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罐头食品,真像大家说的不健康吗?

2020-05-13 18: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罐头食品,本意是延长食物贮存时间,予以人们方便的发明,然而在问世百年后,如今却饱受消费者的质疑。撇开口感和味道不谈,不少消费者认为罐头食品不新鲜,缺乏营养且含有各种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三大质疑也成为了当前消费者谨慎对待罐头食品的原因。

那么,罐头食品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样不健康吗?来看看闽正鲍鱼为大家解析的罐头食品。

1、罐头食品真的不新鲜吗?

与烟熏、日晒、盐腌相同,罐头食品的初衷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罐藏技术作为年轻的尝试也不过200余年时间,依靠良好的容器密封性能与合适的热力杀菌实现长时间保存。可以说,罐头食品的出现正是为了给食材保鲜,与消费者固有的“保质期长=长期存放=不新鲜”想法可以说是相反的。

为了保证罐头食品的新鲜,厂商不仅需要挑选应时当季的新鲜食材,甚至不止主导加工环节,连源头的食材种植、捕捞、生产也常亲力亲为。通常来说,从新鲜食材到成品罐头的时间较短,加工过程中的杀菌反而能使食材长期保存在新鲜状态,很多时候比径直放入冰箱储存还要更新鲜。

2、罐头食品真的没营养吗?

加工食品势必破坏营养成分,进而成为垃圾食品的观念似乎也已根深蒂固,确实诸如耐热性较低的维生素是会因加热破坏,但罐头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不易流失,能充分满足人体所需。

据悉,罐头食品的现代加工采用瞬时高温技术,加热温度一般在120℃左右,低于家庭料理的180℃,营养流失小于日常烹饪,也不易受到采集、运输、储存等新鲜食材流通的中间环节时间的消耗。更有甚者,像是鱼类所富含的钙质,经由高温加热反倒能进一步释放,更具营养。

3、罐头食品真的不安全吗?

罐头食品的安全与否,看完前两条或许已经能解决部分疑问,消费者质疑其安全性无外乎罐内细菌微生物滋生和防腐剂。前者上文已有介绍到,罐头加工过程会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杀菌,消费者担心的肉毒杆菌在高于85℃的环境超过5分钟就会被破坏,因此不用过于担心罐头食品中细菌微生物的危害。

至于防腐剂问题,国家相关规定中要求,罐头食品不允许添加防腐剂。况且当前罐头食品之所以能够长期保存,更多是依靠真空、密封和杀菌达到无菌无氧状态,使微生物没有生长、繁殖的条件,因此无需添加防腐剂也能实现目的。

由此可见,消费者看待加工食品确实存有一些误解,大可不必因网络流言过分“妖魔化”,毕竟它们的初衷同样是为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当然大家在选购加工食品时还是得认准值得信赖的品牌,并多多留意商品详情,以便更好地享受美食带来的幸福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