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加手机“透视”功能引争议:技术的边界何在?

2020-05-21 20: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加手机“透视”功能引争议:技术的边界何在?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王文睿

导读

一加手机“秋意”红外滤镜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透视”而涉嫌侵犯隐私,官方通过软件升级紧急关闭滤镜功能,余波未平。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面部识别、人工智能,各种高科技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逐渐逼近人们的隐私问题,技术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技术无罪,然而人性不堪考验,规范管理,雷池不该越界,关注“数字孪生”,警惕“数字利维坦”。

目录

一、秋意or凉意?一加手机滤镜惹争议

二、所谓“透视”

三、助纣为虐or如虎添翼?

四、科技vs隐私:在隐私的边缘疯狂试探

五、该怎样保护你,我们的隐私

一、秋意or凉意?一加手机滤镜惹争议

近日,一加手机的OnePlus 8 Pro的“秋意”滤镜功能被曝具有透视能力,可“透视”部分塑料外壳及布料,网友质疑其侵犯隐私。

根据网友测试,装在红色布袋里的扑克牌,通过该滤镜可大致看清牌面。

 

T恤衫背后的字开启滤镜后也可以肉眼可见。

除了布料,许多塑料结构也可以通过滤镜看到。

 

部分网友指责一加手机侵犯个人隐私,担心有人会利用一加手机偷窥、偷窃。网友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已经出现了有关一加8的“梗”。网络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声讨,甚至牵扯到女权问题,更是让水越搅越浑。

5月19日凌晨2:15,一加手机官方做出回应。

 

目前,一加已经紧急暂用了该滤镜功能。

二、所谓“透视”

根据一加的官方道歉声明可知,造成“透视”的原因在于,该滤镜的镜头被设计了独特的感知红外线特性,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独特质感的摄影风格效果”,然而在一些“非常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镜头在“非常近距离”时对“特殊材质”会出现“轻微的透视效果”。让人不由得担心,难道从此以后买衣服还要挑材质了?

红外摄像头拍摄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早已出现几十年了,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所有公共区域的监控摄像头都是红外的。运用在摄影上也并非是一天两天,每年全球都有红外摄影赛事,是一个很成熟的摄影领域了。

图源网友使用“秋意”滤镜拍摄画面:@PatrickQQQ

那么这次一加突然出事,一下子被推到风尖浪口,又是为什么呢?

19年3月26日,华为P30Pro发布,很快被曝出摩天轮事件,速度之快甚至被人怀疑是华为的广告,在互联网上小火了一把,至今仍留下了“人在做,华为P30Pro在看”的段子,然而华为却并没有受到很严重的影响,两个月前还出了P40。

作为新兴品牌,一加当然无法与华为比资历。

但是,同样涉及身体隐私,同样没有经过当事人允许,为什么华为的超强远摄就能够被大众容忍,而一加8的“可能”透视就会让人们深感不安呢?

归根结底,“透视”的不是衣服,而是人心,是人性。人性不堪考验也不该考验,技术无罪,但是当这把剑被交到用户手中的时候,却无法保证用户是否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去使用它。

三、助纣为虐or如虎添翼?

一加手机的引发争议的原因在于摄像头的红外线功能,这就像望远镜也会被用来偷窥一样,开发方可以为了大部分用户考虑开发某些功能,却也应该为了大部分用户考虑限制某些功能。

我们对于手机拍照的基本需求是拍照清晰,但是透视不是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功能,它却差点超过了人们伦理所能接受的范围,自然会被质疑。

如果一加仍然想要保留这个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特色,其实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向日韩学习,同样是手机拍照,日韩的手机就强制保留拍照时的提示声,以尽量避免偷拍。

伴随着刺耳的“咔嚓”声的,是温柔的保护和尊重。

四、科技vs隐私:在信息安全的边缘疯狂试探

27年前《纽约客》封面一幅漫画:“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敲响了数据隐私问题的警钟,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匿名性仍然为人们所诟病。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在网上留下了痕迹,不知道有、知道也删不了、删了也删不掉,最终成为所有人的习以为常。经过有心人的采集、挖掘、提炼与分析,每个人的精准画像都被毫无保留地暴露在网络世界。

2018年8月28日,“暗网”中文论坛出现网帖,称以8比特币的价格售卖约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的用户数据。国内最大的多品牌酒店集团之一华住集团旗下酒店数据遭泄露,被称为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泄漏事件。

2018年12月,Facebook陷入一系列泄露用户隐私的丑闻,股价暴跌。

2019年1月,有人利用deepfakes技术伪造了一段奥巴马的讲话视频,从视频来看几可以假乱真。

2019年7月,苹果Siri涉嫌语音窃听,引发全球性信息安全焦灼。

2019年8月4日,南斗星仿真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峻用3D人头模型破解了支付宝刷脸支付,成功购买车票。

2019年8月30日晚间,一个名为“ZAO”的AI换脸APP忽然火爆全网,因为涉及用户隐私及明星肖像权引发网友热议。

2020年4月7日,百度因为传播庸俗信息、密集发布标题党文章、公众账号注册管理及内容审查不严等问题被约谈。

2020年5月17日,一份针对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的调研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利用融合人脸识别技术的体温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等方式有效应对新冠疫情,但也带来关于隐私保护的担忧。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公共卫生危机结束后,应销毁在非公共空间内搜集的人脸信息。

同时,疫情期间的健康码使用也同样堪忧,有人担心启用健康码,自己的生活轨迹等个人信息将暴露无遗,数据有可能被恶意泄露。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6款APP未完成整改,知乎日报、当当、好医生、e代驾等被点名。工信部要求这些APP在5月25日前完成,逾期依法处置。

大家在互联网上“裸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告知或不告知的各类权限被后台频繁调用、各式各样需要勾选的条约、层出不穷的弹窗、莫名其妙下载安装的功能和软件……互联网使人们生活日益便利的同时,也因汇集如衣食住行、社交关系等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凸显。

而这次的一加手机,甚至“跳”出了网络,直接影响到了现实世界人们的隐私,因而瞬间引爆了人们早已紧绷着的神经。

五、该怎样保护你,我们的隐私

1.

李彦宏曾经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方便。”

无论这句话是否正确,首先它便将人们的思路带入了一个假命题:方便必须建立在隐私交换的基础上吗?为用户提供方便不应该是所有设计的出发点和本职工作吗?

就算我们要为自己的方便付出代价,付出的也可以是金钱,为什么一定要是隐私?

这句话十分微妙,透着几分意味深长和肆无忌惮。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却早已成为了网络世界的“潜规则”,要么要隐私,要么要方便,你自己看着办。

然而更多时候,我们根本没得选。不输手机号就不给登录,输了就表示同意协议,有没有人会去看那个协议权且不论,就算协议里写了不会利用用户隐私,我们敢信吗?

 

2.

技术无罪,只是人性不堪考验也不该考验,明确技术的边界,规范管理,坚决不越雷池一步。

AI换脸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影视、娱乐等各方面,甚至是淫秽视频。随着ZAO的爆红,大家也开始关注其背后的隐私、肖像权、版权等相关安全性问题。

3D打印人头进行刷脸支付造成财产损失,支付宝是否会赔钱?没有确切规定。目前约束这一行为的仍然是3D打印的技术成本问题,倘若哪一天3D打印真的做到了低价便携,这个问题可能又会被推到风尖浪口。

算法推荐早已不再新鲜,迎合用户的大数据算法更加加剧了人们“证实性偏见”,群体极化加剧,人们深陷于自己与外界合力编织的“信息茧房”的同时,隐私也一览无余,你的软件可能比你的对象还要了解你(没有对象就算了)。

几千年前柏拉图批判文字,认为文字的发明会使人们善忘,变得只相信书文,只相信外在符号的再认,而非凭借内在的脑力回忆。而今,过度依赖互联网的我们,仿佛印证了哲人的预言,大脑甚至都开始“退化”,产生“谷歌效应”,即记住信息的位置,而不是记住信息本身。

3.

被誉为比人工智能“更有潜力”数字孪生,在近几年颇受重视,但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化模型,只是这个模型可以通过接收来自物理对象的数据而实时演化,从而保持与物理对象在全生命周期的一致。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全面建立准实时联系,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互联、互通、互操作,构建虚拟世界对物理世界描述、诊断、预测、决策新体系,优化物理世界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孪生背后是建模和仿真技术,它最诱人的地方在于数字模型和物联网的结合,而这种结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模型打磨得更加接近真实系统,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包括无图纸、无模型制造的波音777,达索公司的“跳动心脏”的项目,智慧城市的建设等。

大数据时代,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甚至人们的喜怒哀乐、基本偏好等,都可以借助移动互联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进行宏观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并且通过系统的复述、勾勒、图谱化和再现。在现实社会的人类面前展现出一个人类行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镜像”,这是一个经过重构而形成的“镜像世界”,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的,是相对独立而存在的。

人们在观察这个“镜像世界”时,如同观看自己在镜子中的映像那样。与虚拟社会不同的是,“镜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相互依存、直接互动的,现实世界是“镜像世界”形成的基础,而“镜像世界”则反作用于现实世界。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镜像世界”和现实世界都在进行着自我更新。

 

自19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大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借力于信息技术,人类社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状态前进了一大步。可以预见,未来这种乐观趋势仍然是主流的。但从预警角度来讲,一旦人类利用不当,信息技术就有可能反噬人类社会自身。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一直是约束“国家利维坦”的重要手段,但伴随时代的进步,数字信息技术开始异化,其自身便可能演化成为一种新的利维坦,即“数字利维坦”。

如果说工业社会中人们最担心的是“国家利维坦”对人类社会的侵犯,那么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最需要担心的是“数字利维坦”出现的可能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