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礼士会客厅|无障碍设计①从理念到行动

王虹光 等
2020-05-22 20:14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2020年5月21日是第9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Global Accessibility Awareness Day)。提到“无障碍”,很多人觉得和自己无关。那么,不妨看看以下几个无障碍设计的案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值机柜台,行李传送带与地面平滑衔接,旅客再也无需费力将沉重的行李抬上传送带。

大兴机场B1层值机柜台。图片来源:中国南方航空官方微信

烟台大商城市乐园,平缓宽阔的坡道仿若市民广场,老人、小孩儿和推着婴儿车的年轻人,都可以边玩边逛,毫不费力地“上天入地”。

烟台大商城市乐园效果图。图片来源:设计单位CRTKL

语音翻译、拍照翻译app,使人们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能联网,便可像本地人一样交谈、看路、点菜,享受出境旅行的乐趣。

翻译软件测试图 

“一站一坐”轮椅网球运动,让乘坐轮椅的网球爱好者与普通运动员同场竞技、一决输赢。

2019汇丰“一站一坐”轮椅网球友谊赛,图片来源:中国资讯网

看到这里,您或许会问:这些也算“无障碍设计”吗?

是的。其实,无障碍设计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能在特定的状态下感觉行动有“障碍”,比如拖着行李箱、推着婴儿车、出国在外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感到“有障碍”。而“无障碍设计”的宗旨,便是借助空间、设施和技术手段,尽可能为所有人营造平等、安全、方便的自主行动环境。

面向所有使用者的通用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公众号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逐步拓展的理论范畴 

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逐步关注在战争中致残的残障人士群体,并渐渐形成了“无障碍(barrier-free)”概念的雏形。到60年代,无障碍设计的关注点仍聚焦于残障人士的需求,并形成了“残障人士在建筑物中的需要”等设计标准。70年代,欧洲及美国逐步采用“可达设计(accessible design)”的概念,从残障人士的需求出发,提升公共环境的可达性。与此同时,设计师们逐渐发现,无障碍设计不仅有助于拓展残障人士的可达范围,还能提升每一个空间使用者的体验。1987年,美国设计师罗纳德·梅斯(Ronald L.Mace)广泛使用“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一词,表达尽最大可能考虑到所有使用者和使用场景的设计理念。

通用设计的七大原则为:公平、灵活、直观、可感知、容错、省力、空间适宜。显而易见,通用设计的原则有助于提升所有使用者的体验,因此,“通用设计”的概念亦被称为“全民设计”。在无障碍设计理念逐步拓展的过程中,残障人士的使用需求仍是全社会与设计专业人员共同关注的核心,包括行动能力受限(如肢体残疾)、感知能力受限(如盲聋哑)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残障人士。奇途无障碍公益组织的创始人纪寻以“最大公约数”概念解释这一现象,既满足残障人士使用需求的空间、设施和技术,也能够满足非残障人士的一般使用需求。因此,在设计初期以残障人士的行为能力为参考,有助于提升设计的适用范围和使用体验。

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图示。图片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公众号

从国家到地方——无障碍设计标准逐步升级

1989年4月1日,中国第一部无障碍设计规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正式实施。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规定了“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划,采取无障碍措施”。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与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CJ50-2001)正式实施。2012年9月1日,《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的颁布提升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约束性,将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学校、公共建筑等空间类型涵盖其中,充分考量残障人士居家、出行、就学的行动需求。 

依据国家的法律指示文件,各地纷纷出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规定及规范,如北京市于2004年颁布《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后陆续出台《北京市城市道路空间无障碍系统化设计指南》《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结合2022年冬奥会筹备工作,北京市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指导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今年,北京市即将发布《北京无障碍城市设计导则》,致力于为所有人创造更加通用、包容的生活环境。

部分无障碍设计相关导则、标准图集。图片来源: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导则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以3D模型调研残障人士需求。图片来源: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从奥运会到冬奥会——城市无障碍环境提升行动

无障碍环境是一座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标志。在本场调研中,我们着重调研了各位受访者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现状无障碍环境的评价。受访者一致表达,北京城市环境的无障碍水平位于全国首位。这一评价反映出城市政府、残联及公益组织多年来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成效。

以北京为例,早在1984年,北京即以西单至西四、东单至东四、朝阳门至美术馆、王府井四条街道作为试点区域,开展街道无障碍改造工作,并对王府井多家商场、文化设施、室外公厕等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以1990年亚运会筹备工作为起点,北京逐步推动各类无障碍建筑的设计、实施工作,包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林匹克田径场、英东游泳馆、西单购物中心、炎黄艺术馆、国际会议大厦、中国肢体伤残康复中心、北京西客站、恩济里小区、北京方庄居住区等。这些富有典型性与影响力的建筑项目为落实、宣传无障碍技术标准与理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北京城市无障碍环境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提升工作,并将无障碍设计理念贯彻到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公共建筑、胡同街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领域,使得市民身边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提高。在2013年至2015年间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的创建工作中,海淀等5个区被评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区,大兴等11个区被评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区。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区分布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与市残联数据显示,2017年一年,北京完成80余条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任务;完成了1145座公厕品质提升和10户老旧小区楼房一层台阶无障碍的试点改造;开展了约139个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与此同时,地铁成为残障人士出行最便利、经济的选择。

最后的障碍——什么阻止了残障人士出行的脚步?

与城市无障碍建设水平不甚相符的是,公共环境中罕见残障人士的身影。那么,什么阻止了残障人士出行的脚步? 

新起点公益的创始人杜鹏指出:“宣传是重要问题。”街道、地铁与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是到底哪里可以无障碍出行和使用?轮椅使用者可以去哪里找卫生间?这些对残障人士来说至关重要的细节设计质量往往参差不齐,而信息的不健全与宣传的不充分,让残障人士对陌生的城市环境望而却步。为此,杜鹏老师的团队编制了《北京无障碍出行手册》,以周详、贴心的指南免除了残障人士出行的后顾之忧。

新起点公益制作的北京无障碍手册地铁篇

中建集团薛峰老师指出问题的症结:“连贯性、系统性是无障碍通行环境的基本要求,然而不同设施、场地连接处的无障碍是最难做的。”

国际建筑事务所CRTKL的总建筑师刘严说:“有时候我们想做一个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环境,但是我们的设计范围只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红线外是建筑场地连接城市交通的地方,只要那里有障碍,残障人士根本无法进入我们的场地。” 

纪寻曾经发现,南京知名火锅连锁店的无障碍卫生间门外居然有一步台阶。她说:“吃火锅怎么可能不上厕所呢?没法上厕所,残障人士就没法去聚餐了。”杜鹏发现,火车站的自动购票机上放置身份证的台子是个斜坡、位置又高,自己坐轮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两位老师将自己的发现放到了网上,反而遭到网友的冷嘲热讽:“都这样了还出门?”“就你们事儿多!”

南京某连锁火锅店无障碍卫生间外有台阶。图片来源:奇途无障碍

由此可见,硬件的“障碍”背后,体现出了社会共识的不足。只有共识到位,才能解决无障碍环境的“最后一步”。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邵磊举例说:“大兴机场行李托运传送带与地面齐平的做法,是我们向大兴机场提议的,当时原本的设备设计阶段已经结束了,机场宁可多花设计费、制作费、电费,也要将传送带改为坡道,为旅客创造便利。在这背后,是对无障碍理念的认同在起作用。”

多元参与协商,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

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多元参与协商机制同样可以发挥作用。邀请残障人士参与设计导则、标准编制,听取12345热线中关于无障碍设施的投诉并实现“接诉即办”,培训专业监督员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等,均有助于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监督与提升。 

2020年,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了17个方面的重点整治任务,盲道、人行道、地面交通、政务服务窗口、居住社区等均被列入。在《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出“共治共享、全员监督”模式,邀请社会多元理念参与北京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本期无障碍主题采访有幸得到以下专家支持,特此感谢。(按采访顺序排列)

纪寻 奇途无障碍公益组织创始人、无障碍旅行推动者

那伯识 北京无障碍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

薛峰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刘峰 CallisonRTKL建筑设计公司副总裁、北京CBD责任规划师外方团队代表

李毅力 CallisonRTKL建筑设计公司高级设计师、北京CBD责任规划师外方团队代表

邵磊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海淀区东升地区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

杜鹏  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无障碍项目负责人、北京系列无障碍出行手册编制团队负责人

董福利 中国国家轮椅网球队主教练、“一站一坐”残健融合公益项目负责人及联合创始人 

(“礼士会客厅”是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支持下,由中社社区培育基金启动的对话专栏,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栏目首发。“礼士”取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在地南礼士路。)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