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糖肾来袭,这个模型居然能“高能预警”

2020-05-29 11: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成本。造成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What?用微量白蛋白尿作为DKD的早期诊断依据?要知道,作为DKD的早期预测指标,微量白蛋白尿既缺乏灵敏性也没有特异性,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强。不仅如此,一旦微量白蛋白尿出现,就表明肾小球已发生一定程度的结构损伤。

为了探索对早期DKD“高能预警”的方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代谢病医院)常宝成教授团队应用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在世界范围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高预警性及广泛普及性的“糖尿病肾病风险模型”,并在中国回顾性队列中进行验证,研究成果以“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Early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0 Cohorts”为题,发表于2020年4月《Diabetes Care》(影响因子15.27)杂志(图1)。

图1 《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常宝成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先建模再验证,研究是这样设计的

在研究设计中,常宝成教授团队采取了先建模再验证的方法。

建模队列来源于对1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及6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共41,271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且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30mg/g]被纳入建模队列,这些患者来自欧洲、亚洲(包括中国及中国台湾)和美洲11个国家及地区,其中80%为白种人,20%为亚洲人群。在应用分类评分系统基础上,建立DKD风险预测模型,包括危险因素和相应评分。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的380名T2DM患者被纳入验证队列。结局为DKD的发生,定义为eGFR<60ml/min/1.73m2和/或UACR≥30mg/g,时间超过3个月。该队列被用来评估模型的普遍适用性,以确定最佳实施策略。

通过计算出不同预测切点值下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选取出最佳预测切点值。根据最佳预测切点值将T2DM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计算DKD实际发生率、描绘Kaplan-Meier 曲线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

“高能预警”!DKD风险预测模型来了

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中确认的19项危险因素中,10项危险因素与DKD发病有关。它们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吸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UACR和eGFR。

考虑到eGFR在所涉及研究中定义不同且文献之间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因此eGFR并没有纳入最终的评估模型,而是最终纳入其它9大危险因素,根据RR值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计算其回归系数并以此计算相应的风险得分,建立了DKD风险预测模型,总分共36分(表1)。

表1 DKD的风险预测模型

模型建立后,进一步在回顾性队列中进行验证,通过比较不同预测切点值下模型的预测效能,最终确定预测切点值为16.0分,他们又将验证队列分为不同的风险分层组:相对低风险组(n=89),中风险组(n=113),高风险组(n=165)和极高风险组(n=13),对应的风险得分情况为<12.0, 12.0-15.5,16.0-26.5和27.0-37.0分,并绘制不同组别的Kaplan-Meier曲线(图2)。

总分≥16.0分的患者属于糖尿病肾病高危人群,此时评估模型的灵敏度为0.847,特异度为0.677,AUC及95% CI为0.762(0.709-0.815)。

图2 不同风险组别DKD事件的Kaplan-Meier曲线

全新视角:预测模型助力DKD一级预防

常宝成教授团队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DKD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整合了生活方式及临床指标,包括年龄、BMI、吸烟、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等。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人群中,选择了外部队列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验证,证实了模型对于DKD的早期预测、诊断及干预的重要性。

对于DKD来说,必须在早期就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才有可能控制和延缓DKD的发展。上述模型整合了DKD的多个传统危险因素,均为糖尿病患者常用检查指标,既可以综合、实时评判DKD的发病风险,又便于临床推广应用,能起到实时预警提示作用。

对于DKD高危患者,通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降低DKD的未来发生风险,从而积极推动了DKD的一级预防,从这个角度讲,该模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

专家简介

常宝成,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副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4-2005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Journal of Endocrinology,等多个杂志编委、审稿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慢病重大专项等课题1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慢病重大项目等评审专家。在Diabetes care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指南等11部。2次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等称号。

参考文献

[1]. Cho NH, Shaw JE, Karuranga S, et al. IDF Diabetes Atlas: Global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for 2017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8, 138:271-281.

[2]. Mogensen CE. Microalbuminuria as a predictor of clinical diabetic nephropathy[J]. KidneyInt, 1987, 31:673-689.

[3]. Fioretto P, Caramori ML, Mauer M. The kidney in diabetes: dynamic pathways of injury and repair. The Camillo Golgi Lecture 2007[J]. Diabetologia, 2008, 51:1347-1355.

[4]. Perkins BA, Ficociello LH, Roshan B, et al.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nd new-onset microalbuminuria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ay not require progression to proteinuria[J]. Kidney Int, 2010, 77:57-64.

[5]. Wenhui Jiang, Jingyu Wang, Xiaofang Shen,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Early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0 Cohorts[J]. Diabetes Care 2020, 43:925-933.

[6]. 姚建, 陈名道. 糖尿病肾病及其早期防治[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18(4):330-331.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