对诗赋、策论、经义这三种考试方式做了深入探讨,对每种考试方式的优点、缺点都作了分析,见解深刻,眼光独到。总的来说,王夫之对这三种考试方式的评价是“诗赋之视经义弗若也而贤于策问多矣”,也就是诗赋说虽然不如经义,但却比策论好得多。

1

先来看王夫之对经义考试的看法。在王夫之看来,考经义是最合理的方式。因为相对于死记硬背的帖经和墨义,经义考察的是读书人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发,而“道之所以明,治之所以定,皆于此乎取之”,也就是说,要达到对治国之道的领悟,实现国家太平的大治局面,都需要读书人对于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经义考试会引导读书人去深入理解儒家经典,进而明白治国之道,这样选出来的官员就能治理好国家,因而这种考试方式是最好的。

不过,王夫之认为,经义考试也会有弊端。经义一旦成为考试方式,就会让一些投机的人“以仁义中正之格言,为弋利掠名之捷径”,把儒家经典当成是为自己获取名利的敲门砖。而且,有些人会故意在考试中标新立异,以表示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这样就很容易胡说八道。

司马光就曾在《论风俗札子》中批评道:“读《诗》未尽《周南》《召南》,已谓毛、郑为章句之学。读《春秋》未知十二公,已谓三《传》可束之高阁。循守注疏者,谓之腐儒;穿凿臆说者,谓之精义。”就是说,当时有些人连《诗经》《春秋》还没读完,就已经认为毛传郑笺和《春秋》三传都没有读的必要了。在经义考试中,那些按照注疏来作答的人被看作是腐儒,而那些喜欢高奇之论、进而穿凿附会作答的人,却自以为见解高明。

王夫之认为,这种情况就是“侮圣人之言”。但王夫之认为经义考试考的毕竟是儒家经典,总体上是有利于培养治国之才的,因此不能因为士人风气可能会变坏“而废之于先”。

司马光 |《清平乐》剧照

2

再来看王夫之对诗赋考试的看法。庆历科举改革时,之所以要降低诗赋的地位,就是因为人们发现考诗赋对于治国理政、经世济民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王夫之也很赞同这个观点,他说:“诗赋者,无所利用于天下者也。”拿改革之前的考试题目来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78),诗、赋的题目分别为《明州进白鹦鹉》和《春雨如膏》,雍熙二年(985),赋又考了《颍州贡白雉》。从题目就能看出,当时的诗赋题目就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考诗赋,那么读书人就会“道所不谋,唯求工于音响;治所勿问,祗巧绘其莺花”,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整天就琢磨诗文声律,沉溺于描摹花鸟。这样的考试,怎么能培养读书人的治国之才呢?

但是,诗赋考试也并非一无是处。王夫之说:“人之乐于为善而足以长人者,唯其清和之志气而已矣”,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乐于行善而能够成为领导民众的人,就在于他有清静平和的心志,而诗赋的熏陶则有利于培养这样一种心境。这也不难理解,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曾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激发人的心志,陶冶人的性情。唐代重视诗赋考试,诞生了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他的诗篇也成为了后人的精神资源。文天祥被关押在燕京狱中,写了两百首《集杜诗》,感慨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那时杜诗已经成了他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诗赋对于陶冶人的情操确实有着独特的功效。

文天祥画像 ,叶衍兰绘

3

最后再来说说王夫之对策论考试的看法。王夫之还是肯定了策论考试的优点。他认为,相对于诗赋,策论对于治国理政来说显然是更有用的,因为策论能使天下读书人“竞起以陈当世之务,为得为失,为利为病,为正为邪,为安为危,人百其言,言百其指,以争效之于天子”,即让读书人竞相参与到国家大事的讨论当中,对国事的利弊得失各抒己见,从而达到皇帝与士人“共理天下”的目的。

不过,相比于策论的好处而言,王夫之认为,策论的弊端更大。首先,策论引导读书人去讨论国策的利弊得失,可能会引起一种不切实际的议论风气。有些人“足未越乎闾门,而妄计九州之盈诎;身未试乎壁垒,而辄争一线之安危”,就是说,还没有出过家门,却在胡乱地谋划天下得失,还没有到过军营,却在争论战争前线的安危。

其次,相对于无用的诗赋,有用的策论会引导读书人去计较得失,权衡利害,王夫之认为,“察乎天下之利”则会“导以自利之私”,“揣于天下之变”则会“动其机变之巧”,这样就把读书人的心术搞坏了,使读书人过分功利化,而忘记了道义。

《清平乐》剧照

最后,议论国事的风气一旦形成,宋初以来“淳庞简静”的安定政治局面就会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在皇帝周围建言献策,议论纷纷,出现王夫之所说的“苏洵以孙、吴逞,王安石以申、商鸣”的情况,从而引起统治思想的混乱。这样下去,“言诡于下,听荧于上”,皇帝会对大臣们的各说各话无所适从,国家的政事也会因为持不同主张的大臣们轮番上任而变来变去,党争不断,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

因此,王夫之认为,范仲淹主导的重视策论的科举改革,引发的议论风气和思想混乱,对于北宋后来的朋党政治实有深刻的影响,所以他说“希文(范仲淹字希文)之过,不可辞矣”。

范仲淹像

以上就是王夫之对于范仲淹科举改革的看法,您是否认同他的看法呢?其实,在《宋论》中,王夫之不仅对科举改革有深刻的分析,对于刘太后垂帘听政之事、范仲淹与韩琦的优劣长短、苏洵与苏轼父子的学术议论、王安石变法的利弊得失、名将岳飞的结局等话题,都有独到见解,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清平乐》乃至整个宋代历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很值得一读。

《宋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刘韶军 译注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092103

72.00元

《宋论》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代表作。通过对宋代历史整个过程及诸多细节的历史考察,探讨宋王朝怎样由盛而衰而灭亡。作者将整个王朝的帝王将相都放到这个问题下面进行审视评鉴,对宋代不少人物的所作所为和历史影响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次约请专家对《宋论》全文进行仔细校勘、详细注释、畅达翻译,以便现代读者了解其深刻思想。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原标题:《​王夫之:范仲淹的科举改革搞错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