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孩子有多痛?别问,问就是没生过

2020-05-20 20: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掌健识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亲爱的准妈妈们,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将要“卸货”了,你们最担心的是什么?除了对母婴安全的焦虑外,恐怕就是分娩痛了!

知乎上关于分娩痛有人总结了一个规律“顺产是生的时候疼,生完后不疼。剖宫产呢,是生的不疼,生完后疼。”

是不是这样呢?这里就和你聊一聊麻醉医生眼里的分娩那些痛。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是一种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按照伤害性刺激发生的部位

躯体痛:发生在体表某处的疼痛称为体表痛;发生在躯体深部,如骨、关节、骨膜和肌肉等处的痛感称为深部痛。

内脏痛: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特点:定位不准确;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子宫等)特别敏感;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

分娩有多痛,要不要“无痛分娩”?

医学上将疼痛分为十级,每种疼痛都能找到其对应的数字等级,而女性分娩时的疼痛属于最高等级。除了子宫收缩强度、产程的持续时间和类型引起疼痛变化,身体因素、生理和心理因素、情绪和动机都会影响疼痛的感受。因此,产痛几乎是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最疼痛的事情!

▲ 引起产痛的原因?

引起分娩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分娩过程中,宫缩使子宫血管受压,组织缺血缺氧,刺激上传到大脑,所产生的剧烈疼痛感受。另外,宫缩时胎宝宝压迫产道,也会导致疼痛。此时,加之产妇紧张、焦虑、惊恐等状态,更易加剧疼痛。

▲ 产程的不同阶段,疼痛有不同!

分娩疼痛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机制,但不同的产程阶段疼痛产生的主要疼痛又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产程:为从规律宫缩(10分钟两次宫缩)至宫口开全,主要是内脏痛,是因子宫平滑肌等收缩、宫颈扩张和下段的退缩引起的,表现下腹部痛、背痛、肠痛,后期因产道的伸展和扩张,还出现直肠、下骶部、肛门疼痛。

第二产程:为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主要表现阴道和会阴痛,是由于阴道和会阴的扩张或器械的助产。

第三产程:是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主要是子宫收缩和会阴创面的疼痛。子宫收缩痛在胎盘娩出后仍为20%产妇存在,经2-3天后自行缓解。

▲ 分娩镇痛的常用方法

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不理想;

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静脉持续输注镇痛等。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提供的分娩镇痛主要为药物分娩镇痛(即椎管内分娩镇痛)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导乐/家属陪伴,呼吸法,产球,自由体位分娩)等。

▲ 俗称的“无痛分娩”---椎管内分娩镇痛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的。这项专业的麻醉技术成熟,安全有效,至今有100余年的历史。镇痛过程中产妇意识清醒,主动配合、能积极参与整个分娩过程,是目前各大医院运用最广泛、效果最确切的镇痛方法。

哪些情况下适用?

产妇自愿;

经产科医师评估,可阴道分娩或经阴道试产者;

哪些情况不允许?

产妇不同意,拒绝签署知情同意者;

存在椎管内阻滞禁忌证者,如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感染或损伤、低血容量或低血压、颅内压增高等;

产妇无法配合进行穿刺的情况。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椎管内分娩镇?

适宜用于第一产程(分娩发动至宫口开全期间),实施时机已提前至宫颈口开大1cm以上。

分娩镇痛=完全无痛?

事实上,目前医学上还没有一种分娩镇痛方法能做到绝对不痛。即使是镇痛效果最佳的椎管内镇痛,也是让难以忍受的子宫收缩阵痛变为可忍受,或只是感受子宫收缩而不痛。

如果产妇的精神状态若处于紧张、恐惧、焦虑、信心不足之中,也会增加对疼痛的敏感度。因此,分娩前做好精神和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减轻疼痛感的一个好方法。

剖宫产手术与疼痛

作为见证了无数新生儿出生的产科麻醉医生,我常常会面对的产妇的疑问:“打麻醉痛吗?手术过程痛吗?手术以后痛吗?”

▲ 剖宫产的麻醉

常用的剖宫产麻醉分为两种: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中的椎管内麻醉是目前90%以上的剖宫产的麻醉方式,主要分为硬膜外麻醉、腰麻、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三种。麻醉医生通过腰椎间隙穿刺,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整个手术麻醉过程产妇腹部以及下肢处于麻醉状态,但意识清醒,能第一时间够听到宝宝的哭声。

全身麻醉,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或者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从而抑制中枢神经,使产妇意识消失,无痛感。手术结束产妇苏醒。该方法适用于紧急剖宫产、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同时也是椎管内麻醉阻滞不完善的补救方式。

▲ 关于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主要原因是炎症反应,即组织损伤后产生的局部炎症介质导致中枢和外周疼痛敏化。术后疼痛影响因素颇多,患者因素(如术前焦虑紧张加重术后疼痛)、手术因素(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出血应激等)、术中麻醉管理等。剖宫产术后疼痛除躯体痛(体表痛和深部痛),还伴随有增大子宫收缩引起的内脏痛,疼痛程度不言而喻。

优化疼痛管理,能减轻术后疼痛和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减少不利因素、促进康复。

▲ 术后镇痛

理想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案既要满足产妇的镇痛需求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又要不影响母亲体力以便照顾新生儿,同时还要保证尽可能少的药物进入母乳,以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具有起效较快、无镇痛盲区、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可及时控制爆发痛以及用药个体化、患者满意度高、疗效与不良反应比值大等优点,适用于术后中到重度疼痛,给药途径有以静脉、硬膜外为主,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式。

近年来单一的PCA镇痛模式逐渐由术后多模式镇痛取代,除原有的自控镇痛基础上联合硬膜外单次给阿片类药外,静脉应用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或术后腹横筋膜阻滞,成为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该模式不仅能协同阿片类药物参与改善剖宫产术后疼痛,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副作用,愈来愈成为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的趋势所在。

聊好了以上关于分娩痛的那些事,你是不是心里就踏实多了呢?!希望本文能给焦虑的准妈妈们一颗“定心丸”。当然关于麻醉医生,还有一点要告诉你:他/她不仅是那个在你“痛不欲生”的时刻挺身而出的天使,更是你分娩、手术期间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分会

执笔:孟 琼

审核:缪长虹 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社会团体,以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医学知识普及为己任,一直以来坚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属各专科分会积极响应学会号召,集中全市最优秀的医学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全方位推进医学科普宣传。上海市医学会于2018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称号,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继续着力于向人民群众传播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基地建设成更为优质、更受欢迎的医学健康科普家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