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摄影记疫|雍和:上海呼吸(四)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2020-06-06 10:56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昨天我们说到,苏珊•桑塔格说,“照片不只是对世界的记录,而且是对世界的评价。” 雍和以一种朴素的人文精神,践行新闻的本质所在,但我们正在遗忘它。有人看后,深以为然,有人沉默不语,也有人并不接受。

这其中我们看到三种情况,当然还有可能存在边缘相交模糊地带的态度,这并不奇怪。当下的社交媒体之发达,公众即兴发表自己的声音远超我们父辈的时代,众声喧哗有妙音也有噪音,毕竟它被传递出来。然而作为影像工作者的玄妙之处在于,他出门面对的是喧嚣的新闻事件,回到家里则是面对一堆沉默不语的照片,而如何让这些无法开口的照片发声,这是所有从事该职业的摄影记者为之努力的地方——从再现到表现——还原现场并追问新闻中的第五个W要素,为什么?并构建起与时代的链接点。

2020年4月30日,雍和在上海浦东秀沿路拍下被裁员的工人离开“昌硕科技”工厂的画面。镜头中这位女工拎着大包小包,步履踉跄,神色飘忽,沉重不堪。这份沉重既来之身体上的负重,也有来自心情上的沉重。在这里画面“自述”完成了新闻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然后,他接着将采访到的信息写成文字,“昌硕是代工大厂,3月复工复产,五天内招工3万人,但疫情蔓延至全球,没了新订单,只能大量裁员。”此刻,因这些信息的增加,新闻事件仍在不断往前推进、发展,观众的情绪也被“吊”了起来,等待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我们认为雍和正在试图传递其对该事件的看法,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一名资深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在发生作用。回到前述,在完成上述新闻三要素之后,很容易让经验不足的新人或者疲于应付工作的记者在这个环节丢失掉更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在发生拍到了精美的画面之后沉浸于陶醉兴奋之中。但是对有经验的摄影老炮来说,事件在这里可能并没有因此而结束,随着工人们逐渐散去,雍和截住其中一名工人追问“我问他们,那在上海玩几天再走吧,他们说不了,第二天就回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找到工作,上海没什么好玩的,还是回老家再看看。”至此,随着被摄对象的全数散尽,事件终告一段落,观众所期待的“结果”没有白等,沉默不语的照片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这种声音随着不同受众,他们分别接收到不同强度的讯息和解读。新闻照片在创作者摄影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以及观众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创作/摄影—采写/图说—阅读/传播的闭环,照片能否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成为一个公共集体记忆点,除了取决于题材本身的分量,离不开那份持久的热爱和担当精神。

在我们采访雍和的过程中,他深刻地知道语言是把双刃剑,唯有那些被记录下来的照片,与你对视,沉默不语。做摄影记者,真好。

2020年4月26日,上海图书馆展厅,各界名家抗疫寄语手稿展,观众在观看的是华师大教授陈子善寄语“公开透明,尊重科学”。

2020年4月26日,上海多伦路雕塑《鲁迅和文学青年》,老爸在滑手机,儿子对鲁迅自说自话:“不要抽烟了”。上海中小学1月18日放寒假,至今已整100天,家长怕疫情感染,也大都不准同学串门。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人终于等来了线下经济体的开放,用买买买释放被疫情压抑许久的情绪;也有人在温饱线上努力寻找一线生机。雍和回忆道一次复工的拍摄,“这些求职者从外地来上海打工,他们过来一次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重重关卡,来了还要再隔离14天,结果才没上几天班又叫他们回去。我问,你们怪老板么,他们也理解,不怪。没办法,正式工还有机会留着,但他们这样的合同工、临时工全都回去。这个园区几万人走掉。”

2020年4月30日,上海浦东秀沿路,被裁员的工人离开“昌硕科技”工厂。昌硕是代工大厂,3月复工复产,五天内招工3万人,但疫情蔓延至全球,没了新订单,只能大量裁员。

“我问他们,那在上海玩几天再走吧,他们说不了,第二天就回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找到工作,上海没什么好玩的,还是回老家再看看。”

2020年5月2日,上海“长风大悦城”,市民见头顶冠状造型的卡通装置,觉得好奇。商厦将店堂布置一新,以期拉升被疫情重创的业绩。这天是1月24日上海发出防疫警报整100天。

2020年5月4日,上海南京东路,全球500强之一的百联集团派员在街头“拉客”,此是疫情趋缓后第一个长假,沪上商家纷纷促销,以期拉升被疫情重创的业绩。

2020年5月5日,上海外滩,疫情时期,身着汉服手执竖箫的年轻人,加上了口罩。之前B站推出宣传片《后浪》,引发了热议。

“后浪,我认为其实是一个伪概念。你是以年龄分还是以什么标准,我不知道。有很年轻也很保守、很俗气的人,老的当然也有很多俗气的,但也有有锐气在的,怎么分?各种人都有,而且某些人他在他的专业领域可能是很新锐、很愤世嫉俗的人,但是他在吃上面,穿着上面他很保守很落伍。你怎么去断定这个人?假如用他穿汉服,去玩卡拉OK,用这东西衡量,我觉得这个线就是衡量不对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不好。”在他看来,所谓“锐”,并不完全来自书本,那些愤世嫉俗的、鞭辟入里的意见来自时间和实践的沉淀,它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况且现在不是战争年代,平时多小事、碎片、鸡肋的事件,而‘锐气’是要面对一个整个民族的事情,国家命运的事。”

2020年5月7日,上海建国东路“中海环宇荟”商厦,门前冠状球形装置,吸引了路人目光。疫情趋缓,零售百货业在营造氛围及促销打折上纷纷出招,以期拉升受损的业绩。

2020年5月7日,上海思南路,英资“圆和医疗”门诊,门庭冷落。受疫情冲击,绝大多数医院就诊量下滑,营业收入减少,支出却在增加。

同样是医院,在疫情期间的面对的困境各不相同,能不看就不看,能不开刀的也就不开了,收入没有了,这些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受到很大的影响。

2020年5月9日,上海广东路“马路股市沙龙”,股民在交流分析局势。疫情趋缓,这是沪上“二级”降至“三级”的第一天。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