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丝路遗珠

2020-05-28 12: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王怀林 方志四川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编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将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某大型国企高管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丝路遗珠

沿川藏线向西,过名山与雅安交界处的金鸡关、百丈关,前者是1938年成立的西康省界,至今山崖上还可依稀看到“西康省界”的大字石刻。后者今天看来已不险峻,但近代辛亥革命时赵尔丰的边军驰援,张国涛分裂红军后要“打到成都吃大米”,却都受阻于此。

西康省政府大门(孙明经 摄)

不用深入横断山的中心,仅从今天川藏线沿线,即可窥见历史文化和古族群在此生长迁徙的斑斑足迹。

早在张骞尚未凿通西域、开辟西北丝绸之路以前,西南的先民们就已开发了一条自四川成都至滇池沿岸,经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远达印度的“蜀—身毒道”(身毒是印度的古称)。

蜀—身毒道由五尺道、灵关道、黔中古道、永昌道4条古道组成,由于它始于丝织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并以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因此也被历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也是我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

二郎山云瀑(作者 供图)

自开明王朝南逃,其后孔明南征、唐与南诏之间的交往或征战、攻滇的中路和东路蒙军、石达开与红军北上,乃至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最主要的国际通道等,都或多或少与这条“蜀—身毒”道相重合,使之不仅成为一条经济古道,也是重要而源远流长的政治和文化古道。

五尺道在秦汉以前,即由灌口入山,越巴郎山南下宝兴,穿芦山大岩峡到始阳。今天由于公路不通,此道早已废弃,不过在像营盘山人等古蜀族看来,这里可是一条捷径――从今天饲养大熊猫的卧龙邓生进沟,翻过4600米的查喀梁子,顺山下到宝兴的蚂蟥沟,水道不过十数里之遥。而沿芦山河南下的芦阳镇,即是原青衣古国地域,今天以出产雅鱼的青衣江当名于此,灵关道即源于当地的大岩峡(灵关古峡),直至明代,成为内地与山上古代族群的天然分界线。

东汉至唐,开通了百丈驿道,南下的干道遂直趋雅安而不过芦山,五尺道、灵关道渐渐废弛。今天颇有名声的雅安上里古镇,则又是百丈道开通后才兴盛的了。

百丈道与今天的川藏线大体一致,有经过邛崃的临邛道,经始阳、天全的始阳道,荥经、汉源的牦牛道(今天如果二郎山道路不通,川藏线还可由此进藏)。

二郎山——康巴之门(图片来自网络)

邛崃,古称临邛,即是靠近邛人的意思。邛人是汉以前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古族群,由于邛崃山属于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原的冷气云团和低海拔的暖湿气流在此相遇,造成大量降雨和湿润多雾的气候,特别适合各种竹类的生长。熊猫赖以生存的箭竹便产于这一地区,至今邛崃山脉仍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发现的邛杖和蜀布导致汉武帝开通南丝绸之路,其中,邛杖便是邛人的竹器制品。邛人以竹出名,实际上也应是石棺葬古蜀人族群,受秦汉中原民族的挤压,邛人要么汉化要么南迁,在西昌坝子曾居住过一段时间,邛海因此得名,他们在安宁河谷遗留的大石墓当为石棺葬和大石文化的变异。

位于安宁河谷凉山州德昌县王所镇王所村的大石墓遗址(新华社记者 惠小勇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再往前行,就是始阳和天全,天全古为斯榆地(或称徙都),徙(音斯)人乃杜宇王朝南逃所建立的方国。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相如受命略定西南,斯榆之君请为内臣,以故徙都(今始阳镇)置徙县,为天全建县之始。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为始阳县,取“阳从兹始”之义,大致雅安终年阴雨,到此方见阳光之意。

天全县雪山彩林(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后县治移至今日天全,唐以后至宋,在此设碉门平民招讨司,主要羁縻以此到泸定一带的诸番,可见当时中原王朝在此的统治还十分薄弱。碉门的来源已不可考,但是否因为当时此地也遍布类似今天嘉绒一带的石碉呢?天全为地名始于元代,境内有天全山,且自来多雨,在古大小漏天之间,而飞仙关入口处,旧名“漏阁”,古称“漏天”,俗称“天漏”,易漏为全,故名天全,也是古人对此地多雨颇多烦言的表现吧。

天全县二郎山风光(图片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网)

由于二郎山的阻隔,过去古族群迁徙大多沿今荥经、汉源过大渡河向南。两县之间经荥经黄泥铺翻邛崃山余脉的大相岭过清溪、九襄至汉源。邛崃山古称邛笮,乃邛人与山南的笮人的交界,后笮改崃因其苦瘠之意,大概也因为笮人的称谓以后渐渐消失。故秦汉之世,将此山唤作邛崃山。唐以后,因名相韦皋曾驻军于此,又称此山为大相岭。

二郎山隧道(作者 供图)

秦汉之际,蜀王族被秦汉势力逼得一再南逃,最后到达交趾,在今越南境内建立了文郎国,渐次融入东南半岛众部之中。其南逃中的最后一个据点就在荥经。上世纪70年代,在荥经县城附近仅同心村一处就发掘数十具同于蜀国的船棺。此外,巴蜀部族曾使用一种被称为“巴蜀图语”的象形图画文字,其王侯以此制成铜印章,成为部族的徽号和信物。这种王族的标志在荥经已出土70余方。由此可以推想当年蜀人集结各部于此,对秦军作最后的抵抗,大批贵族武士在此阵亡,出土文物再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九襄大坝在古汉水(流沙河)与清溪的交汇处,这里四面高山环卫,气候温暖,田野平旷,无怪自先秦以来一直为重镇所在。古蜀国时的笮都,汉代的沈黎郡、牦牛县等,都在此设治。即使现代的汉源县城迁到富林镇,九襄仍然是全县最繁华的地区。

汉源县九襄“双节孝”石牌坊,被指媲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当地老人涂建平耗时4年,以1:6的比例,雕刻出微缩木雕版“双节孝”牌坊,并捐给汉源文管所收藏(汉源县文管所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关于这一带的笮人,笮,乃竹索之意。由于大渡河流域山高谷深,过江皆就地取材,用竹索溜渡(至今犹存),外人见之称奇,或以此为名。有人也将“笮”理解为古藏语的“陶器”,加之这一带黑陶文化繁盛,将其称为制陶人。但从地理和地名演变看,笮人应属于牦牛族群。

牦牛种是汉史记载这一带最大的族群,是当代西南十来个民族的主族源。汉以后,庞杂的牦牛部,渐分化为藏、彝、纳西、普米等西南诸民族的主要先民。邛崃、雅安、沈黎等地名,均因为古牦牛部而得名。而且,纵贯该地区,与安宁河相始终、长达数百里的大山,亦名牦牛山。但河谷一带海拔较低,牦牛难以生存,也可能笮人和石棺葬人一样,属于古夷人,只是因为和牦牛族群的联系而得名。

安宁河谷(图片来源:“聚焦巴蜀”搜狐号)

由此可知,邛崃山一带自古就是族群演化和迁徙的大走廊,新石器时代有遍布横断山区的土著石棺葬人(或曰夷人),以后有古蜀人、牦牛族群、羌人和秦汉中原人进入,在此迁徙、交融,共同创造了多彩的文化。

今天荥经县三合乡的居民虽早已汉化,但还保留了不少先民遗风,如家中仍供奉牛头,牛死不吃而埋葬,也不吃狗肉;至今仍留长发,民风开放,公公和儿媳还可以摔跤,输了服从对方――此乃高原牦牛部落之遗风。而祭祖用羊,和同属大渡河畔羌系族群的鱼通人都举行12年一次祭祖大典的羊年会,该会又是为庆祝铁匠杀蟒的传说。邛人以蟒为图腾,而今天“康定十景”之一位于瓦斯沟口悬崖上的“峭壁蟒影”,康定沟口被讹为孔明造箭将军的郭达神山,原来就是鱼通人的守护神,骑羊的铁匠郭达。远古先民文化就是这样层层累积至今的。

康定城边郭达神山(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带历史上还出过许多名人:如司马迁受派对西南丝路作过调查,并留下珍贵的《西南夷列传》;文武双全的司马相如,不仅领军打通该道,收复西南,还和使用火井(天然气)冶炼盐铁的临邛富商的女儿卓文君演出了一段浪漫爱情故事,至今邛崃尚遗文君井;汉代在此开矿铸钱的邓通,其富与潘安之貌齐名,今天的荥经尚遗“邓通城”;诸葛亮平定西南,尽管走的是宜宾的僰道,但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至深,比如康定古称打箭炉,及郭达将军在此造箭的传说,乃当地藏语打折渚的附会。在大相岭一带还有孟获藏宝的传说,近年还有鱼通挖宝人信其传说在此出没……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某大型国企高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标题:《【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丝路遗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