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或逃”神经通路找到了?《小丑》污名化精神病患?

2020-05-22 0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NR 神经现实 来自专辑神经周周发

△ 点击上方卡片,即刻倾听 △

各位神友,本周的「神游口播室」继续上线,听主播和你聊聊这周的新鲜事吧~

大家好,这一周过得如何?本周的周周发有四个十分新鲜的内容:想知道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的梦境会有什么变化吗?大名鼎鼎的“战或逃”反应被研究出了神经基础,它所对应的神经通路是什么?

又是哪一个人类行为,在最近的科学研究中体现出了统计显著的性别差异呢?电影会增强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看法吗?要想知道具体内容,就请接着往下读吧!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梦

你有没有想过,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人的睡梦里留下了什么痕迹呢?哈佛大学的巴雷特(Barrett)睡眠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噩梦、尤其是受到创伤性记忆影响的噩梦。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过去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911等事件上的她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今,她已经收集到了6000多个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梦境报告,并对这些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分析。

巴雷特发现,除了梦到自己感染新冠病毒这种十分直观的梦境内容,还有很多处于新冠病毒疫情灾区的人梦到了虫群,如泛滥成灾的蟑螂、蚂蚱、蛆虫等——这是过去911事件相关梦境研究中所没有的意象。她认为,梦境之中的虫群是新冠病毒的暗喻,因为和病毒一样,虫子个头微小,却能成群带来极大的杀伤力。除了虫群,这种“暗喻梦”还包括台风、地震等一切可以体现新冠病毒危险性的梦境内容,这些暗喻梦虽在911事件后也曾发生,却没有这次这么普遍。

巴雷特解释称,这或许是由于人们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直观的意象来代表新冠病毒,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其他有具体场景的危险梦境来表达内心之中的压力。除此之外,梦境报告中还多次出现了和“戴口罩”或“隔离”等生活细节相关的内容,比如梦到被关在监狱里、或者梦到自己戴着口罩外出。

在2500多名梦境报告者中,有600名是奋斗在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巴雷特的眼中,这些人的梦境和其他人的梦境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医务人员常常梦到自己白天经历中最糟糕的部分,比如试图抢救一个濒死的患者却以失败告终、或是遇到一台故障了的呼吸机等。这种直接重温真实经历的梦是巴雷特定义中的“创伤性噩梦”,这些梦不同于其他噩梦,在过去的研究中,它们可以发生在睡眠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梦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甚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创伤记忆闪回。

参考资料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20/05/harvard-researcher-says-dreams-indicative-of-virus-fears/

“战或逃”的神经通路找到了?

情绪不止影响我们体验到的内心感受,也会让我们开心到转圈圈,气到发抖,害怕到呆住。名古屋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驱动身体对情绪压力的反应”神经回路,揭示了在应对压力时,为什么会呼吸心跳加速、血压体温升高的反应。这个回路开始于大脑深部区域的背侧大脑脚皮层/背侧盖带(DP/DTT),然后向控制身体反应的脑区——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发送行动指示。

名古屋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的“驱动身体对情绪压力的反应”神经回路

neurosciencenews.com

研究人员将示踪剂注入一组受到其他大鼠霸凌的实验大鼠的大脑,在暴露于压力时,这群实验鼠的DP/DTT区域高度活跃。然后研究人员用不同方式破坏这个区域与下丘脑通路(DP/DTT-DMH)的连接,并再次让实验鼠暴露在相同的应激环境中,而它们没有表现出任何应激引起的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或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进一步的基因消融和光遗传学研究表明:来自皮质边缘系统(即情绪回路)的社会性心理压力信号激活了这条通路,然后驱动交感神经做出应激反应。此外,这个路径也介导了对社会性心理压力的回避行为。

在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应对外部危险造成的情绪压力会激活生理反应机制,以提高“战或逃”时的身体性能。但在现在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中,这些反应却显得有些过度,甚至会引发一些身心疾病。而DP/DTT-DMH神经通路的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针对惊恐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定向阻断疗法。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emotional-stress-circuit-16313/

什么样的人更擅长在风险中获益

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而言,权衡风险与利益总是一个绕不过的难题。动物觅食时,选择丰饶开阔的场地往往更可能遇见天敌。对应到人类社会中,一个典型的场景便是驾驶出租车:驾驶速度越快,司机能挣到的钱越多,但出车祸的概率也会更大。

- Cronulla Folk -

在人的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学会何时规避风险何时寻求利益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上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具有哪些特征的年轻人更能在风险环境中获益:

研究人员将14至21岁的781名被试分成假说探索组和验证组,通过被试在风险觅食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价32个变量对其行为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性别在最大程度上(占比17%)决定了人们的表现:男性在任务中获得的奖赏比女性高出一个标准差(20%),他们能在低风险时获取更多的奖励并在高风险时将其控制到与女性相同的水平。其它因素还有:自述承担风险能力(self-reported daringness)、智商和自述认知复杂性(self-reported cognitive complexity)。

有趣的是,被试的年龄和心智成熟度对他们的表现没有影响。总的来说,高智商或者自述认知复杂性高,并且自述承担风险能力强的男性更能够在风险环境中获取更多的奖励,这或许是因为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更能把握高风险环境中低风险行为带来的好处。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0-0867-0#Abs1

《小丑》污名化精神病患?

你能想起电影中的精神病患有哪些?希区柯克《惊魂记》里的杀手?《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禁闭岛》里的小李子?又或者是最近的《小丑》?

现象级电影《小丑》在全球引发观影热潮,而自从上映以来,银幕内外引发的争议就没有消停过。其中,对于电影是否在污名化精神病患者,人们有着两极分化的评论。

《小丑》电影海报

电影官方宣传

为了调查这部电影是否会影响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奥塔戈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的达米安·斯卡夫(Damian Scarf)等人分别给受试者观看《小丑》和《终结者:黑暗命运》,并在前后分别完成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Prejudice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PPMI)量表。

结果表明,《小丑》确实使受试者新增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看法,而在没有精神疾病患者的《终结者》中,受试者的负面看法降低。而曾经有精神病史的人,PPMI的得分较低。

《小丑》在不同群体间引起了差异化的情感共鸣。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刻板印象的延续,但也有另一些人称,电影只不过真实反映了这些被社会拒绝的边缘人的情况。那么你呢?在看完《小丑》之后,是希望远离这些“不正常”的人,还是多了一份包容?

参考资料

https://digest.bps.org.uk/2020/05/06/how-do-films-like-joker-shape-attitudes-towards-people-with-mental-health-issues/

作者:Dora、沁仔、Chen、湘蓉

主播:Dora | 后期:荷阳

封面:Anastasia Suvorova | 排版:牙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