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人大:进一步研究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级干预机制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2020-05-14 16:25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发立法关注。5月14日,针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指出,单纯降低刑责年龄能否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呼吁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解决犯罪低龄化声音不止,也有观点认为,激活和完善收容教养机制才是长久之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指出,近年一些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恶性犯罪的个案,如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案等,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大家呼吁要把人管起来,要依法保护被害人权利和诉求,这些都是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我国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对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处置作了相应制度安排,规定对因不满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不能“一关了之”,但也不能“一放了之”,在必要的时候,应由政府收容教养。但从实践情况看,这一制度实施还不充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切实做到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管起来。

另一方面,单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否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将结合有关法律修改完善工作,进一步研究在制度层面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级干预处置机制和有效教育矫治措施。

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均已进入修法程序。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涉及面广、社会各方面关注度高。201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主要涉及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以及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教育矫治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在抓紧修改完善修订草案相关内容,尽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校园欺凌现象也备受关注。有观点认为,在立法上,防控欺凌并未明确外部力量参与,教师对欺凌行为的教育惩戒也未明确。“校园欺凌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修订草案在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也提出了不少进一步完善学生欺凌防控制度的意见建议,包括加强监护人的责任、明确有关部门处理学生欺凌行为的职责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以及社会方面的建议,正在抓紧修改完善修订草案的相关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受韩国“N号房间”事件余波影响,有学者表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通过网络进行“线上侵害”甚至性侵害未成年人的规则仍存漏洞。

“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关注热点,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的重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披露多起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例如,通过网络“线上侵害”甚至性侵害未成年人,受疫情影响未成年人监护缺失、无人照料,非法送养、收养未成年人以及监护人虐待、故意伤害未成年人等。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对于上述问题,将在修法中一并认真研究,完善法律规定,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