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印样故事:Eve Arnold捕捉下沉思中的玛丽莲·梦露

2020-04-30 13: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玛格南图片社 MagnumPhotos玛格南图片社

约翰·休斯敦执导影片《乱点鸳鸯谱》拍摄期间,玛丽莲·梦露在内华达州的沙漠中背诵台词,准备跟克拉克·盖博拍一场很难的对手戏。

美国,内华达州,1960年

© Eve Arnold | Magnum Photos

印样是按顺序直接冲印出来的底片。在数码摄影诞生前,这是摄影非常重要的一步,能让摄影师看到每卷底片都拍到了什么。

印样是编辑和索引的核心环节,还能揭示摄影师的手法——从构图的细微调整与优化,到每张照片的光线和摄影对象,印样追溯着造像者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让自己满意的最终成品。

看印样也像是一种窥探,观众能够回溯摄影师在时空中的运动,跟踪他们从左到右观察时最为微小的视线变化。仿佛你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得以坐在他们脑内剧场的前排,透过他们的双眼看到独家视野。

克里斯汀·鲁本(Kristen Lubben)在2011年初版的《玛格南印相典藏》(Magnum Contact Sheets,由Thames and Hudson出版社出版)的引言中便指出:“印样因摄影师手法的不同而不同,记录着图像从无到有的过程。那是一次摆拍,还是因缘际会的相遇?摄影师是注意到一个值得挖掘的场景,于是孜孜不倦地打磨出好作品,还是说这是传说中的‘决定性瞬间’?如今已被数码摄影淘汰的印样,集中体现了摄影本身的魅力所在:逐渐显山露水的时间感,空间中有迹可循的动作踪迹,清晰有力地佐证了摄影要真实记录现实的主张。”

本期印样故事中,我们深入了解玛格南摄影师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镜头下,在《乱点鸳鸯谱》(The Misfits)片场的玛丽莲·梦露,当时的她似乎有些忧虑和孤独。摄影师的孙子、就职于其遗产管理单位的迈克尔·阿诺德(Michael Arnold)向我们讲述名作了背后的故事,介绍这位传奇女星少为人知的片场故事,当时拍摄的背景,以及此前从未公之于世、摄影师跟拍片场所留下的印样。

《乱点鸳鸯谱》片场的亚瑟·米勒和玛丽莲·梦露。

美国,内华达州,1960年

© Eve Arnold | Magnum Photos

身为摄影师,伊芙·阿诺德以深入挖掘摄影对象的内心、捕捉表象背后的真实人格而著称。

在这张著名照片中,演员玛丽莲·梦露正在《乱点鸳鸯谱》的片场背台词。她觉得自己的台词很难记,感到很没把握。

通过多年的合作,伊芙已经和玛丽莲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因此能够抓拍到后者充满辨识度的自信外表背后脆弱受伤的一面。

在自传性影集《回首过往》(In Retrospect)中,伊芙这样描述这种脆弱:“对于玛丽莲,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我到达内华达州跟拍《乱点鸳鸯谱》时,她看起来是那么地苦恼、忧虑,却依然光芒四射。她会立刻问我她看起来怎么样,她想得到也需要肯定。

那时,我们已经合作四年了,她却久久地跟我对视,确保她依然能够信任我。然后她深吸一口气,叹气说道,‘我34岁了。为了电影《让我们相爱吧》(Let’s Make Love)跳了六个月的舞。没有休息过,已经筋疲力竭了。接下来何去何从呢?’

她不是在问我——她是在问自己。不到一年后,她就英年早逝了。当时我想到,她一直活在她所创造的玛丽莲的幻象中,这种幻象支撑着她,然而现实终究让她尝到苦果,让她觉得一切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乱点鸳鸯谱》片场中的克拉克·盖博、玛丽莲·梦露和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美国,内华达州,里诺,1960年

© Eve Arnold | Magnum Photos

在BBC纪录片《伊芙和玛丽莲》(Eve and Marilyn)中,摄影师进一步介绍《乱点鸳鸯谱》的拍摄:“亚瑟(米勒)见到玛丽莲后,他就把故事重写了,后来那便拍成了电影《乱点鸳鸯谱》。主演包括克拉克·盖博,玛丽莲出演女主角,里面还有蒙哥马利·克里夫特和伊莱·沃勒克。

本意是拍出一部制作精巧、低调却讲究的作品,并且让玛丽莲树立一个认真拍戏的形象。这是米勒给玛丽莲的一封情书。当时他们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但他想把这部电影作为送给她的一份礼物。

她甘之如饴,享受成为众人的焦点,也喜欢跟这些英俊潇洒的男星合作。但不喜欢的一点是,他们都是演技派。即便台词不断修改,也可以一口气背下来,一字不差地熟记。她却觉得有难度,一是因为没有受过训练,二是忧心忡忡,正在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记台词就更困难了。

她当时生病了,一直心神不宁,已经两次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我相信那都是意外,因为睡不着是她最大的问题。所以到了晚上,她会先吃两片,然后再吃两片,最后完全忘了吃下多少,早上醒来后也稀里糊涂,大脑无法正常运转。”

(印样)《乱点鸳鸯谱》拍摄期间,克拉克·盖博、玛丽莲·梦露和蒙哥马利·克里夫特在排练一场戏。

美国,内华达州,1960年

© Eve Arnold | Magnum Photos

除了摄影师本人的这些记录,她的孙子迈克尔·阿诺德还带来了更多幕后故事:

“18岁的时候,我给伊芙当过一个夏天的助手。当时我们亲密无间,工作的时候,伊芙会热情地带我走进摄影世界,介绍她那些浩如烟海的档案。我记得自己尤其喜欢这张记录玛丽莲在沙漠里记台词的照片。

我当时并不知道背后的故事,但这张照片就是莫名地把我迷住了。前景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天上是富有层次的缥缈云絮,这位传奇好莱坞明星站在收音的话筒下,看起来就像个陷入沉思的小女孩。我早就知道,这张照片能够成为伊芙的经典之作。”

Eve Arnold印样。

摄:Michael Arnold

“几年后,浏览伊芙的印样时,我看到了这张照片的完整印样。我大吃一惊,因为印样上的其他照片跟这张都大相径庭。我曾经想象,伊芙深知自己想拍什么,于是设置了这个情景,并拍了很多张照片,就等那个光线正好、玛丽莲露出合适表情的瞬间。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拍下同一幕的另外只有三张照片,且所有都是垂直的人像格式。从印样上可以看出来,伊芙突然间把她的35毫米相机转成水平,整个构图顿时成立,转瞬即逝。在那个瞬间,玛丽莲拍摄《乱点鸳鸯谱》时的深切体验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最近,我又回顾了伊芙跟拍《乱点鸳鸯谱》的印样和正片。它们目前藏于耶鲁大学的拜内克图书馆,当时我去那里是为了完成一个数字化项目,希望把更多伊芙从未公之于众的照片展示出来。很快,我便在印样上发现了一些从未看过的精彩照片,都被伊芙本人用油性铅笔做了“E”字记号。”

Eve Arnold印样。

摄:Michael Arnold

玛格南图片社微博及微信ID:@MagnumPhotos
原标题:《印样故事:Eve Arnold捕捉下沉思中的玛丽莲·梦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