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龄青年该不该有博士梦?

2020-05-27 1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于“××岁了,还要不要读博?”的话题引发了不少争论,大家普遍关注的对象为27-30岁的“大龄青年”,这些人普遍具有几年社会经历,站在一个对人生还来得及做出改变的岔路口,重新考虑着要不会回归学术的象牙塔。

这其中有人已经小有成就,读博是为了拓宽职业空间;有人不安于现在的工作,想通过读博获得一份教职;有人纯粹热爱学术,读博是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

大龄青年要不要读博的问题本质,其实在于你还能有多少自由选择人生的空间,有多大的勇气敢于放下眼前的生活,有多大的胆量去承担从头再来的风险。决定读博之前,你都应该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01

大龄读博如赌博

考博容易,毕业难。大龄青年读博,是一场与时间的豪赌。有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年龄与延期率成正相关,年龄越高,毕业延期的可能性就越高。

有时候毕业不是靠努力,想毕就能毕。统计数据只是反映客观趋势,不同专业的延期率大不相同。如果你读的还是出了名难毕业的专业,那就请做好四年稳赚,五年不亏的心里预设。有不少“天坑专业”的博士吐槽,他们专业基本就没有按时毕业这一说。这场豪赌,发了文章顺利毕业就成功踏上了高层次人才的末班车,毕不了业,数年光阴付之东流。

02

脱产读博,收入倒退

自2018年改革后,高校或科研院所基本上不再招收在职博士,即使在职也需要脱产读博,而脱产读博则意味着在3-5年内没有工作收入,只有博士奖助学金,大部分院校的最低学业奖学金基本覆盖学费,助学金的话不同院校差异较大,基本在1200-3000之间。(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在学校的低消费环境下,这些奖助学金保证个人温饱没太大问题,但有些人可能已经需要负担家庭开支,那就比较吃力了,而且跟已经工作的同龄人相比,收入倒退难免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03

读博方知头发贵

中国人长期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读博还是读书,其实读博更像是工作,并且是8117的那种,基本没有寒暑假,没有周末,全年无休地干活,即使是正常年龄读博都不乏有“读博苦,读博累,读博方知头发贵”的吐槽。

一方面是来自毕业的压力,读书要趁早不是没有道理的,大龄攻博,对体力、精力无疑是非常大的考验。另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如果你的选择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甚至还有孩子需要照顾,家庭带给你的心里压力要远超论文。

04

一毕业就贬值

历经艰辛拿到博士学位,却发现其实工作可选择的依然不多,想进企业,35岁基本上是职场的生死线;想考公务员,离40岁的年龄限制也很近了,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上岸实属未知。

所以高校或科研院所仍是大多数博士的最终落脚点。如果你是30岁开始才申请读博,入学最快也31岁左右了,毕业最快也35岁了,以现在严格的毕业条件,很大可能延期到第5年毕业。然而高校招聘也有着35岁红线,有的甚至限制在32岁以下。

在现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过了年龄的线,在单位眼中你的博士学位就贬值了。大龄读博已经是负重奔跑了,却还要冲刺超车才能晋升“普通”的行列。

明知是hard模式,大龄青年该不该去读博?没有人可以替别人的人生做选择。如果你认清现实之后依然坚持,我们应示以鼓励和敬佩。这个社会多的是遭受现实毒打后安于现状的青年,少的是找到目标敢于跳出温水的“青蛙”。

青年应该有梦,大龄亦可读博。

原标题:《大龄青年该不该有博士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