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代表委员倡议公勺公筷分餐制,背后是健康文明理念之更迭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2020-05-28 15:1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一个公勺、一双公筷,背后呈现文明理念的完善更迭。

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代表团的一件建议引起关注:在全国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这件建议由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秘书长陈靖提交,共有36位代表联名,是代表联名最多的一件。

聚餐的场景,人们再熟悉不过。以往常见同餐桌、同碗盘,彼此夹菜盛汤,这是表达亲密温馨的一种传统方式。只是,合餐时的筷来箸往,也埋下交叉污染的风险。公卫专家指出,当中尤以幽门螺杆菌传播最为典型,其为一类致癌物。

现如今,健康生活正成为新时尚,在上海,看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文明就餐、健身运动、垃圾分类。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这一理念带到全国两会,可以说合情合理、适逢其时。

为什么要分餐和使用公勺公筷?

5月26日,“关于在全国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一经报道后,网友们也纷纷表态认同。“太支持了,阻止幽门螺旋杆菌传播”、“干净卫生没毛病”、“分餐制很好,以前是不好意思,如果能做到,我会非常高兴”……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是上述建议的联名者之一。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之所以建议推广分餐制、公勺公筷,因为传统合餐习惯存在疾病传播风险,经过这次疫情,文明就餐、健康生活,实在已深入人心。

邵志清说,近几年上海通过交通大整治、公共场所控烟、垃圾分类等工作,城市文明不断提升。一双筷子、一个勺子使用习惯的改变,看似小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文明理念的转变。

这件走上全国两会的建议,当然并非“灵光一闪”提出的。

在2019年“上海市文明餐厅”评选中,已把“公筷公勺”使用列入创建标准和必查条件。上海在主要商业区和餐饮区等场所,也已开展“公筷公勺,文明健康”“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等公益宣传。

推广使用公筷公勺,2019年还纳入上海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机关、健康医院、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等建设工作。

2020年1月“上海两会”期间,120余名市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在全市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加快修法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说“不”。

此后,2020年4月,上海发布《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开始在全市酒店行业加快推行使用公筷公勺,还将出台包含倡导“公筷公勺分餐食”的市民公约。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多个公开场合呼吁分餐食和公勺公筷。他称,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样做意义非常重要。金句频出的“张爸”说:“在疾病面前,不分餐就是裸奔”。

“我见不得混在一块的吃法,一起吃饭用一个筷子夹菜、喝酒,你看到的是杯子、筷子,我看到的全是病菌。”张文宏把健康知识通俗地说给公众。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也有此观点。她表示,分餐制是迈向健康生活路上的一个新里程碑。拿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过去是好客的体现,但以后一定记住,拿公筷公勺给别人夹菜,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如何才能改变旧习?

不可否认,要改变旧习,推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方法和策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陈靖、邵志清等36位代表的联名建议中,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指导标准,制定标准时,可参考并吸收上海已发布相关地方标准,对分餐的分派式、位上式、公筷公勺自取式、自助餐式进行统一,对操作细则、管理要求进行明确。

此前,中央文明办已将开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纳入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考核。2020年,上海将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标准》修订中,把分餐要求纳入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评选项目。因此,上述建议称,建议在国家层面也将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纳入相关考核项目。

最后,推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离不开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的配合。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在建议中提出,引导和鼓励餐具生产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公筷公勺及衍生产品。建议由全国性餐饮业行业协会组织餐饮企业签订、公示提供公筷公勺的承诺书,将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列为餐饮行业经营的必备条件,与创建绿色餐厅、文明餐厅行动等相结合,使推广分餐制、公筷公勺成为餐饮行业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郑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